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丰都县虎威区蚕桑生产发展采取“规模与科技齐驱”的办法,坚持走高效快速之路,迅速扭转了过去蚕桑发展徘徊不前的被动局面,从1990年规模育苗,当年大面积见成效后,群众科学养蚕的热情高涨。几年来,每年以50—80%的速度增长,今年产茧量可达1.36万担。

  • 标签: 蚕桑 高速发展 途径
  • 简介:1目前我市桑蚕生产情况据统计:到2005年7月底止,我市桑园面积已达到28.4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60%.已发蚕种48.55万张,产鲜茧1.73万吨,农民养蚕收入2.99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2.14万张、0.12万吨和0.41亿元,分别增长8.71%、7.13%和15.89%.

  • 标签: 桑蚕业 生产情况 生产发展 同期 收入 农民
  • 简介:为加快新建果桑园投产见效速度,笔者2013年在我市柏垭果桑示范园对果桑摘芯快速养型技术进行了试验示范,养成了主干和一支干两级树干,且主干直径达3cm以上,一支干直径达1.5cm以上。现将主要技术要点分述如下。

  • 标签: 技术 果桑 养型 摘芯 试验示范 示范园
  • 简介:2008年2月中旬以来,国内生丝交易价格出现快速上涨的趋势,从表面上看似乎现时价格急涨意味着未来价格可能要出现好转,但这一波价格急涨应该是短期内的供求关系不平衡所导致的正常反应,其主要原因归结有如下几点。春节前国内缫丝企业非常担心今年出现2007年春节过后价格下跌的情况,于是在春节前把绝大部分生丝销售完毕,不留库存,如不少广西缫丝企业,哪怕是168000元/吨的价格,只要有利润便马上出售,不再观望等待更好的行情。生产厂家的库存在春节过后期末结存量的大幅减少,生丝供不应求,直接导致其价格强劲上涨。

  • 标签: 生丝 行情 缫丝企业 供求关系 生产厂家 供不应求
  • 简介:传统的桑树从播种育苗到养成丰产树型一般需要四年时间,第一年春采用一步成园直栽,冬季离地16.7cm(5寸)以内嫁接,第二年养成主干,第三年养成第一支干,第四年养成第二支干,第五年进入丰产期。即使购买嫁接良桑苗直接栽植也需要三年时间养成丰产树型。为缩短养型时间,使桑树快速养成丰产树型,根据省农业厅产业处(蚕业站)的统一安排,兴文县石海茧丝绸有限公司于2017年12月开始进行桑树嫁接苗快速丰产养型试验,采用桑树嫁接苗栽植,当年探索试验一干两支四分杈快速养型法,取得了初步成功,该技术得到试点农户的充分认可,现已在周边农户示范推广。

  • 标签: 丰产期 嫁接苗 桑树 养型 试验 播种育苗
  • 简介:桑树是蚕业的物质基础,快速推广良桑新品种是提高蚕业经济效益的关键.一般发展桑树必须先培育实生桑苗,再经嫁接成良桑投产,经过时间长、技术性高、操作工序多、花费大量财力、物力,不适应桑树快速投产的需要.因此,良桑密植小桑园的快速推广,就是采用先进的技术成果、优良的桑树品种、改良后适宜栽桑的土壤,三者有机结合并组装配套一步成园.通过三年来的综合配套技术应用于密植小桑园的良桑的快速推广,获得了明显的经济和

  • 标签: 丰产配套技术 密植园 规范化 桑树品种 嘉陵16号 经济效益
  • 简介:发展生态蚕业,不仅能促进桑蚕生产发展,有利于财政增长,农民增收,同时对环境保护、产业结构调整及农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发展生态蚕业的可行性、优越性及有利条件,并进行了效益分析.

  • 标签: 生态蚕业 蚕桑生产 发展 桂林市 可行性 效益分析
  • 简介: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通过对快速养型技术与常规养型方法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肥水充足且重施N素肥(N:P2O5:K2O=12-13:5:5),快速养型技术与常规养型方法在投产第一年的春季发芽率、产叶量、条长及条粗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同时扼要介绍了快速养型技术的要点、操作关键及注意事项。

  • 标签: 嫁接桑苗 快速养型 常规养型 比较试验
  • 简介:方格蔟被业界公认为最好的蔟具,因为它具有提高茧质、使用方便、易于保管、使用寿命长等显著优点。目前方格蔟的普及程度已成为一个蚕区蚕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可以说没有方格蔟的普遍应用就难有该地区长远、高效的蚕桑业。因此,方格蔟的应用备受各地蚕业部门的重视,但因各地所处的条件及推广方案等不一样,推广成效也迥然有别。实际上方格蔟的推广已不单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更需要统筹策划、多方努力,只有把它作为系统工程制定并实施好,它才能在一个蚕区全面推广成功。

  • 标签: 系统工程 方格蔟 蚕业发展 使用寿命 蚕桑业 蚕区
  • 简介:<正>蓖麻资源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以蓖麻油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系列产品及高新技术的问世,这就为综合利用我国蓖麻资源开辟了广阔前景!我国从南到北、由西至东均有蓖麻分布,迄今为止已有千余年的栽培历史.虽然如此,国内蓖麻生产却一直经历着时起时伏过程.蓖麻生产盛时年景在80年代,以中期为最,年均达到40~47万公顷,总产24~30万吨.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一时期国内随之兴建或扩建的蓖麻油加工企业(含乡镇企业)达100个以上,仅内蒙哲盟地区就有30余家,似有“群雄割据”之势.如此状况,致使蓖麻籽原料平均公斤价由不足1.20元徒升至2.00元以上,加工蓖麻油

  • 标签: 蓖麻籽饼 蓖麻资源 蓖麻油 系统工程 种植业 绢丝
  • 简介:教务系统是高校的主要管理系统之一,是高校教学运行管理的核心。如何确保核心业务不停止和数据安全,关键在于数据库。基于我校云平台尚未构建和虚拟化容量不足的现实困境,可在磁盘阵列的基础上通过两台数据库服务器上运行双机热备软件实现数据库实时不间断地供服务。

  • 标签: 教务系统 数据库 双机热备
  • 简介: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正在各高校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网上答疑系统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文章将从设计原则、客户需求、系统结构、数据流程等方面系统阐述网上答疑系统的结构设计。

  • 标签: 网上答疑系统 客户需求 结构设计
  • 简介:通过运用VB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地区通信设备数据进行管理与分析。系统大致分为设备管理与设备状态监测等模块,具有监测报告输出等功能,能实现通信设备地理数据与属性数据的查询与分析。

  • 标签: 通信设备 分析 远程监测系统 GIS
  • 简介: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BaculovirusSurfaceDisplay,BSD)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膜展示技术。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杆状病毒表面囊膜蛋白基因与所要展示的目的蛋白基因进行融合,形成重组杆状病毒。重组杆状病毒的囊膜蛋白在表达同时,目的蛋白也随即进行表达,并与囊膜蛋白共同运输至病毒囊膜处,特异的与锚定部位结合,展示在杆状病毒表面。该系统由于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和较高的展示效率,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基因转导与基因治疗、较复杂的真核蛋白展示、新型疫苗研发以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领域。本文对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并对其发展和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 标签: 杆状病毒 表面展示 囊膜蛋白 融合表达
  • 简介: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人类利用PLC对传送带进行自动控制。文章根据实际传送带,参考用户实际需求,结合PLC技术的实际特点,精准完成实际传送带的有效。应用PLC后,提高了传送分检机的控制水平,使传送机分检机达到理想的控制要求。

  • 标签: PLC技术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 四级传送 四节传送带
  • 简介:四川省科委于一九九四年元月二十九日在成都华蓉集团总部组织了省内有关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对四川省南充市茧丝绸公司,武胜县蚕茧公司和华蓉集团共同研制开发的“HR——4/3多(单)用户防伪收茧系统”进行了技术鉴定和验收。

  • 标签: 茧丝绸 技术鉴定 工程技术人员 鉴定委员会 防伪措施 密码管理
  • 简介: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农业各学科生产管理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效,应用计算机进行蚕桑生产管理迫在眉睫,家蚕微粒子病检验资料管理系统就是顺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此软件开发的目的旨在为蚕种生产、蚕种资料的管理和各级蚕桑生产管理者和技术人员提供快捷、方便、准确、全面的计算机应用服

  • 标签: 家蚕微粒子病 管理系统设计 检验资料 生产管理 蚕种生产 应用计算机
  • 简介:一、概述针对省内各茧站收茧季节性强,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称量不精确以及出现大量伪票等情况,四川省微机办于一九九三年四月提出了研制蚕茧防伪收购系统的项目及要求。四川省科委委托华蓉集团、南充市茧丝绸公司及武胜县蚕茧公司共同开发该系统,并正式成立了课题组。经课题组全体同志

  • 标签: 茧丝绸 HR 操作工人 软件系统 原型法 密码功能
  • 简介:一、家蚕微粒子(N.b)的危害家蚕微粒子危害很大,各个阶段都可能经口或胚种传染上。而蚕种制造是防止、消除家蚕微粒子(N.b)的重要环节。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毁灭性蚕病,十八世纪曾使发达的欧洲蚕业趋于毁灭,国内近几年此病危害严重。家蚕微粒子病,给我省蚕桑

  • 标签: N.b NBDS 蚕微粒子 家蚕微粒子病 胚种传染 蚕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