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达成协议,双方科学家将携手联合开展代谢学的研究,共同为人类疾病诊断开拓新的途径。这是日前在武汉召开的国际生物波谱及代谢学研讨会上获悉的。

  • 标签: 代谢组学 合作 人类疾病 研究所 中科院 科学家
  • 简介:能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相比拟的美国人类基因计划,预期耗资30亿美元,历时15年。该计划从动议到实施经历了漫长的岁月(1984~1989)。其主要内容是:基因作图和顺序、信息和材料的管理、实施和管理的战略。(1)基因作图。有两大类人类基因图谱:遗传连锁图谱和物理图谱。遗传连锁图谱主要通过家谱分析和测量不同性状一起遗传(即连锁)的频率而建立的。物理图谱是通过对构成人类基因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的化学测度而绘制的。它包括限制酶切图谱、排序的脱氧核糖核酸克隆库以及对表达基因或无特征(功能不清)的脱氧核糖核酸片段的低分辨图谱。所有图谱的目标都是

  • 标签: 人类基因组计划 基因组作图 基因组测序 实施战略 管理战略
  • 简介:人类基因计划是由美国科学家在1985年首先提出的。它是一项希望解开人类生老病死的奥秘,并彻底破解控制各种疾病基因密码的国际科学研究工程,是人类生命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工程。1988年,美国全国卫生协会和能源部开始组织和实施这项计划,1990年10月正式启动,耗资30亿美元。人类只有一个基因,大约有5万~10万个基因,30亿个碱基对。人类基因计划最初的目标是:通过国际合作,用15年时间构建详细的人类基因遗传图和物理图,并期望通过分析每个人类基因的功能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使医学专家们了解所有疾病的分子结构,从而在根本上获得治疗的方法,进而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使人类第一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地认识自我,最终解开人类生命的奥秘。

  • 标签: 人类基因组计划 基因组作图 基因组测序 国际合作
  • 简介:本实验以云蔗99-601茎尖脱毒苗为材料,研究NAA,IAA,Si等物质对甘蔗生根的影响。另外,关于Si对甘蔗保绿,又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在甘蔗MS培养基中加入NAA2mg/L,IAA2mg/L,Si1mg/L对甘蔗的生根效果最好;Si0.4-0.5mg/L对甘蔗的保绿效果最好。

  • 标签: 甘蔗 脱毒组培苗 生根
  • 简介:通过改进处理K-SVD算法得到DDELM-AE算法,之后再把该算法应用于物体特征识别中。研究结果得到:K-SVD算法的收敛速率较快,达到收敛的时间也显著比SAE算法更短,本文通过改进K-SVD算法之后使DDELM-AE算法的计算准确率以及计算效率都获得了显著的改善。采用K-SVD算法可以达到76.3%的识别准确率,使用深度特征信息之后,可以使识别准确率升高至81.4%,DDELM-AE可以显著提高K-SVD算法的性能,并且加入多特征之后可以使算法识别准确率得到显著提高。

  • 标签: K-SVD算法 算法改进 图像识别
  • 简介:目的:探讨生物医学领域双向电泳技术及蛋白质学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应用前景。方法:收集有关双向电泳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国内外近期研究资料并加以综合归纳。结果:近年来国内外对双向电泳技术在病原微生物蛋白质学、肿瘤蛋白质学及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和应用范围的拓展均取得了可喜成绩。结论:双向电泳技术在蛋白质与医学领域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前景广阔。

  • 标签: 双向电泳技术 蛋白质组学 病原微生物 肿瘤
  • 简介:科技部1月27日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部署,经研究,决定批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4年重大科学目标导向项目“中国人类蛋白质草图”(项目编号:2014CBA02000)立项。项目依托部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作为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钱小红研究员任项目首席科学家。

  • 标签: 中国人民解放军 人类蛋白质组 项目立项 科学家 草图 科学研究计划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种以硅胶为基质,修饰多功能氨基官能团的疏水相互作用色谱固定相。由于同时具有疏水和亲水配基,这种固定相在水相中的稳定性得到了改善。这种修饰还能改善蛋白/多肽分离的分辨率和柱效,同时延长色谱柱的使用寿命。

  • 标签: 疏水相互作用 蛋白质组学 高稳定性 色谱柱 分离 色谱固定相
  • 简介:目的研究四川资阳地区汉族人群中D5S818,D21S11,D7S820,CSF1PO,D2S1338,D3S1358,vWA,D8S1179,D16S539,PentaE,TPOX,TH01,D19S433,D18S51,FGA,D6S1043,D13S317,D12S3911等18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采用PCR扩增及毛细管电泳技术对272名无血缘关系汉族个体的18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进行分析。结果所有基因座基因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18个STR基因座H值为0.710~0.938,Pm为0.020~0.129,DP为0.871~0.980,PIC为0.672~0.904,PE为0.443~0.872。结论四川资阳地区汉族人群18个基因中除了D3S1358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稍低以外,其余的17个STR基因座均具有比较高的遗传多态性,为群体遗传学和法医学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 标签: 法医物证学 短串联重复序列 遗传多态性 资阳地区汉族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