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正>太阳纸业2011-12-16报道:为更好的利用资源、节约资源,太阳纸业制浆利公司立足生产实际,充分利用利二期挤浆车间挤浆机产生的白水,回收利用于系统之中。但由于回用挤浆机的白水后,系统温度较高

  • 标签: 太阳纸业 挤浆机 回收利用 返黄 压力筛 多圆盘
  • 简介:针对造纸生产过程排产不合理会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从优化排产角度建立了造纸生产过程排产数学模型,并运用整数线性规划得出了优化排产方案,仿真实例表述了这一优化方案的可行性.

  • 标签: 造纸生产 分切 纸卷 整数线性规划 实例 资源浪费
  • 简介:以硫酸盐马尾松浆纤维素为原料制备黏胶纤维,利用热溶胶转相法和反相悬浮技术制得球形纤维素珠体,然后对其进行接枝和微波催化改性制备球形纤维素螯吸附剂SCCA,并应用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对SCCA进行理化性能表征。研究表明,SCCA含咪唑基和羧基等特征官能团,改性的最佳条件为:单体与珠体质量比为5∶1,引发剂硝酸铈铵与硝酸的浓度分别为9.12mmol/L和0.1mol/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60min;微波功率600W,辐射时间60s,二乙烯三胺浓度4.85mol/L,催化剂浓度0.39mol/L。制备的SCCA对Cr3+的吸附容量为38.53mg/g。

  • 标签: 球形纤维素 螯合吸附剂 接枝 微波催化 咪唑基
  • 简介:从pH值、温度、时间及Cu2+初始质量浓度几个方面研究了自制胺基螯蔗渣纤维素对模拟的重金属废水中Cu2+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H值、Cu2+初始质量浓度增大,蔗渣纤维素上Cu2+吸附量增大。当吸附25min后,胺基螯蔗渣纤维素对Cu2+的吸附基本达到饱和。对Cu2+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证明胺基螯蔗渣纤维素对Cu2+的吸附结果符合Lagrange二级动力学模型。绘制胺基螯蔗渣纤维素的吸附等温线,利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证明胺基螯蔗渣纤维素对Cu2+的吸附较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

  • 标签: 胺基螯合蔗渣纤维素 CU2+ 动力学模型 吸附等温线
  • 简介:针对脏点、孔洞、褶子和裂口等常见的典型纸病识别问题,在分析纸病图像灰度特征及形特征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双阈值分割盒维数特征的纸病识别算法,该算法采用灰度阈值分割提取纸病区域及二值数字图像形盒维数计算结果,确定纸病类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识别率较高,且简单迅速。

  • 标签: 灰度特征 阈值分割 分形盒维数 纸病识别
  • 简介:研究了同时含有咪唑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的球形纤维素螯吸附剂(SCCA)对Cr^6+、Ni^2+的静态吸附性能,并探讨了sc—CA对Cr^6+、Ni^2+混合溶液的选择吸附性。结果表明,SCCA对Cr6^+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容量随吸附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h、溶液pH值为1时,饱和吸附容量为53.48mg/g;SCCA对Ni^2+的吸附能力弱,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eh吸附等温式;吸附过程中,Cr^6+和Ni^2+扩散初期的速度控制步骤都是由表面扩散和颗粒内扩散联合控制;在Cr^6+、Ni^2+两种离子共存时,SCCA对Cr^6+具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在30℃条件下,当溶液pH值为1时,其吸附选择系数为26.38。

  • 标签: 螯合吸附剂 选择性吸附 吸附等温线 动力学
  • 简介:研究了蔗渣、芦苇和荻在烧碱-蒽醌法蒸煮过程中产生甲醇的历程.实验结果表明,3种原料的甲醇产生历程明显不同.蔗渣和芦苇在蒸煮开始时甲醇产生速率较慢;随着蒸煮的进行和温度的升高(蔗渣高于90℃、芦苇高于105℃),甲醇的产生速率迅速增大;蒸煮最高温度下保温时,甲醇产生速率又变慢.荻在烧碱-蒽醌法蒸煮中,甲醇产生历程可分为甲醇快速产生段和甲醇慢速产生段,当温度由50℃升至160℃时,甲醇产生量呈线性增大;之后,甲醇产生速率减慢.3种原料在105℃时的甲醇产生量均为总甲醇产生量的40%~50%.

  • 标签: 甲醇 蔗渣 芦苇 烧碱-蒽醌法蒸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