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40 个结果
  • 简介:2017年6月16日,中国新材料测试评价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干勇院士,中国工程院屠海令院士、王海舟院士,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规划司、科技司、财务司、人事教育司.

  • 标签: 新材料产业 中国工程院 测试评价 联盟 原材料工业 会员代表大会
  • 简介:一、材料产业与材料研究面临的资源环境挑战材料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与先导,但在各种材料的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也造成了大量的资源、能源消耗和各种环境排放。以中国2012年的统计为例,主要材料相关行业的能耗与排放在全国工业行业总量中均占有显著的比例。例如,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钢铁工业为主)占全国总能耗的16.92%,二氧化硫排放占全国总排放的11.34%,

  • 标签: 材料产业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环境排放 二氧化硫排放 工业行业 环境挑战
  • 简介:阐述管道腐蚀缺陷各种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以用于分析因塑性破坏机制而在内部压力和轴向荷载共同作用下失效的中-高韧性钢材腐蚀缺陷的弹塑性行为的分析模型、给出相应评价方法的公式。并对国内外腐蚀剩余强度评价模型进行初步比选,确定最优的腐蚀缺陷评价方法。为此选择某条输油管道在试运行阶段发生的腐蚀缺陷为案例进行评价得出结果,根据相应的规范制定相应的维修计划,用于以最低的保守程度预测内部压力下单个缺陷的剩余强度,进而显著降低管道维护和修理成本。

  • 标签: 管道 腐蚀 缺陷 计算模型 评价
  • 简介:为全面分析高模量沥青及混合料的疲劳性能,对两种高模量添加剂不同掺量下(添加剂分别为ZQ-2及ECB,掺量分别为占沥青质量5%、7%、10%)的高模量沥青进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研究其疲劳因子随掺量的变化规律;同时,对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进行四点疲劳梁试验,分析其疲劳寿命的规律,并与基质沥青混合料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掺加ZQ2的高模量沥青疲劳因子随掺量提高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即疲劳性能随掺量变大而下降;而掺加ECB的高模量沥青疲劳因子随掺量提高变化规律不明显,掺量为10%时疲劳性能最佳。此外,两种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随掺量提高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但都优于基质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

  • 标签: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 疲劳因子 掺量 疲劳寿命 疲劳性能
  • 简介:用稳压器对16MND5封头锻件不同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钢锭和锻件不同部位的成品分析值接近熔炼分析值,同时测量值满足规定要求,说明锻件具有均一的化学成分分布;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表明,锻件各部位力学性能满足规定要求且呈各向同性;金相检验和超声检测结果均表明锻件内部性能优异。由此可知,利用旋转模压法能够成功制造出满足采购要求的封头锻件。

  • 标签: 旋转模压 封头锻件 16MND5
  • 简介:以维生素E1000聚乙二醇琥珀酸酯(TPGS)为乳化剂,姜黄素为模型药物,聚乳酸-羟基乙酸为载体材料,采用O/W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姜黄素纳米粒,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主要指标,单因素实验探索影响两指标的主要因素,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姜黄素纳米粒的最佳工艺为:聚合物浓度4%,乳化剂TPGS浓度0.03%,超声时间8min,搅拌时间6h。以此工艺制备的载药纳米粒外形圆整光滑,粒度分布较为均匀,平均粒径为189.7nm,包封率为86.2%,载药量为7.45%。

  • 标签: 姜黄素 聚乳酸-羟基乙酸 纳米粒 正交实验
  • 简介:应用乙烯基醚基和氢氧基的加成反应性,制备超高纯度且超低黏度的新型液态环氧树脂取得成功。这些环氧树脂彻底地解决了超低黏度缩水甘油醚型树脂固有的含氧问题,实现了杂质氯为0。并且这些树脂的固化物,克服了环氧树脂本质上的缺陷-硬和脆,而具有优良的柔软强韧性。其次,这些树脂具有水溶性,可控热分解性及生物分解性所固有的特性,可以确认其应对环境问题的适应性。

  • 标签: 液态环氧树脂 超高纯度 黏度 评价 合成 生物分解性
  • 简介:以生物质全降解450mL餐盒为例,以全生命周期评价(Lifecycleassessment,LCA)方法为基础,首先建立了生物质全降解制品全生命周期评价模型,然后对制品全生命周期内资源消耗、环境质量、人类健康等环境友好性进行了量化评价,并和450mL塑料餐盒的环境友好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生物质全降解制品全生命周期内对资源消耗、环境质量、人类健康等影响分别为26.6mPt、6.23mPt、16mPt,而塑料制品全生命周期内的影响分别为291mPt、12.1mPt、74.1mPt,因此,生物质全降解制品具有更好的环境友好性。

  • 标签: 全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友好性 生物质 塑料
  • 简介:轻集料混凝土因其优异的性能特征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路桥与高层建筑中。泵送匀质性是轻集料混凝土研究与应用的重要方面。介绍了轻集料混凝土匀质性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包括目测观察法、分层度筒法、界面观察法及综合评定法,认为匀质性的测试应简单易行且与混凝土耐久性相结合综合评定,并提出了泵送匀质性评价方法的研究发展方向。

  • 标签: 轻集料混凝土 泵送 匀质性 评价方法
  • 简介:用甲醛气体降解法和染料脱色法评价4种市面上出售的光触媒喷液产品的光催化活性,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证明,两种评价手段的相关性良好。操作简单、耗时短的染料脱色法完全可以替代操作复杂、耗时长的气体降解法,在没有分析仪器的条件下可以进行肉眼比色,因此,利用染料脱色法就可以实现对光触媒喷液产品的现场快速评价

  • 标签: 光触媒喷液 光催化活性 甲醛气体降解法 染料脱色法 相关性 快速评价
  • 简介:四氧化四银(Tetrasilvertetxoxide,Ag4O4)是一种具有活跃电子、反磁性和半导电性的分子晶体,可与表面裸露的蛋白质-N基(-NH,-NH2)和-S基(S-S,-SH)发生热力学吸附并触发氧化还原反应,改变微生物蛋白质构象而起到抑菌效果,具有潜在应用价值。为了开发基于纳米高价银氧化物的生物医用材料,采用软化学方法制得Ag4O4,并利用扫描电镜、纳米粒度与电位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热分析仪和激光显微拉曼光谱仪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利用抑菌圈法和液体光电比浊法对其抗茵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实验制备的四氧化四银性质完全符合预期,抗茵性能优良,为进一步研制抗菌性能良好的医用材料提供了有益借鉴。

  • 标签: 纳米无机材料 多价银氧化物 四氧化四银 抗菌 软化学
  • 简介:用生物降解聚合物(BP)制备复合浸渍纸,研究了其物理性能及生物降解性。将原纸浸在BP乳液中,于100℃固化20min。相同质量复合浸渍纸其湿强度随BP含量的增加显著增加,干强度仅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添加0.5%通用造纸湿强剂——聚酰胺环氧氯丙烷(PAE)树脂可增加复合浸渍纸的湿强性;其湿强度可达9.3MPa;所用BP与纸的比例为20:80。进一步提高性能可再加入聚乙烯基胺(PVAm)。当BP与纸的比例同样为20:80时,添加0.2%PVAm和0.5%PAE的复合浸渍纸的湿强度(拉伸)可提高27%,只加0.7%PAE复合浸渍纸的湿强度仅提高了3%~4%。由于PAE和PVAm的加入,复合浸渍纸的生物降解被推迟,但埋在土中60天后,复合浸渍纸的失重率可达到90%。未用添加剂的复合浸渍纸达到同样的失重率仅需45天,30天后还有原纸存在。

  • 标签: 可生物降解 复合 聚乙烯胺 湿强 生物材料
  • 简介:以色列理工学院太阳能燃料集优研究中心(I—CORE)的科学家研发出了一种新的光解制氢方法。这种基于纳米材料技术的发明,使低成本光解水制氢成为可能。如果嫁接光伏电池技术。则可能催生制氢光伏产业,实现光伏发电和光解水制氢两个绿色能源生产方式的结合。该项目首席研究员阿夫纳·罗斯柴尔德教授认为,这项科研成果使光伏发电和制氢同时进行成为可能,人们可以设计制造出相对廉价的结合有超薄氧化铁光电极的太阳能电池。这种太阳能电池完全可以采用基于硅材料或其他材料的传统产品.

  • 标签: 纳米材料技术 光伏产业 技术革命 太阳能电池 制氢方法 光伏发电
  • 简介: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孙方稳研究组利用光学超分辨成像技术,突破光学衍射极限,实现对单个自旋态的纳米量级空间分辨率测量和操控,成像精度达4.1nm,为光学衍射极限的1/86,超越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斯特凡·W·赫尔教授等人实现的光学衍射极限1/67的精度。

  • 标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光学超分辨 成像技术 纳米时代 衍射极限 诺贝尔化学奖
  • 简介: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为新材料开发拓展了一条全新的途径,其发展遍及各个领域。防化是国家和军队安全战略与反恐的重要保障之一。文章概括介绍了纳米技术在生化武器方面潜在的威胁,以及在侦检、防护、洗消、烟幕等方面的应用及发展,提供了纳米技术在防化领域的发展信息,展示其应用前景。

  • 标签: 纳米技术 防化 生化武器 发展信息 应用前景
  • 简介:电子束熔炼(EBM)是一种快速制造工艺,它用逐层制造法制成密实度与锻造件完全相同的零件。在一层钛粉膜熔化并凝固后,下一层钛粉膜重复施行,直至整个零件制成。对于像宇航之类的工业部门,这一技术为制造钛零件样品及小批量产品提供了方便。

  • 标签: 电子束熔炼 熔炼技术 快速制造工艺 小批量产品 工业部门 零件
  • 简介:“纳米”台湾业者称“奈米”。纳米技术是台湾地区的新兴产业,可享受5年免税及投资、抵减优惠,以促进纳米技术的产业化。计划在2008年,纳米技术衍生及应用产值,可达3000亿台币。其中,民用化工产业的衍生产值达1.2-1.5亿元;金属机电产业的产值达0.8-1.2亿元;电子信息产业的衍生产值是0.5-0.8亿元。预计2011年时可达1兆台币。

  • 标签: 纳米技术 电子信息产业 2008年 2011年 新兴产业 台湾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