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市售新鲜双孢菇为原料,选用不同浓度的柠檬酸、苯甲酸、异抗坏血酸钠为褐变抑制剂做抑制双孢菇酶促褐变的实验。结果表明:对双孢菇酶促褐变抑制效果最好的是苯甲酸,其次是柠檬酸,再次是异抗坏血酸钠;柠檬酸0.70%、苯甲酸0.28%、异抗坏血酸钠0.65%复配时抑制效果最佳,抑制率可达79.02%。

  • 标签: 双孢菇 褐变 抑制剂 抑制率
  • 简介:合理的膳食结构是健康的基础。如何才是合理的膳食结构呢,很简单,养生专家列出了两个五:即五与五数。

  • 标签: 饮食 养生 膳食结构 健康
  • 简介:小麦按照其种皮的颜色可以分为红麦和白麦,GB/T5493《粮油检验类型及互混检验》规定小麦粒的判定方法是采用感官鉴别。但因小麦存在软硬之分,硬质特性特别高的小麦色泽也会偏深,给感官鉴别带来很大困难,采用化学检验的方法进行鉴别,方法简单,效果较好。

  • 标签: 小麦 皮色 化学检验
  • 简介:新华网北京4月20日电卫生部等5部门20日联合发布公告,规定了我国食品中的三聚氰限量值。这一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08年制定的关于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临时管理限量值规定同时废止。根据这一公告,我国婴儿配方食品中三聚氰的限量值为lmg/kg,其他食品中三聚氰的限量值为2.5mg/kg,高于上述限量的食品一律不得销售。

  • 标签: 婴儿配方食品 三聚氰胺 限量值 乳制品 卫生部 新华网
  • 简介:研究了按不同比例混合的两株肠杆菌作为强化接种剂生产熏马肠。在发酵过程中分别于第0,2,4,7,14,21,28d取样,测定体系的pH值、细菌数量、水分含量、组胺和酪生成量。结果表明:两株肠杆菌在熏马肠体系中存在交互作用。各比例混合接种的熏马肠处理组,均在4d后快速生成组胺,且组胺的生成量都在单一接种阴沟肠杆菌与肠杆菌001的生成量之间。除9∶1处理组微弱抑制组胺的生成外,其余各组均增强组胺的生成能力。酪从第2天开始缓慢生成,各处理组酪生成量都超过其理论值,其中以5∶5的混合接种组熏马肠的协同作用最显著(P〈0.05)。

  • 标签: 新疆熏马肠 生物胺 肠杆菌 交互作用
  • 简介:建立了面粉中三聚氰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色谱条件:Kromasil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体积分数)甲酸(体积比5:95),流速0.4mL/min。采用正离子模式的电喷雾质谱检测,以一级质谱得到的准分子离子m/z127作为母离子,进行碰撞诱导解离二级质谱分析,选择母离子和MS的碎片离子m/z85、109定性确证,提取m/z85、109、127三个离子质量色谱峰面积定量。线性范围为0.01-0.5mg/L,检出限0.01mg/L,回收率为80%~99%。

  • 标签: 三聚氰胺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面粉
  • 简介:通过对小麦不完善粒国标检测方法GB/T5494—2008《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的分析,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建议在小麦不完善粒检验中,运用色选机选的方法代替人工挑选的不完善粒仪器检测的改进方法;通过实验说明改进方法的可行性,阐明了在粮油质量检测中引入相关技术并建立此检测方法的必要性。

  • 标签: 检测方法 不完善粒 改进 色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