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项在核电厂放射性后果评价中意义重大。文章简要介绍了项的概念,概述了核电厂事故项的发展演变,揭示出不同的项假设与核电厂厂址选择、放射性后果评价的紧密联系。同时分析了我国核电厂事故项标准的现状,并对我国的项标准研究提出了建议.

  • 标签: 核电厂 源项 演变 标准
  • 简介:1调查标准贯彻实施状况的必要性1.1恢复关贸总协定的需要1.1.1为了使我国的标准化工作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抓紧研究关贸总协定的贸易技术壁垒协定,加强对国外技术法规的研究势在必行。1.1.2随着逐步调整和缩小强制性标准的范围,要对如何建立我国的技术标准体系,完善通报和咨询工作等,分别提出具体的实施意见并组织实施。

  • 标签: 环境辐射监测 标准贯彻 技术标准体系 贸易技术壁垒 标准化工作 天然放射性
  • 简介:核设施退役既要保证工程质量,又要保障人员和环境的辐射安全,同时废物整备又要达到要求,对这一过程的主要判断依据就是辐射监测数据,但是迄今仍缺乏规范性的监测依据,文章依据辐射监测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给出了退役过程不同阶段、不同工序、不同目的的监测内容、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以期更好地保障退役作业人员的辐射安全、保护环境、保证退役工程质量,并使得对工程的综合评价有统一的参照依据.

  • 标签: 核设施 退役 辐射监测
  • 简介:本文从质量保证体系的构成,质量保证计划的实施等方面讨论了关于氡及其子体监测的质量保证的一般性问题,并对如何搞好我国的氡及其子体监测质量保证工作提出了建议。

  • 标签: 氡及其子体监测 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体系
  • 简介:本文旨在通过蒙特卡罗(MC)理论模拟计算方法来确定地面放射性测量模型标准(Y系列模型体)表面中心点上方不同高度的剂量率/比释动能率,为将我国地面放射性测量模型标准转化为环境电离辐射模型体标准提供理论依据。在建立MC数学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MCNP模拟计算软件计算Y系列模型体表面中心点上方不同高度的空气吸收剂量率/空气比释动能率,由此,拟合出了能客观反映我国模型体表面上方单位放射性核素含量的空气吸收剂量率/空气比释动能率,并对其计算结果与其它实验方法实测的结果(G(E)函数法、高气压电离室法、TLD法)进行了比对,比对结果在10%内符合;同时对其计算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3.0%。

  • 标签: MC理论 数学模型 模型体源 空气比释动能
  • 简介:一回路冷却剂中同位素碘的放射性活度大小是核电厂重要安全限值之一,是判断燃料元件的安全性能提供最直接的依据,因此对它的准确监测尤为关键.通过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程序对一回路同位素碘监测偏差几率大的原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通过对策实施将偏差几率由15.44%降低到5.44%,更有效低为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服务.

  • 标签: 质量管理 同位素碘 偏差几率
  • 简介:该标准对监测皮肤、四肢和眼球晶状体的辐射剂量规程作出说明,通过考虑实际问题,对决定是否需要剂量计以及确保个人监测符合辐射的本质提供指导。该标准适用的辐射情况包括暴露于8keV~10MeV的光子以及60keV~10MeV的正负电子。该标准为监测大纲的设计提供指导,确保符合法定个人辐射剂量限值。

  • 标签: 辐射防护 个人监测 辐射剂量 晶状体 眼球 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