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水产养殖生产中的水系包括水源、水渠、蓄水池和水处理系统。对于水产养殖生产来讲,水是极其重要的。这种重要性,相对于其它行业更为明显。这一点所有的养殖生产者都已经知道,但是从生产实际的情况看,

  • 标签: 养殖生产 中水系统 水产 管理 水处理系统 蓄水池
  • 简介:本文报道了松浦试验场(哈尔滨地区1996-1997年越冬期冰下浮游生物、溶解、pH值的相互关系及对越冬鱼类的影响。4个试验池浮游植物生物量平均为26.832mg/L,优势种类为小环藻、甲藻、隐藻、直链藻等;最稳定的优势种是小环藻,浮游动物生物量平均为3.29mg/L。轮虫类是影响浮游动物变化的主要因子。探讨了鱼类越冬成活率与浮游生物、溶解、pH值之间的关系。找出了影响鱼类越冬成活率的主要因子。

  • 标签: 越冬池 浮游植物 溶解物 PH值 相互关系 越冬成活率
  • 简介:养鱼先养水,而水中溶解是水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首先,氧气是鱼类生存所必需的条件;其次,氧气还要保证鱼类生长、摄食、消化代谢的需要。氧气充足,鱼才能积极摄食,提高消化吸收率,快速生长。例如鲫鱼在0.5-2mg/L时的饵料系数是3-6mg/L时的2倍。其次,水中的各种生物(藻类、

  • 标签: 增氧技术 养鱼 鱼类生长 水中溶解氧 消化吸收率 消化代谢
  • 简介:为确保鱼类安全越冬,避免因越冬池缺氧而大量死亡,设计了越冬池溶解含量无线监测和增氧机控制系统。该系统运行安全可靠,能够保证鱼类越冬生产的安全性,提高鱼类越冬成活率。

  • 标签: 鱼类越冬池 增氧机 控制系统
  • 简介:一、导言由于杂交草鱼(clenopharyngodonidella×Aristichlhysnobilis)性不育,在美国目前已确定用它替代草鱼作为生物控制沉水植物。因为远缘杂交,所以杂交草鱼没有显示出杂种优势。因此,从鱼苗到鱼种阶段生长速率缓慢,很难培育到放养规格(300毫米)。

  • 标签: 草鱼 远缘杂交 增氧 池塘 生长影响 杂种优势
  • 简介:黑龙江水系公鱼属鱼类董崇智,赵春刚(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李靖波,刘定忠,刘晓亮(虎林县856农场渔业科)李反修,龚晓峰(逊克县水产局)公鱼属(Hypoesus)是鲑形目胡瓜鱼科的一群体形较小的鱼类,世界共有5种(或亚种),分布于北太平洋沿岸和北冰洋东部...

  • 标签: 鲑形目 公鱼属鱼类 黑龙江水系 种类 分布 形态特征
  • 简介:关于黑龙江水系的鱼类区系,许多专家学者已有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记载,但仍需不断地补充和完善。笔者1984~1995年采集了黑龙江水系鱼类部分种类的标本,并进行了鉴定和测量,现将其结果说明如下,并就其分类问题进行探讨,力图为黑龙江水系鱼类的分类工作有所补充。一、鳅科花鳅亚科Cobitinae

  • 标签: 黑龙江水系 臀鳍条 背鳍条 尾柄 虾虎鱼 鱼类区系
  • 简介:黑龙江水系由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牡丹江等水域组成.黑龙江是世界大河之一,是我国第三大河,位于北纬47°40′至53°34′,东经121°28′至141°20′之间,总流域面积184.3万km2,其中我国境内88.3km2,占48%.

  • 标签: 冷水性鱼类 水系冷水性 鱼类组成
  • 简介:工厂化水产养殖密度大、水和土地资源利用率高、水质可净化而污染少,是应用工业化方式进行水产养殖的生产模式。高效合理的增方式可有效增加工厂化养殖中设施与设备的效能,提高生产效率,是工厂化水产养殖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针对水产养殖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论述了国内外增装备的结构特点、增方式和效果,分析了增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增技术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方法和创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提高增技术提供参考。

  • 标签: 工厂化 水产养殖 增氧
  • 简介:广东鲂Megalobramahoffmanni(HerreetMyers)在珠江水系分布很广,其肉味鲜美,经济价值颇高,是江河捕捞的主要经济鱼类,近年来我们在开展广东鲂的驯化养殖研究过程中,对该鱼进行耗率、耗量与窒息点的研究,目的是评价广东鲂在池养条件下有无养殖豹前途.同时,探讨广东鲂的适宜供条件以及合理的放养密度等,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广东鲂 试验报告 鲂鱼 鱼种 池养 肉味
  • 简介:在2个温度条件下,对2种有不同规格的倒刺鲃鱼种进行耗率与窒息点的测定。结果表明:耗率随着鱼体体重的增加而降低、而窒息点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平均尾重3.53g的小规格倒刺鲃鱼种在水温27.312~28.3℃和30.012~31.0℃时耗率分别为0.3577mg/g·h和0.3199mg/g·h,窒息点分别为0.3270mg/l和0.3131mg/l;平均尾重7.62g的大规格倒刺鲃鱼种在水温27.3℃~28.3℃和30.0℃~31.0℃耗率分别为0.2819mg/g·h和0.3009mg/g·h,窒息点分别为0.3659mg/l和0.4784mg/l.

  • 标签: 倒刺鲃 鱼种 耗氧率 窒息点 温度 鱼体体重
  • 简介:2009年在金湖县涂沟镇高邮湖村选择一个面积为5000m2的池塘进行龙虾和河蟹高效生态混养试验,获得了亩产龙虾152.6kg,平均规格32g,河蟹31.6kg,平均规格164g,亩获纯利润达2576元

  • 标签: 增氧 微孔增 氧生态
  • 简介:如何增加池塘中的量,是水产养殖中遇到的难题。目前,池塘常用的增设备是叶轮式、水车式增氧机,这些传统增氧机存在着增能力有限、底层增量低、增不均匀、能耗大、噪声大等缺点,特别是水质改善效果不明显。

  • 标签: 水产养殖 增氧技术 水车式增氧机 应用 微孔 增氧设备
  • 简介:2015年5月-2016年4月,每月中旬纳潮前一天,现场观测辽宁旅顺口区江西镇大口井村面积3.33ha泥沙底海参Apostwhopusjaponicas池塘进、出水口表、底层溶解含量,并在夏(8月)、秋(11月)、冬(2月)和春季(4月)测定该池溶解含量的日昼夜垂直变。结果表明:冬季海参池塘溶解最高〉20mg/L,夏季最低至4.8mg/L;春、夏、秋表底层溶解含量不同,底层小于表层;表层高于底层,差值在1.5-4.0mg/L之间,夏季(8月)差值最大,达4.0mg/L。夏季池塘溶解含量昼夜及垂直变化幅度较大;冬季水层间溶解含量无昼夜变化。

  • 标签: 海参 养殖池塘 溶解氧 周年变化
  • 简介:溶解是鱼类养殖生产的重要水质指标之一,对鱼类生长、水质条件稳定、疾病防治等方面都具有重大影响。长期以来养殖生产者更多的关注缺氧死鱼对养殖生产的影响,对溶解不足所造成的潜在危害认识不够,在鱼类出现疾病、生长慢、产量低和养殖成本高时,找不到真正的原因,导致养殖效益受到严重影响。

  • 标签: 溶解氧 养殖生产
  • 简介:以一龄虹鳟鱼为材料,应用液态增技术使得溶解在不低于8mg/L的条件下,设置虹鳟鱼养殖密度梯度为10kg/m^3、15kg/m^3、20kg/m^3、25kg/m^3,并定期对氨氮等水质因子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虹鳟鱼最适养殖密度为20kg/m^3。该试验为液态增技术在冷水鱼养殖领域的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液态增氧 虹鳟鱼 养殖密度
  • 简介:通过对体重0.53g和75.58g的山女鳟,在7℃、10℃、13℃、16℃、19℃,5个范围耗的测定,研究了山女鳟耗量与体重、水温的关系,结果表明:耗量随着体重和水温的增加而增加,耗率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减少,在13℃~16℃水温范围内,水温增加但耗率增加不明显,水温在16℃时,耗量与体重的关系为:R=0.3621W0.7848(R:耗量mg/h.尾,W:体重,g),在体重0.53g时,耗量与水温的关系为:R=0.0173T-0.0393,75.58g时,耗量与水温的关系为:R=0.825T-1.725(R:耗量mg/h.尾,T:水温,℃).山女鳟耗率具有昼夜变化,表现出明显的节律性,在13:00时耗率达到最高值,22:00时达到最低值.山女鳟的窒息点在1.2~1.98mg/L.

  • 标签: 山女鳟 耗氧量 体重 水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