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7 个结果
  • 简介:国际半导体工艺指南(ITRS)的组织者们,迄今仍主要关注SiCMOS器件,但也在考虑非数字、非Si器件的应用,例如,无线通信。就数字电路来说,HRS的组织者们也不得不寻找Si以外的材料,在ITRS的最新版(2005年版)中,有这样的评论:随着本“指南”接近末期,器件将按准弹道模式工作,其电流增益将按与目前所知不同的参数得以增强,实际上碳纳米管、纳米线和其它高输运沟道材料(例如,Ge、Si衬底上的Ⅲ-Ⅴ族化合薄膜沟道)是需要的。这一陈述是记载在“长期指南(2014-2020年)”部分。“准弹道”意味着载流子平均自由程和驰豫时间达到器件特征尺寸量级和工作频率量级。同时需建立新的电荷输运物理模型。

  • 标签: Ⅲ-Ⅴ族化合物 数字器件 SI衬底 CMOS器件 电荷输运 半导体工艺
  • 简介:用固相烧结法合成了管状Sb2Se3相变材料,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拉曼光谱仪(Raman)、热重分析(DSC)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成功制备出了正交晶系的Sb2Se3,计算所得晶格常数为a:11.6445A,b=11.792A,c=3.981A,;透射电镜结果说明Sb2Se3微米管晶体结构沿[001]方向择优生长;DSC测试Sb2Se3的熔点为624.5℃。同时本试验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Sb—Se材料,并用XRD和Raman表征测试了晶体结构.

  • 标签: 固相法 管状Sb2Se3 硫系化合物
  • 简介:Fe3Al金属间化合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在钢表面制备Fe3Al基金属间化合涂层能有效提高基体在高温下的抗氧化、耐腐蚀、耐摩擦和抗冲蚀性能,其抗硫化性能甚至优于不锈钢。相比于同等功能的陶瓷涂层,Fe3Al涂层与基体有更好的相容性。综述了Fe3Al基金属间化合涂层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涂层性能及影响因素,涂层制备的主要工艺方法和技术特点,主要包括热喷涂、堆焊、激光合成等。

  • 标签: 金属间化合物 FE3AL 涂层
  • 简介:以钛酸正丁酯为前驱体,采用原位生成法制备出了具有良好性能的PBT/纳米钛系化合复合功能聚酯,并对其可纺性及纤维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当钛酸正丁酯的添加量小于2%(质量分数)时,聚合反应稳定且反应时间大大缩短,同时纳米钛系化合在原位聚合产物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不会对纺丝性能造成任何不良影响,而且单根纤维强力达到了3.5cN/dtex。用该复合功能聚酯制得的织物具有良好的抗紫外性能。

  • 标签: PBT/纳米钛系化合物 功能聚酯 原位生成
  • 简介:综合论述了连续纤维增强钛铝金属间化合基复合材料的进展情况,介绍了复合材料在发动机等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优势,总结归纳了基体的特性、常用纤维增强体、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界面问题和制备技术。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 标签: 纤维 钛铝金属间化合物 界面 力学性能 制备
  • 简介:日产化学工业公司已将其聚合能力扩大了50%并扩充了其名为TEPIC的环氧化合的精制能力。这次扩容是在小野田工厂(山口县)进行的。该厂正在全负荷生产,2006年11月将完成扩容。日产公司几乎控制了全球电子元件(以封装料为中心)用环氧化合市场,这次扩容意在保持其全球领先地位。TEPIC属三嗪类化合,有很好的电子特性及高耐热,耐化学品性和耐侯性。该产品市场领域已逾40个国家,主要用于粉末涂料固化剂。近来韩国、中国大陆及台湾的电子元件业对用于阻光油墨及LED(发光二极管)设备涂料等的高纯度及特殊级别的产品需求一直在增长。

  • 标签: 环氧化合物 日产公司 化学工业 电子部件 产量 三嗪类化合物
  • 简介:在物理粉碎技术当中,球磨技术以其高效率、低成本而受人青睐,但在纳米粉体制备中,尤其是纳米植物粉体制备方面遇到了新的挑战,如颗粒不均匀、污染严重、高温炭化、加工时间过长等,都曾严重制约了球磨技术在纳米粉体制备方面的应用。经过几年的徘徊和技术(如冷却技术与氧化锆球、衬的应用等)的发展,回头来看球磨技术仍不失为纳米粉体制备的可行方法。

  • 标签: 球磨机 纳米 应用 粉碎技术 粉体制备 高能
  • 简介:在需要最小化燃料重量时,高能燃料非常重要。有一种从树木中提炼的化合蒎烯,经二聚化后生成蒎烯二聚体,已证明其能量密度和航空燃料JP-10相当。佐治亚理工学院与联合生物能源研究院科学家通过转基因工程改造细菌,让它们能合成蒎烯,有望替代JP-10用在导弹发射及其他航空领域。从石油中提炼JP-10供给有限,将来生物燃料有望补其不足,甚至促进新一代发动机的开发。相关研究发表在最近的美国化学协会(ACS)《合成生物学》杂志上。在前期生物工程的研究阶段,论文资深作者、佐治亚理工学院副教授PamelaPeraltaYahya和同事们已将蒎烯产量提高了6倍。

  • 标签: 生物燃料 佐治亚理工 高能燃料 细菌合成 蒎烯 航空燃料
  • 简介:高能所纳米生物效应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经过适当化学修饰的一种纳米颗粒具有高效抑止肿瘤生长的效果,却不直接杀死细胞,不仅增强肿瘤小鼠的免疫能力,而且几乎无毒。被认为是提供了实现高效低毒治疗肿瘤梦想的一种可能的新方案。

  • 标签: 肿瘤生长 纳米颗粒 抑止 高能 研究人员 生物效应
  • 简介:随着2010年经济的反弹,能源的价格和需求开始高涨,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减少能源消耗和提高能源效率比以往更加重要,这在半导体工业中尤为突出,把半导体工业看成日后全球能源危急救世主的人数与认为半导体工业是个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人数差不多一样多。本文讨论了由Texas设备(TI)公司承担的继续降低设施能源消耗所开展的活动。

  • 标签: 能源效益 半导体生产 半导体工业 能源消耗 环境保护 效率比
  • 简介:由于超级电容器寿命长、充电时间短,并且没有化学反应所带来的污染及蓄电池的记忆问题,加之可瞬时提供大功率电流,超级电容器被许多专家誉为是纯电动汽车的理想高功率提供者。

  • 标签: 超级电容器 纯电动汽车 车前 助推 高能 充电时间
  • 简介:采用行星式球磨机对多元镍基合金(Ni—Cr—Fe-SiMnCu—Mo)粉末进行混料预处理.利用真空电阻炉烧结。通过改变球磨时间,运用金相显微镜、硬度、强度、SEM等测试方法,研究多元镍基合金复合粉末烧结后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复合合金粉末明显得到细化.第二相分布更加弥散,烧结后的合金晶粒细小,组织均匀,硬度和强度逐渐增大。

  • 标签: 镍基合金粉末 高能球磨 真空烧结 合金组织与性能
  • 简介:采用气相传输法,以金膜为催化剂,氧化锌和石墨混合粉末为锌源,制备氧化锌纳米材料。研究获得氧化锌纳米线的光致发光性能。初步探索了氧化锌纳米线的生长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当衬底温度为600℃时,金颗粒的催化性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形成长度大于10μm,直径小于80nm的均匀致密的氧化锌纳米线膜。这种氧化锌纳米线具有紫外发光特性。低于600℃时,锌氧蒸汽发生了自凝结,进而在金颗粒间隙形成氧化锌带(400℃时),或在金颗粒上吸附聚集形成花状氧化锌纳米棒(200℃时)。而在高于600℃时,金颗粒析出的锌迅速挥发或氧化、长大,出现了稀疏的针状氧化锌和颗粒。氧化锌纳米线可能的生长模式为"底端生长"模式。

  • 标签: ZNO 纳米线 衬底温度 光致发光 生长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