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自家蚕一代杂交种普及以来,雌雄鉴别一直是蚕种研究的重要课题。田岛(1941年)发现限性普斑系后,后经改良,终于在七十年代得到普及,此后日本育成的实用蚕品种约半数是普斑限性品种。这类品种的雌雄鉴别可在五龄期进行。由于雌雄鉴别时间短、劳力集中,因而实用上受到一定限制。蒋同庆(1948年)根据基因互作的现象提出了利

  • 标签: 限性品种 雌雄鉴别 蚕品种 一代杂交 基因互作 全茧量
  • 简介:2短纤维蛋品种所谓短纤维并不是利用长纤维在缫丝过程中按一定的长度切断来提供编织物之用。短纤维与长纤维要求不同,长纤维历来对解舒率、小类节要求非常严格,而短纤维主要的是以低成本茧为必要条件。对将来的制品要求是有一定的重量感,纤度可以粗些为好。低成本养蚕?..

  • 标签: 日本 特殊用途品种 蚕种选育 短纤维蚕品种 限性黄茧品种
  • 简介:<正>70年代广西桑树的主要栽培品种是钦州荆桑,该群系品种适应性强、发条多,耐采耐伐,但叶片小,产量低,采叶费工.80年代引进广东杂交桑“沙二×伦109”、“塘10×伦109”逐步取代了钦州荆桑,但栽培品种单一,无论丝茧育用桑,种茧育用桑都用单一品种,已不适应广西不同气候类型地区蚕桑生产发展对桑品种的要求.70年代中期我们选用鲁桑品种与广东桑品种杂交的方法,十多年来经过选配亲本,人工杂文选择培育,进行品系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性试验,选出发芽早、生长快、叶片大、叶肉厚、产量高、叶质好、适应本区栽培的桑树新品种“7625”.目前正在繁殖试种.现将该品种选育情况综述如下:

  • 标签: 桑品种 栽培要点 广西蚕业 广东桑 钦州 蚕品种
  • 简介:采用杂交与系统选育的方法,从F3开始进行蛾区育,对入选蛾区及其个体应用茧质与丝质选育相结合的方法,茧质选择以个体为主,入选的个体对号交配,使茧层量基因尽快累加。丝质选择以蛾区为主,选择经活蛹缫丝,茧丝长的蛾区内茧层率高的个体继代。与此同时,应用天平摆动模式,使高茧层率基础品种的体质保持在较强水平,从而育成了家蚕中系品种的茧层率达到30%以上的水平。

  • 标签: 家蚕 基础品种 遗传 选择 茧层率
  • 简介:以酿酒专用为育种目标,从广东桑杂交组合后代筛选果多果大,单株经系统选育及酿酒试验,初步选育出酿酒果桑品种粤椹74。该品种长势旺,果大果多,口感好,品质佳。盛产期座果率95.3~98.7%,平均单芽座果数4.7~53粒/芽,平均单果重4.6—4.7g,米条产果量476.2~548.0g。出汁率73.0~81.5%,鲜榨果汁可溶性固形物7.5~12.6%,总糖64.6g/L,总酸7.90g/L,糖酸比8.2,花青素1395.68mg/L。原汁发酵成酒乙醇10.5%,总酸6.78g/L,总挥发酯0.093g/L,花青素369.38mg/L,pH3.54。

  • 标签: 酿酒 果桑品种 粤椹74 选育
  • 简介:山核桃疮痂病是一种真菌病害,2013年美国佐治亚州山核桃产量因山核桃疮痂病减产近半。佐治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欲选育出抗疮痂病同时果实个大、品质好的山核桃品种。疮痂病影响了该州两大山核桃主栽品种:Desirable和Stuart,品种间的病害程度不一致。由于疮痂病是本土病害,很难对付,且该病与山核桃共同进化。研究人员在检测中发现,疮痂病菌不只一种,而是许多种。不同品种山核桃树对彼此间的疮痂病菌存在抗性。

  • 标签: 疮痂病 桃品种 选育 美国 山核桃 真菌病害
  • 简介:为了实现桑树良种化,进一步提高桑叶“产量、质量、效益”在省丝绸公司的支持和指导下,通过12年的桑品种选育工作,对原在泸县选出的桑品种泸县04号桑进行了5年栽培试验,观察调查,养蚕试验和鉴定。该品种具有生长势好,枝条长,节间密、叶型大、产量

  • 标签: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泸县 良种化 丝绸公司 湖桑
  • 简介:穗果2号是从广东桑自然杂交后代实生桑中筛选出的挂果多、果型大的优良单株经培育和品比试验后选育而来。其经济性状好,座果率90.2%,平均单芽座果数6粒/芽,果长径4.1~5.8cm,果横径1.4~2.0cm,果形长圆筒形,单果重4.0~11.0g,盛熟期平均单果重8.0g,二年生植株米条产果量1097.10g。鲜榨果汁糖度9.0%~15.0%,酸度1.69g/L~3.90g/L。糖酸比3.08~5.30,pH4.5~5.4,色素含量OD538吸光值为120~270,出汁率70%~78%。

  • 标签: 果桑 新品种 “穗果2号” 选育 经济性状 座果率
  • 简介:选育和推广抗病的桑树品种是防治桑树病害、稳定和发展桑树的种植面积,增加蚕茧产量的最经济有效的途径。根据广东桑青枯病严重发生的情况,今后桑树育种研究,应以抗病性强、产量高、叶片大、叶质优、繁殖易为目标,不断选优推优。目前桑青枯病尚处于扩展蔓延之势,如全部病区能实现桑树抗青枯病良种化,我省的蚕茧产量必定迅速恢复和持续上升,出现新的水平。这对于活跃国内外丝绸市场,多创外汇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桑青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的桑树细菌性病害,该病目前主要在我国广东省发生。本病传染快、发病急、死亡率高,广东普通荆桑

  • 标签: 桑青枯病 抗青枯病 荆桑 蚕茧产量 丝绸市场 细菌性病害
  • 简介:(一)选育桑蚕新品种对稳定蚕造,增产蚕茧,提高担桑产茧量,提高生丝的产量和质量,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在华主席抓纲治国战略决策的指引下,蚕桑生产要大上、快上,蚕品种选育工作担负着极为重要的任务,要求不断选育出体质增健,眠起齐一,发育经过快,出丝率更高,丝的解舒和净度更好的桑蚕新品种。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在体

  • 标签: 桑蚕品种 出丝率 产茧量 多丝量品种 养蚕技术 净度
  • 简介: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日前,在广西农业科学院陆少峰副书记的带领下,有关专家前往柳州、桂林、罗城和都安等地开展葡萄产业调研,并在桂林市进行专题座谈。

  • 标签: 专题调研 葡萄产业 新品种选育 高效栽培 广西 技术
  • 简介:昆虫抗菌肽的研究,近年来取得长足的进展,引起了国际上的注意。1983年以来先后在美国、法国、西德及日本召开无脊椎动物比较免疫学学术讨论会。Hultmatrk作了《昆虫抗菌蛋白》的综述,总结了十年来研究的成果。Goldsmith等在《蚕体发育

  • 标签: 浓核病 比较免疫学 抗菌蛋白 品种选育 天蚕素 基因合成
  • 简介:本试验探讨长光照和高温对“932”、“芙蓉”二化性(以下简称黑种)稳定性的影响;在长光照和高温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条件下、诱发“932”和“芙蓉产生生种.选留二化性稳定的后代留种.淘汰生种。通过多代反复选育,可降低蚕种生种的发生率。

  • 标签: 光照 选育 生种 选留 留种 蚕种
  • 简介:微机通讯也称为布告板系统(BBS—BulletinBoardsystem)通讯,是设置以交换情报为目的的主机站,由多个用户加入其中形成的通讯网络,用户会员可以从中获取所提供的情报,或会员之间进行情报交换。现在,在日本国内,这种系统(包括大规模的商业数据库的系统)已达1400个以上,但其中90%以上是会员数不到500人的小规模系统,估计利用人数已达20万人以上。

  • 标签: 专家系统 通讯网络 制丝 商业数据库 情报交换 会员数
  • 简介:本研究从组配的多对桑树杂交组合中,选育出C6×C5组合,该组合的一代杂交种苗木,经过连续多年的观察和比较试验,杂交优势稳定。主要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超过对照沙2×伦109,并克服了沙2×伦109一代杂交苗木在重庆地区易受冻害的弱点。该组合是适合四川和重庆蚕桑生产使用的一对强优势桑树杂交组合。

  • 标签: 桑树 杂交优势 C6×C5组合 选育
  • 简介:5月25日,自治区科技厅组织专家对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牵头实施的广西“十二五”重大专项“桑蚕茧丝绸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项目“桑蚕新品种选育研究与技术集成示范”进行会议验收。自治区科技厅农村处蒙福贵处长、韦昌联副调研员,重大专项首席专家朱方容研究员,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领导及12个课题承担单位的主持人、主要完成人员等50余人参加验收会。

  • 标签: 新品种选育 技术集成 桑蚕 大专 示范 技术推广
  • 简介:<正>种桑的主要目的是采收桑叶养蚕,靠销售蚕茧取得经济收入。要提高单位面积桑田的经济效益,主要途径是设法增加桑叶产量和提高桑叶质量。按照广东省目前的情况,在丘陵山区种一亩桑年可收桑叶2500~3000公斤。产值250~900元。这些桑叶如全部用来养蚕,蚕茧收

  • 标签: 桑果汁 发果 桑叶产量 经济效益 养蚕 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