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蚕丝学会理事长,西南大学教授向仲怀先生与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蚕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院长,家蚕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夏庆友博士一行4人,于2005年9月25日至30日对"丝绸之路"西部重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绿州农业及和田地区的栽桑养蚕情况和桑树生态环境进行了为期4天的实地考察研究.考察期间向仲怀院士和夏庆友院长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农业厅、自治区和田蚕桑科学研究所、和田地区行政公署、新疆金怡丝绸进出口贸易公司、和田沙驼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和田玉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政府、企业有关单位领导进行了座谈并作了"中国家蚕基因组计划与21新的丝绸之路"学术报告.针对实际情况,院士探讨21的新疆蚕业.

  • 标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工程院院士 21世纪 博士生导师 重点开放实验室 蚕业
  • 简介:2003年11月15日,高新区火炬大厦新闻发布厅,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出现无边无际的漫漫黄沙,一队骆驼从远处走来.以这幅古老的丝绸之路作为背景,中国科学院和重庆市政府,在这里向全世界宣布:经过400多名科研人员五个多月的艰苦努力,我国已率先完成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绘制工作.

  • 标签: 21世纪 “丝绸之路” 中国 世界 绘制工作 家蚕基因组框架图
  • 简介:通过对蚕业的特点、蚕业生产的现状及我国蚕业科技发展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我国21的蚕业发展战略应该是:加强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发展高科技蚕业;同时.提出了今后l5年我国蚕业科技发展战略的重点。

  • 标签: 蚕业科技 研究与开发 强生 高科技 蚕业发展 发展战略研究
  • 简介:从小小的家蚕人手,找到并构筑一条蚕业技术的突破之路、人类对鳞翅目类农林害虫的根治之路、开发生物药品和防控人类疾病的医学健康之路,这就是各国蚕业科学家梦想的"21丝绸之路".

  • 标签: 21世纪 “丝绸之路” 日本人 中国 家蚕基因
  • 简介:为了摸清苏花×春晖这对审定通过可供全国词养推广的新蚕品种的特征,特点及其在四川高温多湿这一环境中的适应性,特对这对新蚕品种进行了试验,以供我省广大用户在使用蚕品种方面多增加一对选择余地。

  • 标签: 蚕品种 产茧量 茧质 小蚕期 上簇 解舒率
  • 简介:一、悠久历史,几度兴衰我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重庆西北部,地处原川东丘陵与川东平行峡谷交接地,海拔185~866米,幅员1334平方公里,总人口81万,其中农业人口约75万左右.总农户约18万余户,其中养蚕农户16万余户,占88.8%.缫丝能力21000绪左右,织机473台,丝、绸厂5个,常年产茧3500余吨(7万余担),年创税利200~300万元.工农业总产值、人均有粮和收入居全市中等水平.我县蚕丝业生产历史悠久,已有几千年历史,起源于西陵国皇帝时代,曾经总产居原四川省第4~5位,全市第2位,单产居原四川省和全市榜首,茧款及创汇收入约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25~30%左右,蚕丝业是我县发展经

  • 标签: 蚕丝业 解舒光折 产茧量 上车率 四川盆地东 铜梁县
  • 简介:2013年春季对73%桑宁乳油、40%乐桑乳油、24%桑虫清乳油和90%晶体敌百虫农药进行了安全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按标准配制使用的四种农药对蚕作都比较安全.

  • 标签: 桑树 专用农药 安全试验
  • 简介:本试验以两对蚕品种78l×232·734和芳华×星宝为材料,春、夏两季三~四龄蚕在过渡室饲育.结果五龄发病率春、夏处理比对照平均都低;单产也明显提高;全龄经过春季缩短25小时,夏季略有延长.

  • 标签: 中蚕过渡室 饲育
  • 简介: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迅速下降,养蚕人员逐步减少,且老龄化程度高,以50~60岁这一年龄段的人群为主。当然,有一些有文化、懂技术、有市场观念的中青年,通过承包集体林地,进行土地流转,建立了10亩(6667m2)以上的桑园,走规模化养蚕道路。但受到劳动力、蚕房蚕具和养蚕季别的限制,年养蚕数量增长缓慢,比较效益不明显。

  • 标签: 老龄化程度 蚕桑生产 养蚕人 市场观念 劳动力人数 土地流转
  • 简介:桑粉虱是我县桑树主要病虫害之一,危害较为严重.经过我们多年来的调查研究和科技人员的辛勤努力,采取不同措施防治,基本上将其危害程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但由于今年气候异常,连续出现高温、高湿的气象环境,特别是临近干热河谷的金沙江、安宁河的乡镇,在夏秋季相接的时候,大面积爆发了桑粉虱的危害,严重地影响了蚕茧的产量和质量,导致丝量少、解舒差,降低了缫丝出丝率,制约了我县蚕业生产的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对桑粉虱的防治进行了初步实验和探讨,采取了人工防治和药物防治的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桑树 桑粉虱 防治实验 气象条件 环境因素
  • 简介:木薯蚕活蛹经人工接种蛹虫草液体菌种后,在最适宜的温湿度、光照和氧气条件下生长,10d蛹体僵化率达80%,从中选出僵化良好的蛹体进行不同材料覆盖培养比较试验。结果显示,采用细砂覆盖培养效果最佳,出草率高达90.08%,子实体最长达60mm,最粗直径达7mm,平均单个蛹虫草鲜重和干重分别为1.99g和0.58g;同期与对照区相比存在显著差异,未能采收。从覆盖到采收子实体约需22d。

  • 标签: 蛹虫草 木薯蚕蛹 覆盖培养试验
  • 简介:蚕病是危害蚕茧丰收的大敌,为了控制我市蚕病危害,提高蚕茧单产,增加总产,稳定蚕农积极性,按市局要求,我们蚕病综合防治课题组,探索防治蚕病的综合技术措施,力争把蚕病发生控制在10%以下,真正实现“三高”蚕业,现将我们的具体措施总结报告于后.一、实施前简况1993年度春、夏、秋三季,我们在柏垭镇碧云村二社实施了蚕病综合防治的试验.该社23户,85人,耕地85亩,有桑树1.6万株,1992年冬嫁接良桑6000株.原有小桑园11亩.

  • 标签: 综合防治 技术实施 蚕病 次氯酸钠 消毒池 综合技术措施
  • 简介:近日,笔者从湖南省江永县农业局了解到,210多hm^2江永夏橙果园于2008年4月申报出口基地注册成功。湖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于4月下旬实地抽样,40个点检验检测合格,5月首批夏橙鲜果150t顺利进入越南市场,到岸价格8元/kg,是同等果品销售价格的2.86倍,增加了注册果园的收入。

  • 标签: 出口基地 果园 夏橙 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销售价格 越南市场
  • 简介:2001年是蚕桑生产继续恢复发展的一年,在省丝绸集团"强化供种、收茧、服务全程管理"的战略指导下,我场蚕种主业生产及时抓住机遇,再创佳绩,制种发种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经济效益显著;新开始的蚕茧烘业务开局顺利,达到预期目的,实现了全面发展的初步要求.在新世纪之初,实现了开门红.

  • 标签: 21世纪 罗定市蚕种场 品种质量 企业发展
  • 简介:为防治蚕种生产中僵病的发生,本文对不同品种、发育阶段、熏烟时间进行试验,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种茧硫磺熏烟的方法。

  • 标签: 硫磺熏烟种茧试验
  • 简介:通过对家蚕5对杂交组合的经济性状与其杂交亲本及全国指定统一对照种品种菁松×皓月、本地对照品种新蚕三号的杂交优势分析比较,结合饲育性状表现,评选出优良的杂交组合。结果表明:871×872、338×329、夏芳×秋白3对杂交组合的产茧量、茧质和抗性等育种指标的综合成绩均优于或相当于对照种,表现出超亲的杂种优势。

  • 标签: 杂交组合 杂种优势 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