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当前形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面临的化学、生物、放射、核(CBRN)威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至少在欧洲和北美,冷战时代的核武器毁灭性杀伤威胁或对核打击后全球净化的恐惧已渐行渐远,

  • 标签: 防护 车辆 威胁环境 核打击 核武器
  • 简介:波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欧洲小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饱受凌辱,所以非常重视陆军机械化部队的建设。在进入新世纪伊始,波兰的军工企业在轮式装甲车领域可算是下足了工夫,以期在世界装甲部队轮式化的先锋浪潮中占的一席之地。审时度势,波兰将自己的拳头产品精准的定位在E6×6型轮式装甲车领域内。

  • 标签: 装甲人员输送车 波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轮式装甲车 雪豹 装甲部队
  • 简介:2013年底,美情报高级研究计划局(IARPA)发布了“生物智能芯片”(BIC)试验和测量项目第一阶段的征集书(IARPA—BAA-13—04),该项目的研发将有助于识别某人是否参与了化学或生物武器的相关活动。

  • 标签: 生物技术 化生武器 识别 测量项目 智能芯片 生物武器
  • 简介:近日,根据俄罗斯军事工业公列2015年的总结陈述,该公司正在为BTR-82A装甲人员输送车开发新的升级装备,升级后的BTR-82A被命名为BTR-87,与BTR-80A/82A基础车型的主要区别是发动机舱的位置在车体的前右部、MB2—03有人作战模块移动到了车体中央位置,

  • 标签: 装甲人员输送车 俄罗斯 军事工业 发动机舱 车体 位置
  • 简介:根据OOA&D(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方法学和HLA(高层体系结构)关于仿真成员的设计原则,提出了基于HLA技术规范的人员洗消仿真成员设计思想和框架;并利用UML,(统一建模语言)对人员洗消成员的仿真进行了设计。旨在对基于HLA的防化作战仿真联邦中的成员数据结构和信息流进行形式化、规范化的描述,以利于后续的防化作战仿真成员的开发。

  • 标签: 高层体系结构 人员洗消 仿真设计 防化作战 仿真成员 HLA技术
  • 简介:历史上,化学战研究主要是关注战场条件下高浓度致死性毒剂。相反,有关暴露在低浓度毒剂条件下对健康的不利影响的研究资料相当缺乏。现在,对长期暴露在低浓度毒剂条件下的潜在健康影响越来越关注了。这种关注已是美国国防部优先考虑的重要事件。低浓度毒剂暴露的威胁主要来自如下几个方面:

  • 标签: 美国国防部 健康影响 低浓度 毒剂 研究资料 致死性
  • 简介:概括地介绍了某研究所重点实验建设的基本状况,分析和探讨了重点实验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对于现存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建议和办法。

  • 标签: 防化 科学研究 重点实验室 管理方法
  • 简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依据病原体的特性、具有特殊的建筑结构和封闭设备(安全警示和设备)的生物学实验可分为生物安全1级、生物安全2级、生物安全3级、生物安全4级实验。生物安全4级实验(BL4或BSL4)也称最高封闭实验,是最严格、最安全的防止生物扩散的生物学实验

  • 标签: 封闭 实验室 世界卫生组织 病原体 生物安全 严格
  • 简介: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GTEM室内二维截面上EUT对特性阻抗的影响,比较了金属EUT接地和不接地2种情况下对GTEM特性阻抗的影响;分析了EUT为介质材料时,EUT的相对大小对GTEM特性阻抗的影响.计算结果对使用GTEM进行测试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特性阻抗 有限元 EUT金属接地 吉赫兹横电磁波传输室 电磁场
  • 简介:当采用高压充气电离作为核爆炸早期核辐射中γ辐射周围吸收剂量D(10)的测量装置时,研究其在脉冲辐照条件下的响应,确定其可以作为识别中子弹与小型原子弹核爆炸时特征量的获取装置。

  • 标签: 充气电离室 辐照响应 脉冲 高压 测量装置 吸收剂量
  • 简介:采用电磁仿真软件FEKO分别建立单、双天线激励混响仿真模型,通过计算混响测试区域电场标准偏差值研究混响场均匀性。研究表明:与单天线激励混响相比较,混响工作于双天线激励条件时,测试区域各轴向电场标准偏差平均下降了15.3%,总标准偏差下降了21.9%,改善了测试区域场均匀性,这说明双天线激励混响可提高场均匀性,同时利用双天线的功率合成解决了混响大功放问题。

  • 标签: 混响室 场均匀性 双天线 电磁兼容 搅拌器
  • 简介:换热器集流接口位置的不同会对集流的流动阻力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通过对换热器流动阻力进行分析,然后采用设计合适的试验件进行了多组阻力试验,最后得到了同一集流上不同接VI位置的流动阻力数值.结果表明,将接口位置选择在集流中间部分能够有效地降低系统的流动阻力.

  • 标签: 换热器 集流室 接口位置 流动阻力
  • 简介:美国能源部所属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正领导进行毒剂和生物战剂合成抗体的研究,该研究能促成超微型纳米基质毒剂/生物战剂快速检测器的研制。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生物光学和纳米技术中心从2002年起参加该项目的研究。

  • 标签: 国家实验室 美国能源部 生物战剂 抗体 合成 加利福尼亚大学
  • 简介:近年来,在建设“陆军2020”目标的牵引下,美国陆军加速了转型的步伐,其下属的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负责转型工作的论证与评估。按照“提出构想-作战实验-部队演习-实战检验”的建军模式,美国陆军转型的实验与评估工作主要由7个作战实验具体实施,对相关概念、理论、技术、装备、战法等进行量化分析,检验各种方案的合理性与精确性,在创新作战概念、提供优选方案、降低作战风险等方面取得诸多成果,对美国陆军推进全面建设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本文回顾了美国陆军作战实验建设的发展历程,梳理了近5年美国陆军作战实验主要实验活动,总结归纳了主要特点。

  • 标签: 作战实验室 实验室建设 美国陆军 量化分析 优选方案 实验活动
  • 简介:火灾烟气毒性一直是近年来火灾安全行业研究的热点。统计结果表明,火灾中大多数的死亡者是由于吸入毒性气体的影响,而不是烧伤所致。在家庭火灾过程中,随着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浓度上升和氧气的减少,将引起居民在大约3min之内完全失能,其中一氧化碳和贫氧在导致人员失能方面起着主要的直接作用,而二氧化碳主要是通过增加人呼吸换气速率使毒性气体大量吸入体内,在影响人员失能方面起着重要的间接作用。火灾起火后,没有任何防范的室内居民在滞留时间超过5min会产生失能,必须在此时间内完成逃逸,表明家庭火灾中毒性气体对人员失能存在极大的危险性。研究为评价整个火灾过程中有关毒性气体对人员失能危险提供了方法学基础。

  • 标签: 火灾 毒性 失能效应 危险评价 建筑物 应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