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于国际市场大麦价格不断上扬,国产大麦日益受到啤酒厂家重视。目前国产啤酒大麦主要分布在西北新疆、甘肃,宁夏黄河灌区;东北三江平原,吉林,华北地区中原及坝上地区;华东的江苏、浙江以及河南、山西部分地区。近几年来,我厂先后购进新疆、甘肃、浙江、上海、河南、邯郸及澳州大麦。就加工品质而言,西北地区最佳。有些品种接近进口澳麦,使我们看到了国产啤酒大麦的希望。笔者结合生产实践谈一点国产大麦制麦工艺方面的体会,供同行参考。

  • 标签: 国产大麦 啤酒大麦 制麦工艺 浸麦度 西北地区 发芽时间
  • 简介:<正>墨西哥500~#属二棱曲穗夏大麦,是云南省大理州境内与烤烟套种的主要经济作物。如何利用当地大麦资源生产出优质麦芽是制麦师的最大追求。1墨西哥500~#大麦质量状况1.1外观特征大麦有光泽,大量呈淡黄色,少量呈“浅白色”,说明此大麦成熟过早,麦粒胚乳较硬,大麦酶活力

  • 标签: 墨西哥500#大麦 制麦技术 外观特征 啤酒
  • 简介:镰刀霉和曲霉在大麦中生长,会使这种大麦制麦芽后酿出的啤酒有易于喷涌的趋势,严重影响质量,因此大麦中镰刀霉和曲霉的检出十分重要。在此介绍大麦中镰刀霉和曲霉的检测方法各一种,供麦芽厂和啤酒厂同仁参考。1大麦中镰刀霉的检出1.1范围:野生真菌的检出,尤其是大麦颗粒中的镰刀霉。

  • 标签: 啤酒厂 大麦 镰刀霉 曲霉 检测方法
  • 简介:啤酒的风味稳定性是酿造者所面临的最大技术挑战,也是酿造高质量啤酒所必须解决的难题,而提高啤酒本身的抗氧化力,尤其是啤酒原料的抗氧化力则可能是解决啤酒风味稳定性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阐明了提取溶剂对大麦抗氧化力评价的影响,并系统研究了不同的提取溶剂对大麦中游离酚类化合物的提取能力和选择性。基于以上的研究,将80%丙酮作为评价啤酒大麦抗氧化力的提取溶剂。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品种的啤酒大麦进行了抗氧化力的分类,运用构建的抗氧化力综合评价指标对16个大麦品种的20个样品进行了排序。

  • 标签: 啤酒大麦 提取溶剂 抗氧化力 酚类物质 Pearson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 简介:本文把大麦β-葡聚糖作为一种潜在的增强泡沫稳定性的啤酒组进行了研究。用β-葡聚糖酶处理过的啤酒,其泡沫性质并不改变。欧洲比尔森型啤酒β-葡聚糖含量高是大家公认的,而用光沫塔方法从该种啤酒中收集的泡沫并不存在富集的β-葡聚糖。在泡沫塔试验中没有发现β-葡聚糖的分子量分级分离现象。用啤酒模型系统检测时,β-葡聚糖没有独立的泡沫稳定性。

  • 标签: 大麦 Β-葡聚糖 啤酒泡沫 稳定性
  • 简介:本实验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了大麦发芽过程中的Na+、K+、Mg2+、Ca2+、Zn2+等离子含量的动态变化.通过对不同种类及不同发芽阶段的大麦样品进行测定,测得Na+、K+、Mg2+、Ca2+、Zn2+的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31%、0.73%、1.78%、0.28%、0.37%.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8%~106%;检出限Na为0.159mg/L,K为0.789mg/L,Mg为0.039mg/L,Ca为0.029mg/L,Zn为0.073mg/L.

  • 标签: 啤酒 酿造工艺 大麦 金属离子 含量检测 原子吸收光谱法
  • 简介:在不同的大麦品种之间,它们的抗氧化力是不同的。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抗氧化力与三种多酚组分(3-黄烷醇,羟基苯丙烯衍生物和黄酮醇)之间的关系:这种抗氧化力在制麦过程中的增长不仅是由于多酚物质的溶解和释放,而且与新的抗氧化物的形成有关,例如美拉德反应产物。

  • 标签: 大麦 麦芽 抗氧化力 多酚 紫外分光光度法
  • 简介:由于大麦和麦芽中存在的内潭性氧化还原酶的作用,使内源性多酚、不饱和脂类等物质被氧化,导致成品啤酒风味稳定性和非生物稳定性的降低。酶促氧化反应可发生在不同的酿造阶段,包括发芽、焙爆和糖化等环节。五种主要的内源性氧化还原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是最为重要的抗氧化酶,可防止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危害;而过氧化氢酶可催化具有活性的H2O2生成如,由此构成了清除活性氧的初级抗氧化酶体系。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分别在H2O2和O2存在的情况下,可催化内源性酚类底物生成具有活性的醌类物质,所产生的次级氧化产物可改变啤酒的品质。脂肪酸氧化酶可氧化不饱和脂肪酸生成可挥发性的醛类物质,是导致啤酒风味老化的关键酶。酶促氧化的结果在成品啤酒上主要表现为老化异昧的出现、形成混浊、苦味和收敛性的改变,以及色泽的加深等。本文综述了这五种酶的基本性质,在制麦和糖化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影响,并探讨了对啤酒酿造的影响。

  • 标签: 氧化还原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物酶 多酚氧化酶 脂肪酸氧化酶
  • 简介:通过采用外源Ondeapro酿造酶,用100%大麦啤酒和采用100%大麦芽为原料酿造的啤酒进行质量上的对比,包括泡沫的形成能力、胶体稳定性和可过滤性能,风味上的区别,蛋白质含量和组分。通过对大麦、麦芽、满锅麦汁、冷麦汁、未过滤啤酒和过滤啤酒的质量特征进行评估。检测酿造过程大麦蛋白质含量和组分的变化,然后评价OndeaproR酶制剂对于蛋白质含量和组分变化所起的作用。所有的分析方法都基于EBC、ASBC或者MEBAK。采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来分析蛋白质组分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酿造过程中添加适量的OndeaproR酶制剂后可以满足正常酿制啤酒的需要。采用100%大麦酿造啤酒,可以保证整个酿造工艺顺利执行(包括可能影响最大的麦汁过滤和啤酒过滤),直至到最终产品中,我们可以发现其风味符合清爽啤酒的要求,尽管我们从蛋白质含量的区别上判定其实在风味上应当有所区别。

  • 标签: 大麦 酿造 酶制剂 蛋白质组分 2D-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简介:啤酒的泡沫稳定性是直观评价啤酒品质的重要标准,和大麦品质有关。DNA分子标记是一种简单、高效评价大麦的方法,蛋白质Z4和Z7以往都是作为影响啤酒泡沫稳定性的潜在因素来研究的。本研究通过检测10个品种大麦制成的麦芽酿造的24个啤酒样品,发现啤酒中蛋白质和泡沫稳定性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实验数据显示啤酒中蛋白质z4与蛋白质Z7分别对泡沫的稳定起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通过研究DNA分子标记物连接不同品种间的大麦蛋白质Z4和Z7组分的核苷酸序列翻译起始密码子的位置,发现分别在蛋白质Z4和Z7中检测到了5号和23号核苷酸序列具有多态性。因此,用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CAPS)标记物做进一步研究,CPAS标记蛋白质Z4和Z7,可将23种大麦组分有效的分成2个蛋白质Z4基因型(蛋白质Z4-H和蛋白质Z4-L)和3个蛋白质Z7基因型(蛋白质Z7-H,蛋白质Z7-L,蛋白质Z7-L2)单体,其中蛋白质Z4中蛋白质Z4-H含量较高,而蛋白质Z7中蛋白质Z7-H和蛋白质Z7-L2含量相对较低;蛋白质Z4-H和蛋白质Z7-L分别对啤酒泡沫稳定性的贡献高于蛋白质Z4-L和蛋白质Z7-H。实验结果表明:这些CAPS标记物为大麦育种过程中选择具有啤酒泡沫稳定性的大麦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 标签: DNA分子标记 泡沫稳定性 啤酒品质 酿造大麦 分子标记法 育种过程
  • 简介:硬质麦粒的总氮含量一般比相应的粉状麦粒高。对于不同等级不同品种的大麦来说,它的β-淀粉酶活性与硬质的多少,总氮含量的高低以及总的盐溶蛋白和醇溶蛋白的高低相关。β-淀粉酶活性与这些参数之间的内在关系表明:大麦的β-淀粉酶含量不仅反映出品种间的基因差别,而且反映出蛋白质种类和麦粒结构的不同。尽管如此,制麦期间麦类谷物的β-淀粉酶酶含量还是不能作为麦类谷物β-淀粉酶活性强弱的指标。

  • 标签: 大麦颗粒 Β-淀粉酶 酶活性 硬质麦粒 粉状麦粒 蛋白质
  • 简介:<正>作为啤酒的主要原料,麦芽中的许多异味都会残留在啤酒中,过去酿酒师们注意到了因为焙焦温度不够而引起的生青味,近来酿酒师们又注意到了二甲基硫前驱体含量高所引起的二甲基硫味,但是,还有许多异味没有引起酿酒师足够的重视。我们也是在与用户的交流过程中,了解到麦汁品评的重要

  • 标签: 协定法麦汁 感官品评 啤酒 麦芽质量 闻香 口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