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该文介绍了国外报导的第四主战坦克基本构想及其综合电子系统发展概况;阐述了坦克综合电子系统的内涵和发展目标;提出并论证了综合电子系统是我国第四主战坦克优先发展重点的观点。

  • 标签: 四代坦克 综合电子系统
  • 简介:2000年11月6日,法国军队总装备部同法国地面武器工业集团和雷诺Ⅵ公司就研制和生产法国装甲步兵战车(VBCI)签订了一项协议。该项目在轮式装甲车辆的研制方面已构成一个重要阶段。法国研制的轮式装甲步兵战车是一种8轮驱动、404.5kW的模块式装甲车辆,该车最成功的方面是成为将来的地面部队轮式装甲车辆的尖兵。在AMX10RC和VAB装甲

  • 标签: 步兵战车 轮式装甲车辆 装甲步兵 法国 地面武器 工业集团
  • 简介:俄罗斯从前苏联继承了十分“丰富”且卓有价值的坦克遗产,仅以1970~1990年服役的3种战车——T-64、T-72和T-80作为第四主战坦克就足以说明这点。并且每一型号的战车都有一些改进。实际上各坦克结构的所有主要部件都不是可互换的。这种坦克“多样化”使部队保持高度战斗准备,组织乘员作战训练复杂化了,需要耗费大量

  • 标签: 主战坦克 俄罗斯 作战训练 战斗准备 主要部件 前苏联
  • 简介:现代战场的变幻莫测对战术通信提出了新的挑战。当面临潜在的威胁时,军方必须选用可用性强、效率高的设备。经验表明,单信道话音和数据通信将在瞬息万变的战场情势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战术通信逐步成为C~3I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数据通信已越来越受到重

  • 标签: 跳频电台 战术通信 数据通信 可用性 C~3I系统 重要作用
  • 简介:采用六氯丁二烯为原料,经过两步硫化合成了新型锂电池正极材料-多硫噻吩·对合成的中间体四氟噻吩采用气质联用仪进行了结构分析,使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方法表征了多硫噻吩,并对其电化学行为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

  • 标签: 多硫代噻吩 制备 电化学性能 六氯丁二烯 锂电池 正极材料
  • 简介:爱尔兰防务部队已选择瑞士莫瓦格公司的“锯脂鲤”8×8第三装甲车,以满足陆军对装甲人员输送车的需求。预计1999年底签订在5年内提供40辆车的第一阶段合同。爱尔兰需要基型装甲人员输送车、抢救车和救护车,将来可能还要采购重型装甲车。爱尔兰选定的第三“锯脂鲤”装甲车装有英国赫利奥公司的

  • 标签: 装甲车 人员输送车 爱尔兰 脂鲤 部队 救护车
  • 简介:通过多氯聚苯胺硫化反应制备了多硫聚苯胺锂电池正极材料,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PS光电子能谱以及SEM等手段对多硫聚苯胺作了结构分析,并对多硫聚苯胺的电化学性能作了初步的研究,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631mAh/g。

  • 标签: 锂电池 正极材料 多硫代聚苯胺 制备 多氯代聚苯胺 电化学性能
  • 简介:美陆军研究实验室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说,他们将在一年或两年后实现复合材料的突破性进展,从而大大地减轻装甲车辆的重量。用于装甲板的复合材料结合了金属基础的材料和陶瓷,它提高了强度和耐久性,同时减轻了重量与成本。复合材料并不是新的概念,陆军每年都花费数百万美元研制大量的下一材料,这是陆军建立一支更小型的、更机动的、更有杀伤力的部队的一部分工作。

  • 标签: 复合材料 装甲车辆 研究实验室 装甲板 杀伤力 耐久性
  • 简介:研究了多硫苯网状聚合物的合成以及不同硫含量的多硫苯的放电性能及循环性能.结果表明提高硫含量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放电容量,但充放电循环中的容量衰减也加快.硫含量为91.99%的PPS一10的首放容量i妊4756mAh/g,20次循环容量达到367mAh/g,有望用于一次和二次锂电池中作正极材料.

  • 标签: 多硫代苯 制备 电化学性能 放电容量 正极材料 锂电池
  • 简介:有机多硫化物高比容量、是很有发展潜力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对该类化合物进行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其中以环状化合物为中心的网状多硫交联聚合物,硫含量最高可达90%以上,但多硫链以C-S键连接在环状化合物骨架上,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与单质硫相比,都得到很大改善。本论文首先选择网状多硫交联聚合物——多硫噻吩作为目标产物,探索了它的合成途径,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 标签: 环状化合物 噻吩 网状 中心 电化学性能 单质硫
  • 简介:我国坦克综合电子系统的研究时间不长,目前还是空白。该文从总体出发,简要阐述了坦克综合电子系统的军事需求和作用,重点对坦克综合电子系统总体功能、总体结构方案和总线系统性能参数进行了分析论证。

  • 标签: 坦克 综合电子系统 总体功能 总体结构 性能参数
  • 简介:利用InsightⅡ软件包中的Homology模块,通过同源建模的方法在SGI02图形工作站上依据白喉毒素晶体结构,在其催化区的活性部位截取了S^146-Q^155,S^19-N^45,N^45-S^55和T^56-N^714个片段,每个片段只舍有1个α-螺旋。以此构象为结构基础,利用量子化学半经验AM1方法,分别对4个片段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得到了重要的电子结构信息,为突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与受体相互作用时,能够提供电子的主要氨基酸是D^29,D^49,D^68,E^154,D^47,E^70,E^148;能够接受电子的主要氨基酸是K^39,F^53,K^59,Y^54,Y^149,K^3,K^24,W^153;能够同受体进行疏水作用的主要氨基酸是Y^20,H^21,Y^27,I^31,I^35,Y^46,W^50,Y^54,Y^60,Y^65,I^150,W^153,上述氨基酸都可能对活性产生重要影响。

  • 标签: 白喉毒素 受体 氨基酸 活性部位 突变研究 研究结果
  • 简介:从第一批装甲车辆缓慢地越过康布雷堑壕防线的那一刻起,主战坦克以及由此概念繁衍的几代装甲战斗车辆,就一直在武器系统和平台的种属中保持着一种独特的地位。尽管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但在可预见的将来,对于能够在战术和战役上独立采取决定性行动的地面部队来说,主战坦克可能依然是核心装备。因此,这种装备的防护将被放在优先位置。装甲技术将在传统装甲防护(含反应式装甲)的基础上开始迈上一个新台阶,进入装甲车辆自卫的新天地。装甲战斗车辆的电子自卫系统已近在眼前。

  • 标签: 对抗系统 装甲部队 装甲车辆 主战坦克 武器系统 反应式装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