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今年以来,河北省故城县围绕实现产值超百亿元聚集区的任务和目标,以营东工业园为载体,精心组织各种重大招商活动。截至5月15日,该县新引进项目103个,协议总投资额达60多亿元.已有12个裘皮项目落户营东工业园区。

  • 标签: 裘皮服装 气候 产业 工业园区 投资额 引进项目
  • 简介:采用流动注射次溴酸法测定江河水和海水中的氨氮,将其实验条件进行优化,改变氧化液的用量、进样体积等条件,可以更好提高测定的灵敏度和精确度。对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400μg/L,检出限是2μg/L,相对标准偏差(连续进样11次)是0.36%。

  • 标签: 注射流动分析 氨氮测定 次溴酸法
  • 简介:在不同浸灰温度、浸灰时间和石灰用量下对黄牛皮进行常规浸灰操作。通过测定浸灰前后裸皮、鞣制后蓝皮收缩温度、浸灰液中蛋白质、羟脯氨酸含量,以及灰皮的膨胀率、灰皮各层中钙离子的含量等,考察了外界条件对石灰分散胶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石灰用量的增加,胶原纤维的分散程度也增加,但当石灰用量大于6%后,石灰用量的增加对胶原纤维分散的影响不大;随着浸灰温度的升高,胶原纤维的分散程度也增加,但当温度超过28℃时,石灰对胶原纤维尤其是对粒面层胶原纤维的水解程度急剧增加;随着浸灰时间的延长,胶原纤维的分散程度增加,结合生产效率,浸灰时间以约24h为宜。

  • 标签: 浸灰 用量 浸灰条件 胶原分散
  • 简介:用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代替水作介质条件下的铬鞣,由于鞣制介质等与常规铬鞣的截然不同,其铬鞣势必与常规工艺有所不同.利用自制的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制革设备,对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铬鞣作了L16(44)正交实验.考察四个影响因素:皮张部位、压力、机械作用和铬鞣剂用量对两个指标收缩温度和Cr含量的影响.得出了固定鞣制时间为60min的最佳铬鞣条件为:压力7.5MPa,转速50r/min,KMC-2铬鞣剂用量6.0%的初步研究结果.

  • 标签: 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 介质 铬鞣 机理 鞣制 皮革
  • 简介:用明胶作为生皮胶原的模拟物,使用激光粒度Zeta电位仪比较了无机鞣剂(CrCl3·6H2O)、植物鞣剂(鞣酸)和醛鞣剂(戊二醛)在不同的温度、浓度和pH条件下与明胶反应时Zeta电位的变化规律,并从明胶电化学性质的角度,对不同鞣剂的鞣制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模拟实际鞣制的条件下,三种鞣剂与明胶的结合物表面都带正电荷,其叶鞣酸与明胶的结合物所带的正电荷最高,而质子化的氨基是其正电荷的主要来源;鞣酸主要与明胶分子中的肽健结合;戊二醛与明胶作用以后,由于结合物疏水性的增大,也会导致结合物表面的正电荷增加。实验也证实了铬配离子是与明胶分子中的羧基结合。

  • 标签: 明胶 无机鞣剂(CrCl3·6H2O) 鞣酸 戊二醛 ZETA电位 电化学行为
  • 简介:利用自制的CO2超临界流体制革设备,考察了CO2超临界流体代替水作介质条件下的铬鞣因素:初始pH值和温度的影响.通过对各实验条件下坯革的收缩温度、铬含量、铬的渗透以及革坯的状态等进行评价鞣制效果,得到了在CO2超临界流体条件下的铬鞣的最佳初始pH值为3.5,最佳鞣制温度为34℃.

  • 标签: 介质 铬鞣机理 制革 鞣制 CO2超临界流体 温度
  • 简介:以壳聚糖为原料,双氧水、次氯酸钠和高碘酸钾分别作为氧化剂,采用正交实验法分别研究了3种氧化体系中氧化剂用量、反应pH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氧化产物羰基含量的影响,最后对3种氧化体系中最高羰基含量的氧化产物进行红外谱图及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在60℃下,双氧水最佳氧化参数是pH4.0,用量15%,6h,得到氧化壳聚糖的羰基含量为46.87%;次氯酸钠氧化参数为pH9.0,用量25%,3h,羰基含量为30.72%;而高碘酸钾氧化参数为pH3.0,用量100%,4h,羰基为94.45%。同时氧化后的壳聚糖红外图谱也显示了羰基吸收峰。SEM说明经过预处理及氧化改性后,壳聚糖的表面形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其表面由最初的光滑平整到粗糙不平。

  • 标签: 壳聚糖 氧化 双氧水 次氯酸钠 高碘酸钾
  • 简介:通过对真维斯品牌成都市场的调查,考察了该品牌形象、顾客满意度、服务、竞争对手等情况,依据所获基本信息,对真维斯顾客的消费需求、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了重点分析,总结了真维斯品牌的成功经验,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合理化建议。

  • 标签: 真维斯 顾客 品牌 市场分析
  • 简介: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pH时,四羟甲基季鏻盐(THP盐)溶液中的甲醛含量和THP盐鞣革中的甲醛含量,并研究了H2O2对鞣革中甲醛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未经处理的THP盐鞣革中甲醛含量较大,且其含量受鞣制pH影响较大,H2O2可有效减少THP盐鞣革中的甲醛含量。

  • 标签: THP盐 鞣制 甲醛含量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低压离子色谱仪分析稀土总量的新型分析方法。实验表明,方法的分析速度快,每次分析只需要2min;灵敏度高,检测限达1.0×10^-6mol/L线性好,相关系数在0.9990以上,精密度高,变异系数为0.30%,回收率在95-105%之间,准确度可满足制革生产中稀土分析的要求。

  • 标签: 稀土 分析 离子色谱 皮革
  • 简介:本文介绍了有关植物鞣剂和合成鞣剂的定性检测方法,并详细地阐述它们各种性能的定量分析检测方法,对植物鞣剂和合鞣剂的研究、检测和应用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标签: 鞣剂 植物鞣剂 合成鞣剂 分析
  • 简介:通过分析箱包产品相关国内标准,归纳了箱包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提出了箱包产品绿色分级评价方法。

  • 标签: 箱包 质量安全 风险 绿色评价
  • 简介:中国皮革服装风格趋于时尚化,消费趋向年轻化、季节性特征日趋模糊,市场空间迅速扩大,四川皮革服装产业迎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从四川皮革服装的现状出发,以PEST分析模型为参照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层面对四川皮革服装发展加以探究,并提出应对建议。

  • 标签: 皮革 PEST 产业链 市场
  • 简介:本研究在明确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采用演示用的powerpoint软件,制作出了《皮革分析检测》教学用多媒体课件。该课件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片和录象等素材组合成多媒体教学课件,能够让教师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随时根据具体情况来调用和结合各种媒体为教学服务,使皮革分析检测这门课程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直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并增强了专业兴趣,对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起到了很显著的作用。

  • 标签: 皮革分析检测 多媒体 教学课件 POWERPOINT
  • 简介:测定了常规牛皮制革工艺中各工序废水中的氯离子浓度,分析了氯离子的分布特点及其来源。结果表明,制革过程每个湿操作工序的废水中都含有氯离子,其中原料皮水洗、预浸水一水洗、主浸水、浸酸和铬鞣一水洗工序废水中氯离子浓度较高。制革废水的氯离子大约60%来源于原料皮的防腐保存用盐,40%来源于浸水和浸酸工序加入的食盐,这些食盐的输入会导致制革综合废水中的氯离子浓度大3g/L。基于测试结果,提出了削减制革过程氯离子排放的技术建议。

  • 标签: 制革 氯离子 废水 环境保护
  • 简介:从百丽退市事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并结合当前中国制鞋业面临的产业梯次转移、国际贸易壁垒、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劳动力短缺等诸多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中国制鞋业面临的困局和转型方向,提出从市场反应力、时尚创造力、生产模式和互联网+的利用等四个方面寻求变化,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 标签: 制鞋业 市场趋势 互联网 转型
  • 简介:采用双边撕裂法和单边撕裂法,两种撕裂方法分别对11种不同的皮革进行撕裂测试,并对两种测试方法的测试结果进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撕裂方法的测试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测试结果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

  • 标签: 皮革 双边撕裂 单边撕裂 相关性
  • 简介:皮革制品质量是依据产品、方法标准对检验对象进行测试及符合性判定,在其执行过程中发现诸如标准体系性不强、标准中部分环节描述不清、标准滞后性严重、标准宣贯力度及范围明显不足等问题,这对第三方检验机构间数据的可比性影响较大;解决的根本之道是从源头梳理,把握好标准制修订的各个关键环节。归口机构应在完善相关标准制修订的必要性分析、试验验证、意见的征集、技术盲点的说明以及有效的沟通机制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 标签: 皮革 标准 典型问题 解决思路
  • 简介:本文分析了尼日利亚卡它帕树种的树干、树叶、果实和树皮用作皮革鞣剂的鞣性参数.实验数据表明:卡它帕树种的树皮和树叶分别含有25%和21%的鞣质.文章还提供了树皮和树干的化学分析结果及其利用途径.卡它帕树种的树皮和树叶进行鞣制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 标签: 卡它帕树种 鞣质 制革 应用 鞣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