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7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理念的不断更新,我国的猪肉消费已逐渐从追求数量型向追求质量型转变,生猪的生产也不再仅仅停留在追求产胎数、出栏率、出栏重以及产量等层次上,瘦肉率、肉品卫生安全与风味、养猪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已日渐受到关注和重视。但不管是关注生猪数量还是猪肉质量,饲料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饲料的营养含量高低、营养成分配比、采食量、饲料转化率等将直接关系到猪只的健康生长、

  • 标签: 饲料转化率 营养含量 养猪 特点 南方 消费理念
  • 简介:猪瘟是目前危害较大的疫病,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南方地区规模猪场的猪瘟又重新抬头,且其流行规律与发病特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诊断和防治带来了新的难题。近年来,我市每年都有一些养猪场(户)陆续发生猪瘟事件,年损失近百万元,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本市生猪传染病之首。这无论是从养猪业的发展还是从动物疫病的防治来看,我们都有必要重新认识猪瘟的新的流行规律,并根据这些新变化和新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整策略,做好猪瘟的防控工作。

  • 标签: 流行特点 规模猪场 南方地区 猪瘟 防控 流行规律
  • 简介:河蟹是我国特色淡水经济养殖品种,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河蟹育苗技术的突破,江苏省率先开始河蟹的池塘和湖泊网围养殖,并迅速发展到江西、湖北、安徽、新疆、内蒙古、辽宁和黑龙江等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国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每逢中秋、国庆,无论名流商贾,还是平民百姓食蟹蔚然成风,一只小小的螃蟹从蟹苗生产到商品蟹销售、包装、加工、餐饮,逐步成为江苏、湖北、安徽、江西、辽宁等一些县份的富民支柱产业。

  • 标签: 支柱产业 杜尔伯特县 河蟹 湖泊网围养殖 养殖品种 育苗技术
  • 简介:河南渔业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育、成长,“十五”期间发展潜力就开始呈现出积累性释放,初步完成了起飞前的“原始资本积累”,逐步进入一个质和量的共进期。全球化进程加速了传统渔业观念的变革,为我省以水产品加工为增长点,实现现代渔业质的提升创造了历史机遇。河南渔业出口加工业异军突起,向我们提出如何加强科技支撑实现产业跨越这一重大课题。

  • 标签: 渔业发展 科技支撑 河南 外向型 “十五”期间 资本积累
  • 简介:首先将鱼塘水位加深,以便产生水温分层效果。当上层水温升高,超过鱼类适温范围时,鱼便可潜入温度较低的底层水中,池水加深也有利于天然饵料的大量繁殖,适宜水深为成鱼塘3米;鱼种塘2米左右,面积小,水位浅的庭院养鱼池,要勤换水或保持常流水养鱼,以便鱼安全生长。精养高产鱼塘,由于大量投饵、施肥,池水透明度降低,需要及时加注新水,调节水温,增加水中溶氧量,一般每次加水15—20厘米

  • 标签: 夏季管理 鱼塘 水质调控
  • 简介:鳗鱼有16个种,其中有3个种分别有两个亚种。因此,可以说鳗鱼共有19个种。但在亚洲北部(包括中国、日本、朝鲜)只有2个种:日本鳗鲡AnguillaJapornica和Auguillamormorate。日本鳗鲡的养殖技术较为成熟。

  • 标签: 鳗鱼 鱼养殖 日本鳗鲡 养殖技术 成熟 亚种
  • 简介:对虾养殖业进入微利阶段,风险仍然高,获利空间缩减,养殖对虾面临市场竞争力提升的挑战.本文从市场竞争力分析入手,探讨广东养殖对虾在价格竞争力、质量竞争力、生产效率竞争力等方面的优势和面临的局限,并提出了品牌建设、有效监管、提高生产效率等扩大利润空间的措施突破局限,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 标签: 市场竞争力 品牌建设 生产效率
  • 简介: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各类生物结束冬眠而出现生机的季节,对于养鱼生产来说也是如此。开春时节在鱼池底部的底泥和水中滋生的细菌、病原体、寄生虫以及浮游生物等繁殖量开始增多,底质中蕴含的大量的有机质随着气温和水温的升高而分解成的有害物,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鱼类,

  • 标签: 管理技术 鱼池 浮游生物 养鱼生产 病原体 繁殖量
  • 简介:猪场疫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扩散或场内病原微生物扩散所造成的.当猪场本身成为病菌理想场所时。疫病的发生也就在所难免。因此,如何防治病原微生物的侵入、繁殖、扩散是保护猪群健康的关键。生产中,良好的消毒灭源措施能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传播.切断病原微生物的生存、传播之路。所以好的猪场必须制定严谨的消毒管理方案.为猪群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

  • 标签: 管理方案 猪场 消毒 病原微生物 生长繁殖 疫病
  • 简介:近日由于持续的高温,我地区的鱼池不同程度出现了泛池,导致部分养殖场户造成经济损失。夏季是鱼类生长旺季,是各种水产养殖的关键时期,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做好夏季池塘的管理特别重要,是养殖成败的关键,养殖场户应掌握好以下几点:一、主要是水质调节,养鱼必须先养水夏季水质调节尤为重要,进入夏季,雨水较多,部分池塘水质较清淡。

  • 标签: 池塘管理 夏季 养殖场户 水质调节 经济损失 生长旺季
  • 简介:目前渔业生产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渔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渔业稳定的大局。本文对渔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地位作了评述,对渔业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对渔业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建设进行了研究。

  • 标签: 渔业 安全 管理
  • 简介:养猪生产的工厂化、集约化和规模化.促进了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普遍应用.也把公猪的生产管理提高到一个重要位置。公猪饲养水平的高低。对猪场效益的突破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多方优化公猪的饲养管理意义很大。

  • 标签: 公猪 化管理 人工授精技术 养猪生产 生产管理 饲养水平
  • 简介:用只读式电子芯片标识了291尾性腺发育较好的3龄半滑舌鳎Cyuoglossussemilaevis繁育群体,其中雌性98尾,体质量(2060±350)g;雄性193尾,体质量(500±140)g。利用20个微卫星标记分析繁育群体的遗传组成。结果表明,雌性群体(H0=0.606)的观测杂合度显著高于雄性群体(Ho=0.548)(P〈0.05),有效等位基因数(Nc)、期望杂合度(Hc)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差异不显著(P〉0.05),群体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654和0.616,雌、雄群体均处于高度多态水平(P〉0.5),表明半滑舌鳎群体遗传多样性较好,具备进一步繁殖、筛选优良品系的遗传潜力。用“基于亲本遗传背景的分子育种软件1.0”计算半滑舌鳎雌、雄个体间遗传距离在0.254~1.959之间,不同遗传距离范围的频率呈正态分布,其中个体间遗传距离在0.7-1.0之间的占51.82%,考虑到生产操作的便捷,设定亲本间最佳遗传距离阈值为0.7~1.0之内。根据统计结果,建立半滑舌鳎家系配组的策略为选择位于不同聚类分支、遗传距离在0.7—1.0之间、表型性状在均值以上的一对或多对亲本生产单家系或混合家系。根据此策略获得混合家系选育组,并以常规生产的苗种作为对照,经10个月养殖,选育组的平均体质量、体长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其中平均体质量高于对照组24.56%,平均体长高于对照组6.98%。

  • 标签: 半滑舌鳎 繁殖群体 遗传组成 家系配组 分子育种
  • 简介:近期,一种以高热、呼吸道症状为主,表现为体温持续升高、咳嗽、气喘等为主要特征的“猪高热病”在南方诸多地区流行,温州市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仅7月份,我市11个县(市、区)中就有6个县(市、区)发生和流行该病,个别猪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50%以上,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 标签: 南方地区 高热病 发病成因 猪场 防控 呼吸道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