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美国近年来纳米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发展迅速。如医学领域的纳米医药机器人、纳米定向药物载体、纳米在基因工程蛋白质合成中的应用,微电子及信息技术领域的导电聚合物在信息技术的应用、纳米电子元器件FET二极管、用于感应器的电子序列、纳米传感器,化工领域的利用纳米材料提高催化剂的效能等,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 标签: 国外纳米 新成果 新技术新
  • 简介:据媒体报导,青海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金属锂提取工艺优化研究”,最近通过了青海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与会专家认为,该项目的完成,刘延伸青海盐湖锂资源开发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产品市场发展前景良好;该项目进行了年产2500Kg规模的中间试验,产品纯度达到99.5%以上,电流效率80.9%,锂收率大于95%,氯气处理合理,排放能够有效控制

  • 标签: 科技成果鉴定 金属锂 青海省 提取技术 科技攻关项目 市场发展前景
  • 简介:我国大功率激光器研究取得创新成果,近日,由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完成的吉林省科技厅发展计划项目“半导体电泵浦集成微腔激光器”、“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和“980nm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输出功率的提高”在长春分别通过专家鉴定,整体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填补了国内空白。

  • 标签: 大功率激光器 国内空白 填补 创新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
  • 简介:据报道,日前,由江苏金陵特种涂料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合作研发的钛纳米高分子合金涂料被认定为国家科学技术成果,并获得科学技术成果证书。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在北京主持召开了钛纳米高分子合金涂料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给出了如下结论:该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

  • 标签: 科学技术成果 高分子合金 特种涂料 纳米 证书 科技成果鉴定会
  • 简介:目前,我国建筑运行能耗超过社会总能耗的1/5,单位面积建筑采暖能耗约为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3倍。在多数建筑中,门窗能耗占整个围护结构能耗的一半以上,其中通过玻璃的能量损失约占门窗能耗的75%例,建筑节能尤其是门窗节能的压力与潜力极其巨大,大力推广节能玻璃已经成为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

  • 标签: 新型建筑 节能玻璃 科技成果转化 运行能耗 应用 门窗节能
  • 简介:最近。中国科学院物理所高鸿钧研究组时东霞、季威等人在纳米量子结构可控性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中取得新进展。他们在对功能纳米分子体系进行的系统研究基础上。从理论和实验上进一步研究了烷烃侧链对芳香烃衍生物在贵金属表面的生长与结构特性。研究表明。通过改变无功能特性的烷烃侧链可对整个分子纳米体系的结构与性质进行调控,这拓展了人们对有机功能分子纳米体系的控制能力,发展了有机功能分子在固体表面生长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结果发表在美国《物理评论快报}(Phys.Rev.Lett.96,226101(2006))上。

  • 标签: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 纳米量子结构 理论研究 可控性 实验 芳香烃衍生物
  • 简介:10月17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由富阳申能固废环保再生有限公司完成的“含铜多金属危险固废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成果鉴定会。该成果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含铜多金属危险固废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通过火法冶炼将锡、镍、铅、金、银、钯等金属富集在铜合金得到高值黑铜合金,实现了多种金属的综合回收。相关成果已建成产业化生产线,实现了稳定运行。

  • 标签: 综合利用技术 铜多金属 鉴定会 装备 危险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 简介:日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QI专项智能制造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研究项目中《智能工厂安全控制要求》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等10家单位的代表参会。

  • 标签: 智能制造 控制要求 工厂安全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国标 自动化研究所
  • 简介:分析和总结了我国挥发性有机物(V()C)排放总量现状及国内外VOC排放相关法规与标准,综述了处置VOC的主要技术,包括低温等离子体一催化协同净化技术、催化燃烧技术、炭吸附与光催化技术和生物滴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对产生VOC的典型行业及处理新技术进行了评述。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制定适宜的V()(二排放控制法规和标准提出建议和思考。

  • 标签: 易挥发性有机物 VOC污染控制技术 VOC污染控制建议
  • 简介:Ⅲ族氮化物半导体材料AlN单晶可应用于蓝色、紫外发光元件和耐高压、高频元件,作为宽带隙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在市场潜力巨大的蓝色、紫外和白色LED和耐高压、高频电源IC等方面应用前景非常好。

  • 标签: ALN 单晶 化合物半导体材料 质量 开发 日本
  • 简介: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伯克利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通过打造世界首个全功能性的纳米管装置,成功建造了一个可以给金原子称重的纳机电系统(NEMS)。此成果发表在最新出版的《自然一纳米技术》杂志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和伯克利实验室材料科学部的物理学家亚历克斯·泽特尔负责此项研究。

  • 标签: 金原子 质量传感器 称重 美国加州大学 开发 纳机电系统
  • 简介:以测量纳米薄膜材料La0.7Sr0.3MnO3的电阻-温度特性曲线为例,着重介绍以LABVIEW为平台的虚拟仪器技术对测量仪器的自动控制、数据读取和处理。与传统仪器相比,虚拟仪器技术将传统仪器与计算机联系起来,扩展了原有仪器的功能。而且,LABVIEW的自动控制技术也大大地提高了研究人员的工作效率。

  • 标签: LABVIEW 仪器控制 薄膜
  • 简介:精密零部件进行真空扩散连接时,主要的扩散工艺参数对材料表面质量会有重要影响。以镜面无氧铜(Cu)为对象,改变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分别研究了这些因素对其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若保温时间均为60min,则加热温度越高,其表面晶界越清晰,且粗糙度亦有不同程度增加,而当加热温度达到800℃,其晶粒粗化,部分大晶粒内部出现孪晶和滑移带,表面粗糙度增加了11.2nm。此外,若将加热温度控制为450℃,则保温时间越长,表面粗糙度越大,但当保温时间超过180min后,表面粗糙度的增加量开始减小,然而最终会趋于稳定,为4.0nm左右。

  • 标签: 扩散连接 镜面Cu 表面粗糙度 加热温度 保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