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5 个结果
  • 简介: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日渐发展,畜牧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于畜牧业而言,动物疾病的防治水平直接关系到其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随着畜牧业逐步进入到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中,动物疾病的发生、传染以及流行也更加的频繁和发展,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动物疾病的防控难度。因此,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当前动物疾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 标签: 动物 疾病 防控 问题 对策
  • 简介:2011年6月份,在贵港很多蚕区暴发脓病,蚕农损失很大,这是近10年来蚕病发生最为严重的月份,笔者凭借自己多年蚕桑生产的经验,对暴发脓病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防治技术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 标签: 贵港市 蚕区 暴发脓病 原因及对策
  • 简介: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1991~2007年的蚕业收益与桑圆面积、发种量、蚕茧产量、收购价格、含税成本等5个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蚕茧收购价格和含税成本对蚕业收益的影响作用最大,其次是发种量,而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对蚕业收益的影响则相对较小。提出降低蚕茧生产成本、稳定蚕茧收购价格、保障蚕种供应、规模发展蚕桑园区和加大蚕茧生产政府资金扶持的建议。

  • 标签: 蚕业收益 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度 广西
  • 简介:【导读】农产品产量的增长,往往意味着价格的下跌,接踵而来的就是销售困难。因而,面对产量的大幅增长时,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畏缩不前。只有客观分析产业产销优势与困难,找到切实可行的销售策略,确保增产增效。本文关于重庆柑桔产销形势的分析及相应的对策,愿给读者以启示。

  • 标签: 产销形势 柑桔 重庆 农产品产量 产季 销售策略
  • 简介:针对广西蚕业大省蚕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存在问题,分析果桑两用桑经营、综合开发蚕桑大宗副产品、桑园间作套种的蚕桑产业新模式经济效益,提出促进广西蚕桑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措施。

  • 标签: 蚕桑产业 经营模式 经济效益
  • 简介:靖江市祖师村1990年通过嫁接湖桑32号发展桑田522亩,由于桑田亩收入高于农田收入,一直以来蚕桑生产比较稳定,即使在1996年茧价处于低潮时都未出现大面积毁桑现象,但从2002年开始,每季蚕养蚕结束都有或多或少的蚕户挖桑.今年春蚕饲养结束后又有蚕户说要挖桑,在茧价上涨至鲜茧22元/公斤的情况下,居然还有蚕户要挖桑,我感到非常吃惊,就做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发现蚕户挖桑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 标签: 原因分析 桑田 蚕桑生产 湖桑32号 靖江市 鲜茧
  • 简介: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轻柔保暖的100%桑蚕丝被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因为市场管理机制不完善,蚕丝被掺杂掺假的现象时有发生,媒体也多有报道。本文针对媒体曝出的蚕丝被掺假现象,对照广西蚕丝被市场管理存在的漏洞,提出应对的措施。

  • 标签: 蚕丝被 掺假 对策
  • 简介:1茧丝绸产业化经营的实践意义茧丝绸业是重庆的传统优势产业,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辉煌,在90年代中期后全面陷入低谷.为了适应我国加入WTO、西部大开发和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要求,重庆市委、市政府于2001年10月作出了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以10个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为载体,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重庆市百万担优质蚕茧产业化工程就是其中之一,融入了规模经济、产业经济和工程经济的丰富内涵.但该产业化工程自实施以来,在经营方式上,仍然以分散经营为主,尚未全面实行产业化经营方式,影响了茧丝绸行业的经济发展和整体效益.

  • 标签: 重庆 茧丝绸生产 产业化经营 业主制模式 “公司+合作组织+农户”模式 集约化生产
  • 简介:2014年宁南县晚秋蚕共发种38977张,较去年同期增加8123张,增幅26.3%;产茧1622t,较去年同期增加3t,增幅0.02%;单产41.6kg/张,较去年同期减少10kg。养蚕量大幅增加,单产却大幅下降,导致蚕农增产增收不明显。为找准原因,吸取教训,更好的指导来年生产,笔者通过走访农户、查阅资料、结合周边地区生产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形成本报告。

  • 标签: 晚秋蚕 原因 减产 生产情况 周边地区 宁南县
  • 简介:蚕业生产一直是武胜县的支柱产业,其发种、产茧曾居全川第三名,人平产茧居全川第二名.“四边桑”在武胜更具优势和特色,培护管理好,树型规范化是全省的典范,良桑化程度及单株产叶量皆居全省榜首.历史最高的1990年,产茧超5000吨(10万担),茧款收入超5000万元.蚕业形势严峻的1994~1997年,年均发种15万余张,产茧2000余吨,茧款收人达2000

  • 标签: 蚕业生产 问题与发展 对策分析 武胜县 养蚕 蚕桑生产
  • 简介:师德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和影响到学校教育事业的质量。首先分析近20年来的高校形势变化,其次分析南通市高职院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南通市高职院校师德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成因,最后提出南通市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对策

  • 标签: 高职院校 教师 师德建设
  • 简介:近年来,家蚕微料子病在我省暴发并迅速蔓延。1989年全省因微粒子超标烧种10O多万张,占全省年生产蚕种量20%左右,直接经济损失1千多万元。因超毒和烧种造成对环境污染,蚕种供需矛盾所增大的损失更无法估计。尽管我省1987年以来,家蚕微粒子病暴发,引起了行业专家、学者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防微、控微除微的措施.但微粒子病不仅没有控制住,相反带毒面在扩大,病毒率在增加。以我市为例:1889年全市

  • 标签: 家蚕微粒子病 原蚕区 蚕种生产 直接经济损失 蚕连纸 原蚕种
  • 简介:我县是全省蚕茧生产重点县之一,在“丝绸热”的促进下,桑树由1987年的3200万株,增加到目前的1.4亿株;蚕茧由1987年的1.1万担上升到3万担以上,但是桑树单株产叶量和叶质一直低下,全县平均1703株桑才养一张蚕,株平产叶仅六、七两,而且叶形小,叶肉薄,叶质差,蚕茧单产低,茧质差。其原因何在呢?

  • 标签: 低产原因 蚕茧生产 叶质 产叶量 茧质 杂交桑
  • 简介:本文阐述小蚕共育过程中发生小蚕发育不齐的特点和危害,分析了造成小蚕发育不齐的原因,提出了预防对策,为进一步提高农村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 标签: 小蚕共育 不齐 危害 发生原因 对策
  • 简介:近年来,由于蚕桑行业不景气,国家实行茧、丝、绸总量调控、适度经营的策略,加之连续几年全国性减产,国际市场生丝存货见底,致使2005年丝绸行情一路攀升,干茧单价最高达到100元/kg,生丝价格最高达到34万元/t,给茧、丝、绸这一传统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 标签: 蚕茧质量 国际市场 全国性 产业带 生丝 减产
  • 简介:家蚕属鳞翅目昆虫,在农作物病虫防治中,鳞翅目害虫是主要的防治对象,因此在农作物治虫时稍有不慎就极易造成家蚕的农药中毒事故.轻者,部分蚕中毒死亡或不能结茧,重者造成绝收.广大蚕农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积极从源头(农药)、污染途径(桑叶、蚕具、空气)、中毒体(蚕)三方面进行防治,可有效减少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有效降低农药中毒造成的损失.

  • 标签: 综合防治对策 农药中毒 家蚕 鳞翅目昆虫 鳞翅目害虫 病虫防治
  • 简介:“老年社会”是一种国情而不仅仅是一个话题。“社会老龄化”也不是我国的“专利”,日本、意大利、法国、德国、美国等早就进入“老年社会”。如何实事求是地认识我国老年社会的基本国情,看清特点、明晰理念,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对策并付诸实施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历史任务。老年社会问题不仅事关老年群体的福祉,也事关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和人类的进步事业。

  • 标签: 老年社会 特点 理念 对策
  • 简介:近年来在养蚕生产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发生蚕病,其特点:发病较早,发病率高,涉及面广,病类众多,损失较大.已给稳定和发展蚕桑生产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严重地挫伤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当务之急必须认真地分析发病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蚕桑业稳步发展.

  • 标签: 发病率 原因 家蚕 生产过程 蚕桑生产 蚕桑业
  • 简介:本文分析了蚕业生产由经济较发达地区逐渐向经济较落后地区转移的必然规律,然而转移是有条件的,要争取桑蚕生产多向广西转移一点,提出了几点努力方向。

  • 标签: 广西 蚕桑生产 农业结构调整 蚕业技术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