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解赣榆地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人群中低浓度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人群分布及其相关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式特征,应用微粒子酶免疫发光分析技术(MEIA)测定8002例健康人群血清HBsAg阳性及其表面抗原、乙肝病毒e抗原及其e抗体、(HBeAg、抗-Hbe)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并结合PCR试验结果,确定浓度在5μg/L以下的HBsAg阳性例数,并分析相关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模式.共检出HBsAg阳性369例,HBsAg浓度在5μg/L以下的有85例,占总数的1.06%,占HBsAg阳性人群的23.04%,其中HBsAg浓度在1μg/L以下的38例(44.70%);1~2μg/L的有15例(17.64%);2~5μg/L的有32例(37.65%).对上述低浓度HBsAg人群的5项HBV血清标志物检测获得8种模式,以"HBsAg、抗HBc、抗Hbe阳性"和"HBeAg和抗HBs阴性"模式为主(70.59%);累计HBsAg和抗-HBc同时阳性占91.77%;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只出现在HBsAg1μg/L以下人群中(6.45%).结果显示低浓度血清HBsAg人群不容忽视,提高HBsAg检测灵敏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检测相关HBV血清标志物,对于确定上述人群有帮助.

  • 标签: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健康人群 低浓度 血清 测定 HBsAg
  • 简介:采集饭馆各物品共502份标本,用RPHA法监测HBsAg。在饭馆各物品中均检出HBsAg阳性,平均HBsAg阳性率13.75%,私营个体饭馆的HBsAg阳性污染程度高于国营集体饭馆(X~2=4.04P<0.05),直接入口用品中茶具污染明显高于餐具(X~2=6.40P<0.025结果说明:在食品卫生工作中的一冲,二洗,三刷,四消毒在总体上还未达到消毒目的,存在着一定的死角,如不及时纠正,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可能要大幅度上升。

  • 标签: 污染状况调查 乙肝表面抗原 食品卫生工作 餐具消毒 肠道传染病 灭菌生理盐水
  • 简介:分析HBsAg无症状携带的HBsAg与其它4项标志物的关系韩兆云,王保安徐州市卫生防疫站(221003)1991年我们对HBsAg无症状携带进行了抗-HBs、HBeAg、抗-HBe、抗-HBc标志物的测定,借以进行两对半间相互关系的分析,以便为饮...

  • 标签: HBSAG 携带者 标志物 无症状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 传染性
  • 简介:目的用免疫分析法检测水产品中无色孔雀石绿残留,研究无色孔雀石绿人工抗原的制备及其鉴定。方法用混酸法对无色孔雀石绿进行衍生化,连接上氨基基团,再经重氮化法与载体蛋白相结合,制备人工抗原。结果对无色孔雀石绿中间合成产物的液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氨基产物中,无色孔雀石绿占51.83%,单氨基加成的无色孔雀石绿产物占40.48%,二氨基加成的无色孔雀石绿产物占7.69%。采用紫外法和Bradford法测定,人工抗原中无色孔雀石绿与载体蛋白的结合比为18∶1~23∶1。结论合成的人工抗原属于高质量的人工抗原

  • 标签: 无色孔雀石绿 烷烃类 抗原 疫苗 合成
  • 简介:讨论了以水为溶剂、分散介质的整体连续相中鲜奶、奶粉蛋白质的表面性质及其在冰淇淋生产中的应用。综合研究了蛋白质的湿润、悬浮、乳化性和起泡

  • 标签: 蛋白质 表面活性 湿润性 悬浮性 乳化性 起泡性
  • 简介:对纯化高粱淀粉过程中所得到的淀粉共生天然色素进行了树脂分离纯化研究。得到了树脂分离高粱淀粉共生色素的吸附动力学结果,3种大孔吸附树脂HPD-600、AB-8、H103对高粱红的吸附为慢速平衡型。通过对树脂分离所得色素成分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分析得出,高粱籽粒淀粉共生色素与高粱壳中的高粱红主要成分是同样的物质,鉴定出所分离的主要成分之一为5,7,4′-三羟基黄酮。

  • 标签: 高粱淀粉 色素 树脂
  • 简介:0 前言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食品的品种、品质、风味、口感、营养成分等日益被消费所关注。为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近年来食品冷加工技术飞速发展,大大丰富了老百姓的“菜篮子”。随之,食品冷藏链中解冻这一环节也受到部分企业,特别是冻品深加工企业的重视。解冻,是冻结的逆过程,是将冻结中形成的冰晶融化成水。在传统的解冻方法中,如空气解冻(静止空气、流动空气、加湿空气、加压空气等)、清水解冻(静止水、流动水、喷淋水)、真空低温解冻、溶液浸渍解冻(盐水溶液、乙二醇等)等,冻品均处在温度比它高的介质中,介质能量传递给食品,表层的冰首先融化,之后逐步向中

  • 标签: 食品解冻 新技术 非热技术
  • 简介:为探讨Hygicult裁片培养法快速检测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和餐饮单位环节表面大肠菌群的效果,对代表3种不同清洁程度的保健品生产单位、裱花蛋糕生产单位和餐饮单位的636件环节样品,以及实验室人工污染标准大肠杆菌的样品分别用栽片培养法和常规发酵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在现场样品中,两种检测方法的总体符合率为97.6%,其中,按食品行业分类,保健品生产单位、裱花蛋糕生产单位和餐饮单位样品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8.0%。96.2%和93.8%;按样品种类分类:容器、工具、操作台、手、裱带、碗碟、砧板和刀具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100%、100%、100%、100%、96.5%、96.4%、93.2%和89.2%;按样品材质分类:不锈钢、瓷器、手、塑料、木质和布质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100%、100%、96.5%、95.0%、91.8%和89.2%;上述两法检测结果比较均差异无显著(P〉0.05)。在实验室人工污染样品中,两种检测结果一致。Hygicult载片培养法可以代替常规发酵法作为食品行业环节表面大肠菌群污染的快速检测方法。

  • 标签: 微生物学技术 细菌 大肠杆菌 危险性评估
  • 简介:对加工过程进行过程能力指数计算的基本假设是过程受控和数据服从正态分布。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的现象,这使得传统的过程能力指数度量失准。本文在简单介绍过程能力指数发展史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MINITAB的简易计算过程能力指数的方法,并结合香精香料生产过程进行了实证。

  • 标签: 正态性检验 过程能力指数 香精香料 质量控制
  • 简介:2月25日加拿大卫生部发布通报,批准赤藓糖醇作为甜味剂用于部分碳酸饮料。加拿大卫生部已经对赤藓糖醇作为甜味剂用于这些饮料的安全进行评估,尚未发现安全隐患,因此更新许可甜味剂列表,这些饮料为酒精、水果味碳酸饮料,可乐饮料除外。

  • 标签: 碳酸饮料 赤藓糖醇 加拿大 果味 酒精 甜味剂
  • 简介:目的建立丙烯酰胺(AcA)生成的水相模型,研究还原性糖对其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根据AcA的形成机理用天门冬酰胺和葡萄糖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高含量的AcA,添加3种还原性糖(果糖、半乳糖、麦芽糖)和5种还原性糖(木糖醇、甘露醇、海藻糖、蔗糖、山梨醇)研究抑制效果。结果确定了生成AcA的最佳条件为0.1mmol天门冬酰胺(0.015g)、0.1mmol葡萄糖(0、020g)、蒸馏水(10μl)于干燥箱中160℃反应30min。甘露醇、山梨醇、木糖醇对AcA生成的抑制率分别为43%、16%、6%,海藻糖对AcA的抑制率为60%。结论还原性糖中除蔗糖外都对AcA的形成有抑制作用,海藻糖和甘露醇是最佳抑制添加剂。

  • 标签: 丙烯酰胺 非还原性糖 模型 结构
  • 简介:人体是一个"灵活的"有机体,它能够应对正常情况和每天所遇到的挑战。人体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系统。它具有消化、吸收、调节和反调节功能,能够改善和运行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并能够为人体的每个细胞提供生命所需的能

  • 标签: 新陈代谢过程 反调节 INTESTINE 营养问题 OSTEOPOROSIS 健康功效
  • 简介:目的概率评估上海市伤寒沙门菌(以下简称"沙门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负担,为上海市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60个街道/乡镇,通过入户问卷调查获得居民急性胃肠炎的人年发病及就诊情况。随机抽取上海市23家监测医院,获得患者采样率、检测率、阳性率等数据。从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获得沙门菌感染病例的报告率。根据疾病发病与报告金字塔建立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模拟,从主动监测和被动报告两种方法估计上海市沙门菌流行病学负担。结果上海市居民急性胃肠炎人群调查获得年发生率为23261例/10万,患者就诊率为20.47%(26/127)。监测医院腹泻病例的粪便采样率为21.66%(5974/27587),沙门菌阳性率为3.53%(211/5974)。沙门菌阳性的报告率为81.04%(171/211)。根据被动报告病例直接计算的年发病率仅为5例/10万。被动报告概率估计的上海市沙门菌年发病率为270例/10万[95%可信区间(95%CI):185~399],估计每年发病人数6.21万(95%CI:4.25~9.18),总低估系数为60∶1。主动监测估计沙门菌感染年发病率为686例/10万(95%CI:549~843),估计每年发病人数为15.78万(95%CI:12.64~19.42),总低估系数为154∶1。经过比较,主动监测估计结果为被动报告估计结果的2.54倍。沙门菌感染具有较明显季节,每年5~8月是沙门菌感染的高发期。结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估算沙门菌感染年发病率远高于被动报告估算的年发病率,说明主动监测在掌握疾病发病、就诊和流行病学负担估计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同时发现患者就诊率是影响沙门菌感染总病例数估计的最大因素。本研究进一步证明疾病负担金字塔模型在我国食源性疾病单病种疾病负担领域的可行

  • 标签: 沙门菌感染 流行病学负担 金字塔模型 食源性疾病 概率评估
  • 简介:建立了测定琥珀酸单薄荷酯含量的水滴定方法。采用电位法和指示剂法指示滴定终点,对测定条件进行了研究,并用气相色谱法验证了方法的准确。实验结果表明,以乙醇为溶剂,用甲醇钠标准滴定溶液对琥珀酸单薄荷酯进行水滴定,采用电位法和指示剂法的测定结果与气相色谱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置信度95%);体系中水分含量≤1%时,对测定结果没有显著影响。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重复性好,非常适用于琥珀酸单薄荷酯含量的测定和质量控制。

  • 标签: 琥珀酸单薄荷酯 非水滴定 电位法 指示剂法 气相色谱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办公厅,卫生厅局,经委(经贸委、工业主管部门),公安厅局,监察厅局,农业(农牧、畜牧兽医、渔业)厅(局、委、办),商务主管部门,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药品监管局:近期发生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反映出当前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问题十分严重,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严重损害了我国食品产品的声誉。

  • 标签: 食品添加剂 专项整治 物质 食用 违法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简介:目的菌株YT-1107是一株从污染食物中分离得到的脱羧勒克菌,对其进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及16SrRNA序列分析确定其归属。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表现,选择疑似病原菌,用ATB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与鉴定。对菌株的16SrRNA基因测序结果进行同源分析,采用MEGA4.0软件的Neighbor-Joining方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对该菌株生理生化特征的研究及16SrR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是革兰阴性菌,属于Enterobacterasburiae。结论通过16S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比对,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初步认定菌株YT-1107与EnterobacterasburiaeLF7a为同一物种。

  • 标签: 非脱羧勒克菌 鉴定 16S RRNA 序列分析 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