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为了研究混响室和GTEM室电磁环境效应的相关性,分别在混响室和GTEM室中用连续波对同一敏感电路进行电磁辐照,测试电路的干扰阈值,统计分析实验数据,绘出混响室和GTEM室中电路干扰阈值的最小值、最大值和平均值随频率的变化曲线。据此,对混响室和GTEM室辐照效应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混响室中电路干扰阈值最小值和GTEM室中电路干扰阈值最小值变化趋势一致,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干扰阈值的最大值相关性较差,干扰阈值平均值的相关性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相关性之间。

  • 标签: 混响室 GTEM室 辐照效应 相关性
  • 简介:当采用高压充气电离室作为核爆炸早期核辐射中γ辐射周围吸收剂量D(10)的测量装置时,研究其在脉冲辐照条件下的响应,确定其可以作为识别中子弹与小型原子弹核爆炸时特征量的获取装置。

  • 标签: 充气电离室 辐照响应 脉冲 高压 测量装置 吸收剂量
  • 简介:为提高电磁注入法的应用频带范围,提出基于定向耦合原理的电磁注入方法,并以某天线及其射频前端构成的互连系统为试验对象,利用单定向耦合器作为注入装置进行了辐照和注入试验,试验证明该注入方法能够准确替代连续波辐照效应试验.进而,理论分析耦合装置的特性并对该装置进行改进,提高其工程实用性.最后,设计耦合装置的指标并计算了对应的散射矩阵,制作完成注入装置的样机.结果表明:耦合装置监测端电压与等效源之间的关系会受到受试设备状态的影响.将两单定向耦合器级联作为注入装置,并以监测端的功率作为等效依据,可保证监测结果在高频时不受线缆上驻波的影响,提高试验的准确性.

  • 标签: 电磁注入装置 辐照法 高强度辐射场 对称定向耦合器 电磁环境效应测试
  • 简介:利用LSG-8015型雷电浪涌发生器与平行板传输线配合模拟雷电电磁脉冲辐射场,对整装状态下水平放置的某型火箭弹进行了辐照试验.比较了不同放电电压下某型火箭弹电点火系统的感应电压波形,试验了短路防护卡对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性能,提出了某型火箭弹雷电电磁脉冲防护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火箭弹 雷电 电磁脉冲 电磁效应
  • 简介:介绍无线电引信扫频波辐照试验系统,在引信本振频率外较宽范围内,对某型引信进行扫频波辐照试验,结果表明:扫频波辐照能使无线电引信误炸,扫频频段不同,误炸干扰阈值不同;扫频步长、频点驻留时间与引信误炸密切相关,但不会影响引信误炸干扰阈值。其作用机理是:扫频波辐照导致引信自差机振荡状态跃变,引信高频电路输出方波脉冲串,推动执行级误动作使引信误炸。

  • 标签: 无线电引信 扫频波 辐照效应 作用机理 误炸
  • 简介:建立了高斯型连续激光辐照GaAs探测器物理模型,近似解析计算了圆柱形GaAs靶板的三维温度场.数值分析了激光辐照时GaAs探测器的信号异常及熔融损伤的情况,并计算了相应的损伤阈值.理论计算与实验结论能够精确的一致,理论模型为评论同类激光效应以及激光对抗的激光加固提供了参考.

  • 标签: GaAs探测器 高斯光束 损伤阈值
  • 简介:在建立高斯型重复脉冲激光辐照InSb(PV)型探测器物理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近似解析解的形式计算了圆柱形InSb靶板的二维温度场.通过数值分析得出了在激光辐照时,InSb(PV)型探测器的温升与时间的关系,并计算出相应的损伤阈值.研究表明:在高斯型重复脉冲激光辐照下,损伤阈值受到脉冲数目、宽度、重复频率以及脉冲激光光斑半径的影响,InSb(PV)型探测器会发生熔融损伤,发生于迎光面的光斑中心.对于一定厚度胶层的InSb(PV)型探测器,只有强度大于一定阈值时重复脉冲激光的辐照才可能发生熔融损伤,越薄的胶层对应的损伤阈值越大.为了增加InSb(PV)型探测器的激光对抗能力,应该减小胶层厚度.

  • 标签: 激光物理 脉冲激光 InSb(PV)型探测器 高斯光束 损伤阈值
  • 简介:车辆电气系统的线线缆设计主要是基于AutoCAD的二维设计,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完成从原理图一接线原理图一线加工图的整个设计过程.而且,对于所设计的线是否正确没有一定的措施来监控,从而导致线缆一旦出现接线错误,将很难发现并予以排除.此外,在二维设计与三维设计、设计与仿真、设计与加工制造等环节上都存在脱节问题,限制了设计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为此,将美国mentor公司的CHS(CapitalHarnessSystem)线缆线设计软件与PTC公司的Pro/E—Cabling模块结合起来,实现线缆线自顶向下的从二维接线原理图到三维整车布线图再到线缆加工二维图的一体化设计,大大提高了设计的可靠性和后续的维护效率.

  • 标签: 车辆电气系统 线缆线束设计 自顶向下 三维布线 CHS 数字化设计
  • 简介:为提高电子时间引信的检测能力,介绍了电子时间引信检测仿真试验,分析了仿真试验的原理,给出了检测仿真试验的试验方法。经实际检测表明,该检测仿真试验能够安全可靠地完成电子时间引信的日常检测任务。

  • 标签: 电子时间引信 检测 仿真
  • 简介:我国坦克综合电子系统的研究时间不长,目前还是空白。该文从总体出发,简要阐述了坦克综合电子系统的军事需求和作用,重点对坦克综合电子系统总体功能、总体结构方案和总线系统性能参数进行了分析论证。

  • 标签: 坦克 综合电子系统 总体功能 总体结构 性能参数
  • 简介:利用InsightⅡ软件包中的Homology模块,通过同源建模的方法在SGI02图形工作站上依据白喉毒素晶体结构,在其催化区的活性部位截取了S^146-Q^155,S^19-N^45,N^45-S^55和T^56-N^714个片段,每个片段只舍有1个α-螺旋。以此构象为结构基础,利用量子化学半经验AM1方法,分别对4个片段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得到了重要的电子结构信息,为突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与受体相互作用时,能够提供电子的主要氨基酸是D^29,D^49,D^68,E^154,D^47,E^70,E^148;能够接受电子的主要氨基酸是K^39,F^53,K^59,Y^54,Y^149,K^3,K^24,W^153;能够同受体进行疏水作用的主要氨基酸是Y^20,H^21,Y^27,I^31,I^35,Y^46,W^50,Y^54,Y^60,Y^65,I^150,W^153,上述氨基酸都可能对活性产生重要影响。

  • 标签: 白喉毒素 受体 氨基酸 活性部位 突变研究 研究结果
  • 简介:从第一批装甲车辆缓慢地越过康布雷堑壕防线的那一刻起,主战坦克以及由此概念繁衍的几代装甲战斗车辆,就一直在武器系统和平台的种属中保持着一种独特的地位。尽管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但在可预见的将来,对于能够在战术和战役上独立采取决定性行动的地面部队来说,主战坦克可能依然是核心装备。因此,这种装备的防护将被放在优先位置。装甲技术将在传统装甲防护(含反应式装甲)的基础上开始迈上一个新台阶,进入装甲车辆自卫的新天地。装甲战斗车辆的电子自卫系统已近在眼前。

  • 标签: 对抗系统 装甲部队 装甲车辆 主战坦克 武器系统 反应式装甲
  • 简介: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小型化、高性能化及各种传感器的发展,最新式的主战坦克与其前一代相比,作战能力有了根本性的提高。本文拟以有代表性的高技术坦克——法国"勒克莱尔"为例,分析其可称为新一代坦克之核心技术的"车辆电子学"系统。

  • 标签: 车辆电子学 反坦克导弹 电子设备 传感器 主战坦克 瞄准镜
  • 简介:陆军技术网站报道,美国美驰(Meritor)公司研制出两种新型电子系统,可改善军用车辆通过各种地形的灵活性。

  • 标签: 车载电子系统 美国 军用车辆
  • 简介:论述了电子踏板信号的一般处理方法,包括信号调理、故障诊断以及数据定标过程.列举了一阶低通滤波和防脉冲扰动中位值滤波算法;提出了基于宽度检测和频度检测的故障诊断策略;描述了传感器的定标过程;通过Matlab/Simulink建模仿真验证了其可靠性.

  • 标签: 电子踏板 混合动力 故障诊断 SIMULINK
  • 简介:针对电子战交战过程仿真中作战效果难以评估、交战过程难以描述的问题,利用系统建模和视景仿真技术,探索了STK在电子战交战过程仿真中的应用方法,分析了STK的电子战仿真应用能力,建立了STK在电子进攻、电子防护和电子支援过程中应用的步骤,并以EA-18G为例,对其电子战交战过程进行了仿真和分析,为进行电子战交战过程数据化、工程化、可视化仿真提供了参考。

  • 标签: STK 电子战 交战过程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