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良好的形象是信任的基础.近年来,有关政府机构的负面信息成为社会和大众关注的焦点,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政府机构的公众形象,使得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迫在眉睫.如何认真负责地履行社会责任,如何应对和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如何建立健全公共关系团队则成为政府监管机构和工作人员的必修课.本文结合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阐述了政府机构树立公众形象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塑造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机构的公众形象.

  • 标签: 监管机构 公众形象 核与辐射安全 公共关系
  • 简介:简要介绍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近年来在研究堆开发与安全管理方面的重要举措,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针对国内目前研究堆的现状,建议与IAEA开展相关合作。

  • 标签: 研究堆 安全 安全标准 老化 退役 安全调查
  • 简介:2004年11月23日至12月3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同行评议团(IRRT)来华,来自英国、加拿大、瑞士、西班牙、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专家以及来自日本的观察员共8人,对我国核安全监管部门进行了同行评议回访。2000年,评议团就中国的核安全监管体制、组织机构、职能、法律法规、监督和审评进行了全面的评议。此次回访持续8天,以审查和对话为主,期间还与核电营运单位进行了对话。最后,

  • 标签: 中国 核电 回访 监管体制 同行评议 监管部门
  • 简介:核能是世界上主要电力能源供应支柱之一。本文比较了我国核能与其他能源的放射性影响和温室气体排放,总结了世界上3次严重核事故后果及核安全技术进步现状,分析了我国公众对核电接受度的阶段变化及特点,提出了核能发展应重视规划环评的建议。核能作为高效、清洁、低碳的基础负荷电力供应能源,是应对气候变化和支持能源需求的现实选择。

  • 标签: 核能 环境 公众 放射性 温室气体 环境影响评价
  • 简介:2004年10月20日,国家核安全局在京举行中国国家核安全监管机构建立20周年庆典活动。国际原子能机构和近50个国家核安全部门的外宾,有关部委、企业、研究机构、高校的代表和核安全监管部门的同志出席庆典。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出席庆典并发表题为《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努力开创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新局面》的讲话,

  • 标签: 中国 监管机构 企业 国家 监管部门 庆典活动
  • 简介:控制棒驱动机构(CRDM)下部Ω焊缝及母材显示在焊前、焊后、水压试验后的液体渗透检测(PT)中均有出现,其形态基本为小于1mm的非线性显示,主要分布在焊缝两侧的弧段区。对显示的检测表明,原材料性能满足技术规格书的要求,同时存在C类、D类超尺寸夹杂物。PT显示部位可观察到非金属夹杂物及微裂纹。结合完工报告复核、材料复验、国外供货对比等分析认为显示与超尺寸非金属夹杂物相关。显示可采取有限打磨进行处理。建议提高原材料夹杂物采购技术要求,控制原材料中Al、Si、O的含量,在失效时可考虑覆盖堆焊(OVERLAY)、夹紧装置(CSCA)的维修方式以及进行适当的在役跟踪检查。

  • 标签: 控制棒驱动机构 Ω焊缝 显示 非金属夹杂物 在役跟踪检查
  • 简介:从1992年至2012年的我国核电厂以及其他国家核电厂的运行事件资料中,收集了17起与控制棒组件及其驱动机构相关的异常事件,对其进行了统计和分类,并分析了控制棒肿胀或燃料组件变形的影响、驱动机构焊缝的泄漏或渗漏、控制棒棒控系统的可靠性几个重要问题,提出了一些经验反馈的建议.

  • 标签: 核电厂 运行事件 经验反馈 控制棒组件 控制棒驱动机构
  • 简介:2004年11、月1日至5日,巴基斯坦核安全管理机构4名专家访问了国家环保总局核安全中心,并与核安全中心、机械研究设计院、苏州核安全中心7位专家就核级压力容器取证问题进行了会谈。巴方专家介绍了核监管当局及生产厂家为核级设备取证所做的工作,中方介绍了在新法规的要求下,核级压力容器的生产的监督审评的程序和范围等工作。

  • 标签: 核安全管理 巴基斯坦 生产厂家 机构 专家 监管
  • 简介:2008年5月12日下午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后,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迅速作出批示,并于当晚主持召开会议,传达国务院抗震救灾紧急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周生贤强调,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将抗震救灾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急灾区人民之所急,

  • 标签: 环境保护 地震灾区 应急工作 部署 核安全 抗震救灾工作
  • 简介:(2014年10月27日)尊敬的丹尼斯.弗罗瑞(D.Flory)副总干事,贝诺伊特.德伯克(B.DeBoeck)主席,各位代表,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有机会与各位同事再次相见,共同出席第三届核安全技术和科学支持机构大会(TSO大会)。TSO大会作为提高核安全技术支持机构能力、促进国际核安全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至今已举办两次,这次为第三次。

  • 标签: 安全技术 机构 科学 开幕式 技术支持 核安全
  • 简介:为了真正落实法规中强调的保护环境的要求,现行辐射防护体系应该从单纯对人类的防护,拓展到对整个环境的电离辐射防护.其中,建立对非人类物种的危害评价体系是主要的内容之一,也是本项工作开展的难点.本文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在建立生物剂量模型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对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 标签: 环境 电离辐射防护 生物剂量模型
  • 简介:以沿海核电建设为背景,描述了海洋环境中人工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变化趋势和潜在的污染,从放射性污染现状以及中国海洋生物的特点出发,指出海洋生物的非人类物种防护应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层次上进行考虑。此外,提出了海洋非人类物种辐射防护的思路,也对我国海洋辐射防护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 标签: 辐射防护 参考物种 非人类物种 近岸海洋环境 生物多样性保护
  • 简介:开展国际合作、坚持国际接轨是我国核安全监管30年的一条极其宝贵的经验,也是我国核能安全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在世界主要的核电大国中,我国在建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全。通过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不仅能借鉴核电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也能对外展示我国核安全监管30多年来的成果,显示我国作为一个有核国家努力推动核安全的使命与担当,继而配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推动核电"走出去"。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核安全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资源,促进核安全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的现代化,保障核能事业安全高效发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核能署是核能专业领域非常重要的国际组织,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本文将结合该组织的职能以及与我国核安全合作情况,就深化合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 标签: 核安全 监管机构 国际合作
  • 简介:2005年3月7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出《关于在部分省(市)开展电磁环境污染源申报登记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各种利用电磁能和产生电磁场的设备、设施日益增多,由此造成的电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社会各界和公众对此反映强烈。为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

  • 标签: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环境污染源 试点工作 申报登记 书写 2005年
  • 简介:建立完善的辐射环境监测标准体系,是制订《"十二五"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主要任务之一。现行国内辐射环境监测相关标准满足了我国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的基本需求。根据国家相关管理性法规标准,参照国内外最新的辐射环境监测相关标准和方法,查找出28项标准缺项。这些标准经过制定完善后,将形成一个结构基本完整的辐射环境监测标准体系。

  • 标签: 辐射环境 监测 标准体系 制修订
  • 简介:介绍了温排水环境影响审查的现状,讨论了温排水限值与监管混合区,对制定温排放审管标准和改进温排放提出了建议。

  • 标签: 温排水 监管混合区 环境影响评价
  • 简介: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灵魂。

  • 标签: 环境保护工作 生态文明建设 灵魂 基础 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