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基于新型多维成像技术,研制一种基于液晶可调滤光器(LiquidCrystalTunalFilter,LCTF)光谱图像色彩复制装置,实现对图像色彩信号复制,将光谱成像技术应用于色彩复制领域。描述系统工作原理、装置详细设计与实现过程,通过该装置对计量院校准过标准色卡复制成像,获取了31个通道光谱图像,色差ΔE_(Lab)=2.7,合成后彩色图像质量良好,色差小、复制精度高,可用于多个领域图像色彩精确复制可视化逼真再现。

  • 标签: 多光谱 液晶可调滤光器 色彩复制 同色异谱 色差
  • 简介:基于数字散斑干涉(DigitalSpecklePatternInterferometry,DSPI)成像原理,提出了一种利用空间相位移技术材料三维变形检测系统。并以薄铝板测试材料,在固定点机械受力条件下进行了热膨胀变形测试实验。通过对检测系统进行坐标标定不同传感器图像间相关运算,获取三个不同视觉方向图像之间各像素匹配关系,然后对匹配好图像进行滤波和解包裹处理,从而可解析出物体在形变过程中X、Y、Z三个方向位移。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可为非结构化环境下材料表面三维应变高精度检测提供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数字散斑干涉 图像相关 空间相位移 同步采集 三维变形测量
  • 简介:光纤制造成本差异性受技术工艺影响越来越小,所以通过设备改造升级,使用新型紫外固化方式,成为降低光纤生产成本一个重要途径。主要从紫外发光二极管(UV-LED)固化特点、固化度、附着力方面与传统固化方式进行了分析对比,阐述UV-LED固化方式优势。通过使用UV-LED固化方式,固化系统故障停机时间降低了929/6,故障率降低了87%,生产能耗降低了90%,并且光纤固化度、附着力也得到保证。因此,UV-LED固化方式是目前光纤生产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最有效方式之一。

  • 标签: 紫外发光二极管 能耗 固化度 附着力 降成本
  • 简介:与传统宽波段成像系统相比,光谱成像系统在性能表征、测试方法等方面有较大不同,而相关研究较为欠缺。因此,需要重点研究光谱成像系统综合性能评估方法。解决目标光谱反射率等效控制、宽波段光谱维度带内细分标准靶标辐亮度调节关键技术,设计基于AOTF光谱成像系统二维鉴别率阈值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实际搭建了基于AOTF可见光光谱成像系统,叙述系统标定方法测试步骤,并基于所述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完成了系统空间分辨率、目标光谱反射率与对比度阈值三维曲面测试实验。测试结果标明,所提出方法可较好地反映不同谱段响应特性差异,实现对光谱成像系统性能表征。基于该方法,可综合评估系统光谱分辨率、空间分辨率、灵敏度、对比度性能指标,从而为光谱成像系统性能定量表征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多光谱成像 光谱反射率 2D鉴别率阈值 等效控制
  • 简介:激光陀螺机抖特性有效克服了陀螺闭锁效应,是其高精度输出重要保障。陀螺在不同惯性装置下抖频会发生变化,这极大地影响了其输出精度,严重制约激光陀螺在各类惯性装备下服役能力。从激光陀螺抖动偏频系统入手,对陀螺及其支承结构进行了结构动力学建模及分析,从理论与原理实验两方面论证支承结构惯量对陀螺抖频特性,乃至陀螺输出精度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减小支承结构惯量能提高陀螺抖频,进而提高其精度。激光陀螺在惯导装备中更好应用起到了指导作用。

  • 标签: 惯性测量单元 激光陀螺 抖动偏频系统 抖频特性 动力学分析
  • 简介:为了掌握光子晶体空气孔中液体质量分数对禁带宽度影响,利用平面波展开法研究由椭圆形空气孔介质周期性排列长方晶格光子晶体在不同偏振模式下禁带宽度。数值模拟显示:溶液质量分数变化与光子晶体带隙宽度或输出功率变化接近线性关系,而线性相关程度受填充空气孔内液体质量分数影响。进行了多组参数比对与优化,最终获得了线性度最高禁带宽度输出功率与溶液质量分数对应关系。基于这个对应关系,提出了基于光子晶体带隙宽度测量溶液质量分数检测方法。该方法可被应用于各蛋白质聚集探测、快速检测气体或液体质量分数、DNA检测领域。

  • 标签: 光子晶体 禁带宽度 质量分数 硝酸铜水溶液 拟合方程
  • 简介:研究一种以蓝宝石基底可见光/激光/中红外“三光合一”窗口保护型硬质增透膜。首先开展蓝宝石基底无吸收型硬质氧化物膜层制备及其工艺最优化研究,同时基于离子源工艺参数与反应气体流量控制实现一种中波无吸收低折射率Si_(1-x)O_x膜层,从而实现全氧化物膜系在中红外波段上应用。以此为基础,对蓝宝石基底可见光/激光/中红外三波段窗口膜系进行了优化设计与沉积仿真研究。经过大量镀制实验与工艺改进,最终制备出光学与机械性能良好“三光合一”窗口薄膜,可见光至中红外波段上平均透过率达到95%以上。镀膜样品一次性通过高低温试验、恒定湿热试验以及重度磨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膜层致密性表面机械性能良好,具备一定强度防潮防腐能力抗激光损伤阈值水平,可适应海洋环境光电窗口应用需求。

  • 标签: 光学薄膜 多光谱 蓝宝石 增透膜 膜系设计 光电窗口
  • 简介:超快激光一般是指脉冲宽度短于10ps脉冲激光,主要指短皮秒飞秒(10-15s)激光。这个时间尺度短于激发态电子向晶格弛豫能量所需时长,使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呈现与通常光激发显著不同特性,也促成了其崭新光电应用。围绕飞秒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快(作用时间短)、强(瞬态功率高)、精(非线性使作用区体积小,用作加工分辨率高)特点,开展系列研究,包括飞秒激光超快光谱用于光/电-电/光转换动力学探索,激光诱导气体成丝用于近程遥感探测,及飞秒激光微纳加工用于新原理、新材料微纳集成器件制备。介绍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超快激光 激光直写 激光微纳制造 非线性光学吸收 双光子聚合
  • 简介:跨季节储热系统是太阳能集热技术地源热泵技术相结合一种综合利用新能源采暖技术。为了测量地源热泵周围土壤温度分布,跨季节储热系统设计运行提供技术参数,对光纤光栅传感测温技术进行了研究。基于光纤光栅原理,采用可调谐光纤光栅滤波器对光纤光栅波长进行解调,检测光纤光栅波长微小变化情况,从而计算出温度。光源发出连续带宽光波长范围是1526~1562nm,系统有10个采样通道,每个通道12个测点,每个点相隔10m,采集速率同步25Hz。并设计基于ARM数据采集远传模块,实现光纤数据远程传输监测。经过对北京某监测点近3个月持续采样,实验结果显示,该测量系统精度能达到0.5℃,可以实时地、持续地测量地下土壤温度分布,满足系统对监测温度要求。

  • 标签: 光纤光栅 地源热泵 可调谐光纤光栅滤波器 温度 远程传输
  • 简介:紫外地球敏感器作为姿态测量装置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它与星敏感器配合可使航天器指向精度稳定度提高一个数量级。针对地球紫外中心指向高精度提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点Hough变换紫外地平圆盘中心提取算法。首先,采用Sobel边缘算子、大津阈值分割、梯度锐化确定边缘快速提取算法,准确提取地球紫外临边特征。然后对临边边缘采用点Hough变换除噪得到中心精确位置。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高精度地球中心提取。

  • 标签: 紫外图像 SOBEL算子 大津阈值分割 点Hough变换 中心提取
  • 简介:能够在行星上着陆原位探测分析样品中有机组分分析仪器在设计建造上必须满足诸多苛刻要求,才能保证宇航发射、飞行、着陆探测过程所需可靠性。这些要求包括:微重力环境;真空环境;大幅度温度变化;强宇宙射线辐射;长时间宇宙航程;功率限制;体积限制;重量限制;发射和着陆时耐受振动冲击要求;可靠性要求;数据压缩传输。详细地讲解了每项要求对分析仪器设计所带来难题。介绍研制空间站舱内在线气相色谱仪,用于分析舱内痕量挥发性有机组分,以及明场荧光检测仪器原理设计要点。

  • 标签: 深空探测 行星探测 有机组分 仪器研究
  • 简介: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特征点双目变焦系统相机主距计算方法。首先选取任意焦距作为基础焦距,用常规方法获取基础焦距下双目系统内外参数,利用ASIFT算法提取基础焦距下场景中待测物体特征控制点,利用视差原理重建空间世界点,接着切换焦距后再次提取两个焦距下待测物体对应左右图像特征点,将不同焦距下匹配图像特征点作为共同控制点,最后根据CCD平面与待测物体空间位置不变性完成双目变焦相机主距求解。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实际操作简单,主距计算结果平均相对误差2.1%。

  • 标签: 主距计算 双目变焦系统 场景特征 图像匹配
  • 简介:为了定量研究光线光路中辐射能量传输变化数理表达形式,实现用相对简单有效光学内辐射传输替代复杂困难系统全光路外辐射传输技术过程,建立了光学系统内外辐射传递关系模型。模型结合辐射源辐射模型辐射能量在系统内部传输模型,利用微分光线追迹计算方法,对携带辐射能量光线传播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微分光线光学计算方法对每一光学元件发射辐射通量传输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光学系统每个被分析光学元件都被看作朗伯辐射源。而位于它后面的所有光学元件组成新光学系统。待分析光学元件发射辐射通量经过后面的光学系统最终到达探测器面。据此理论分析,设计光学系统内外辐射传输理论模型模型实现算法程序。根据实验测量数据,应用于构建模型,计算最大相对误差8.2%,平均相对误差5.1%,对于红外光学系统实际测量实验,可以满足测量要求。

  • 标签: 微分光线追迹 内外辐射传递 光谱切换 程序设计
  • 简介:辐射度定标是时间调制型FTIR数据处理中非常关键一个环节,定标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在应用中性能优劣。根据光谱仪响应函数(线性或非线性)不同,辐射度定标方法可分为线性定标非线性定标;根据定标中采用点数不同可分为两点定标多点定标。首先用MATLAB对光谱仪采集数据进行线性度分析与仿真,然后用C++编程分别实现线性定标非线性定标。实验结果两点法误差0.1118,抛物线法误差0.1684,四点线性误差0.0599。结果表明多点线性定标方法效果最好。采用四点线性方法进行定标将大大提升光谱准确度,后面的光谱识别工作打好基础。

  • 标签: 时间调制 辐射度定标 多点非线性定标 普朗克曲线
  • 简介:相位法激光测距测量精度与鉴相环节密切相关,实现高精度距离测量要求鉴相器能够准确测量高频率调制信号之间相位差。研究使用正交解调方法测量相位差,通过对ijn,4量信号参考信号进行正交解调处理获得与相位差相关直流偏置电平,采样并计算即可得到相位差测量结果。使用移相器配合两个正交解调模块,综合两个模块测量结果,可以保证测量精度并分辨两路信号之间超前滞后关系。通过实验验证,当信号频率100MHz,信号幅度80dBμV时,相位差测量误差在~1°~1°。

  • 标签: 激光测距 正交解调 相位差 超前滞后
  • 简介:设计45°入射反中波透长波分束膜系,并进行了误差仿真分析。选用“Ge+ZnS”“ZnS+YF3”两组高、低折射率材料,采用离子辅助电子束蒸发技术,经过大量镀制实验与工艺改进,解决薄膜应力累积、不牢固、波长易偏移问题,获得了45°入射中波红外3.7~4.8μm波段反射率R998%,长波红外7.7~10.3μm波段透过率T≥95%、光学性能良好反中波透长波红外分束膜。镀膜样品一次性通过了GJB2485-1995规定高低温及附着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膜层致密性附着力良好。

  • 标签: 红外 分束膜 离子辅助沉积 环境试验
  • 简介:基于交叉非对称式切尔尼-特纳系统设计一种宽光谱高分辨率微型分光系统,采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进行了光路设计、优化及像质分析后,得到了尺寸70mm×42mm×15mm、波长范围200-750nm、分辨率1.5nm分光系统,并搭建了实验光路对设计结果进行了性能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设计指标要求,具有小型化、高分辨率、结构简单、成本低等特点,可应用于水质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中进行多种水质参数监测。

  • 标签: 水质监测 光学设计 分光光度计 宽谱段 光谱分辨率
  • 简介:针对游移算法因经线收敛引起极区无法定位定向格网算法因失去航向基准引起赤道无法定位定向问题,提出了基于游移方位惯导机械编排极区格网投影导航算法,推导格网坐标系与游移坐标系之间方向余弦矩阵,采用格网航向、格网速度、地心地固坐标作为极区导航参数,建立基于艾伦方差拟合法惯性信息误差模型,解决中低纬度高纬度地区导航算法不统一问题,实现惯导全球范围内定位定向功能。仿真表明提出格网投影算法在极区48h定位误差6nmile,格网算法5nmile,两种算法精度相当,均能满足极区导航精度要求。

  • 标签: 误差建模 格网投影 游移惯导 方向余弦矩阵
  • 简介:机械臂视觉相机除了有视觉监视作用外,还可以对观测目标进行三维位姿测试。在相机整星安装阶段,需要将相机坐标系引入到相机安装坐标系中。由于相机坐标系原点针孔模型投影中心,一虚拟位置,无法通过直接测量方式给出其具体位置。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标定技术引出相机坐标系方法,该方法通过相机对目标拍照,根据幅图像间对应匹配特征点,可得出相机方位参数,进而引出相机坐标系。该方法简单直接,引出精度可达±0.117mm,能够满足测试需求和测试精度,对摄影测量相机装调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机械臂 坐标系 自标定 空间关系尺寸
  • 简介:针对腐蚀后薄包层保偏光纤对外界溶液折射率敏感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双折射环形镜光纤液位检测方法。HF腐蚀后保偏光纤构成高双折射环形镜中传感头,液位变化导致保偏光纤传输特性变化从而实现传感测量。经测量,保偏光纤4个有效波谷点谐振波长在1520~1620nm光谱范围内,且随着液面高度上升整体向长波方向移动。结果表明,传感器灵敏度高达在0.277nm/mm,液面高度与波长飘移量线性度达99.5%以上,测量精度可达毫米级。

  • 标签: 环形镜 保偏光纤 双折射 液位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