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绿盲蝽在宜春的桑树上有危害程度逐渐加重的趋势,尤其是在棉麻混栽区.研究该虫在宜春的生活习性和危害特点,有助于对症下药,适时防治.

  • 标签: 桑园 绿盲蝽 发生特点 防治
  • 简介:瑞典超市连锁集团ICA的激光标签试点项目现已作为一项长期项目被广泛采用,目前已扩大到更多的有机果蔬产品。这种激光标签是区分有机产品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减少了塑料包装和贴纸标签的使用,更加环保。

  • 标签: 激光标签 超市连锁 有机产品 塑料包装 贴纸 鳄梨
  • 简介:为了充分掌握家蚕特殊用途品种“渝黔绿茧”(C101×N101)的2个对交原种C101、N101性状,为品种产业开发贮备繁种技术,开展了对交原种C101、N101的原蚕饲养与产卵性状研究。以全国指定白茧对照种的对交原种菁松(中系)、皓月(日系)和871(中系)、872(日系)为对照,以常规养蚕方法饲养原蚕,产卵性状。结果表明C101、N101原蚕好养,品种性状稳定,抗性较强,产茧量较高,茧质较优;产卵成绩较优,产附平整,产卵量较高,不受精卵、不良卵率低,克蚁制种量与对照无明显差异。C101、N101是1对具有淡绿色蚕茧的特殊性状,且具有常规品种产量性状的对交原种,中系C101、日系N101原蚕性状与常规种相同,杂交种的正反交成绩都较好。

  • 标签: 家蚕 特殊用途品种 渝黔绿茧 原种性状
  • 简介:“渝黔绿茧”是家蚕特殊用途新品种,属于天然绿色茧。以贵州省大量推广的“贵蚕1号”为对照,对该品种进行区试。通过对催青、龄期经过、结茧率、死笼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茧色以及产值等多项指标的调查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渝黔绿茧”品种的茧丝成绩已经达到常规家蚕品种实际生产水平,其产值远高于普通家蚕品种,其茧色为淡绿色,可促进地方民族家蚕业发展。

  • 标签: 家蚕品种 渝黔绿茧 区试 茧质成绩
  • 简介:为探索EGFP荧光绿茧转基因家蚕品系与常规品种进行杂交时,其F1代的EGFP外源基因在杂交过程中的表达量和稳定性,笔者利用创新育成的亚热带型EGFP荧光绿茧转基因家蚕品系进行杂交组配测试。结果表明:转EGFP家蚕品系与常规白茧品种杂交,外源基因的表达情况有差异,造成绿茧比率各不一样;但利用已经纯合、外源基因表达量高的转EGFP家蚕新品系进行品系间二元杂交,其F1绿茧率高达100%;与常规白茧品种进行二元杂交测试,其F1代绿茧率高达90%以上;与常规白茧品种进行三元杂交测试,其F1代大多组合的绿茧率达到75%以上;测试杂交组合的结茧率、全茧量及茧层率等主要经济性状与两广二号相仿。

  • 标签: 转基因 家蚕品系 杂交组配
  • 简介:经受几年市场风雨,1997年茧丝绸行情趋于好转,今年将继续回升.大竹县妈妈乡党委、政府一班人高瞻远瞩,抓住机遇,把蚕桑生产作为当地农民增收的好门路,积极发动群众,念好蚕桑生产这部“”.

  • 标签: 蚕桑生产 农民增收 大竹县 嫁接技术 茧丝绸 抓住机遇
  • 简介:6月21日,农业部作处检查组到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对标准化果园建设开展调研。检查组对该区在标准化果园建设中融入循环农业理念和全国首创山地果园双轨软索运输模式给予高度评价。

  • 标签: 宜昌市夷陵区 果园建设 标准化 农业部 检查 调研
  • 简介:汉源县晒乡有着几千年丝绸之路的轨迹,具有悠久的历史.该乡地处中高山地区,海拔700~2000米之间,年平均温度19℃左右,无霜期320天,农民收入低,经济条件差,是一个典型的较偏远的农业乡,种粮喂猪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形式.农民要致富,靠什么来致富?乡党委政府几经考察、调研,结论是:只有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传统的二元结构的粮猪模式,让农民家家有项目,户户有收入,这样千家万户农民才能真正致富.

  • 标签: 晒经乡 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发展 蚕桑生产
  • 简介: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栽桑养蚕是传统的特色农业。中国是丝绸之故乡,为人类社会进步与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丝绸是天然的绿色产品,为人们所亲睐,穿出健康,穿出时尚,是时代的新潮流,天然纤维必然占领纺织市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推动蚕丝产业的发展。蚕业兴旺,蚕农是主体,科技是根本,创新科技培训,村社院坝作课堂,提高养蚕人的技能水平,促进蚕业的发展。

  • 标签: 丝绸特色 农民主体 技术培训方式 院坝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