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在分析北方草地退化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及草地生态环境保育的一些对策选择。提出了以发展季节性放牧、夏牧冬饲、农牧结合为主的草地畜牧业重心调整和生产经营方式转变思路。分析了目前草产业在畜牧业生产方式调整中的社会环境、发展前景和面一临的挑战。

  • 标签: 草地畜牧业 草地管理 草产业
  • 简介:为了比较不同生产方式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的生产力差异,探讨利用方式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我们于2012年对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巴彦胡硕嘎查的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同样方法在不同利用方式下的草地植被进行调查,分析不同利用方式下的草地基况和草地生产力状况。结果显示:放牧干扰严重影响草地植物的生长状况,也使草地植被生产力和多样性显著地降低。

  • 标签: 贝加尔针茅 草甸草原 草地生产力 丰富度
  • 简介:当前,草畜生产关系的不平衡是影响我国天然草原可持续利用的瓶颈。本文以现行的家庭牧场草畜生产体制为基础,选择草原牧区单户、联户等形式的家庭牧场、合作社、嘎查(村)等不同利用单元的示范典型.调查不同形式的草地合理利用技术、先进的放牧制度,草畜资源配置、优化草畜生产管理等生产经营方式,研究探讨草原畜牧业新型生产经营模式,为推进牧区生产经营方式的改变提供可借鉴的方法与经验。

  • 标签: 牧区 草畜优化配置 新型生产模式
  • 简介:探索天然牧草最合理的调制方式,提高天然牧草干草的品质,是当前我国草原牧区畜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本实验以天然牧草为实验材料,通过控制天然牧草刈割时间以及集拢时间,研究不同调制方式下天然牧草营养物质和水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同一天内刈割时间越晚,天然牧草的营养物质含量越少,牧草返潮作用越严重;当天然牧草刈割后,晾晒72h均可达到安全含水量;天然牧草达到安全含水量时要立即进行打捆贮藏,反之,牧草的营养物质含量会随晾晒时间的增加而降低。

  • 标签: 天然牧草 干草品质 刈割 集拢
  • 简介:海西地区指州辖天峻县、乌兰县、都兰县、德令哈市、格尔木市以及西部大柴旦、冷湖、茫崖三镇,覆含柴达木盆地.畜牧业是海西州支柱产业之一,草地是其发展的基础,畜牧业发展需要人工草地生产支持,科学布局人工草地对于安全高效发展草地畜牧业具有积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海西地区 人工草地 生产布局
  • 简介:结合当前西部大开发和肉羊生产,简述了羔羊产业化生产的发展思路及实施羔羊产业化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和技术措施。

  • 标签: 羔羊 产业化 生产
  • 简介: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饲用大麦在大通县脑山、半脑山地区种植,生育期为125~133d,平均产籽实4102kgh,比当地青稞高1381.5kg;适应性强,抗倒伏,建议在同类地区推广

  • 标签: 饲用大麦 生产试验 产量
  • 简介:全株青贮玉米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进行全株青贮玉米生产与加工利用,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河套地区当前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形势下,是实施“粮改饲”战略和发展草食畜牧业的一项有力措施。本文就全株玉米青贮推广的意义,以及生产、加工、利用环节方面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推广全株玉米青贮提供参考。

  • 标签: 全株玉米 种植 青贮 利用
  • 简介:针对国内外及青海省肉羊业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青海省发展肉羊业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对发展肉羊业的组织领导、建立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大力开展经济杂交,实现商品肉羊杂交化、组织肥羔生产、加快畜群周转、加大草原建设和饲草料基地建设、培育“龙头企业”、注重肉羊生产加工环节的无公害化、落实疫病虫防治检疫制度等方面,对发展青海肉羊业生产提出了对策。

  • 标签: 肉羊业 生产现状 发展趋势 对策 青海
  • 简介:现代青贮户玉米青贮的概念,是选择适合通辽地区种植的生物产量高,籽实产量在5千kg/hm^2以上的全株青贮玉米种子,科学的栽培管理,以获得高产,优质的青贮原料。利用科学合理的青贮技术提高全株青贮玉米的饲料价值。

  • 标签: 全株青贮 生产技术
  • 简介:对祁连县天然草地生产力进行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全县现有可利用草地面积84.9×104hm2,平均产草量为2515.10kg/hm2,其中冬春草地平均产草量2720.00kg/hm2,夏秋草地平均产草量2310.00kg/hm2.天然草地实际载畜量为144.04万个羊单位,与理论载畜量相比,冬春草地超载24.64万个羊单位,夏秋草地略有盈余.为此,提出了一系列合理利用、保护和提高天然草地生产力的措施.

  • 标签: 天然草地 生产力 载畜量
  • 简介: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是一个低效的转化系统,一个极其脆弱的生态系统。而这个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否,却关系着我国东南与西北的气候变化与旱涝情况,也关系着世界高寒生物资源的保存和藏族同胞的昌盛康宁。针对现实问题,建议:一、改变草地的单一放牧畜牧业经营为综合开发;二、正确处理物能输入和智能输入的关系,合理利用草地;三、依托扶贫资金,有条件地在本地区或外地区选点建立产业开发区。

  • 标签: 畜牧业经营 发展战略 扶贫资金 高原草地 草地生态系统 草地畜牧业
  • 简介:通过对紫花地丁(ViolaphilippicaCav.)种子产量构成因子做方差、相关和回归分析,找出呼和浩特地区紫花地丁种子产量构成因子中的限制性因子是每株结荚数和每荚种子数;预测栽培紫花地丁单株实际种子产量的模型为:Y=-0.746+0.047X3+0.025X5。利用种子产量构成因子计算潜在种子产量和实际种子产量。

  • 标签: 紫花地丁 种子产量构成因子 种子产量
  • 简介:燕麦(AvenaSativaL.)是广大牧区主要种植的一年生优良饲草料作物,具有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消化率高的特点,在高寒牧区的冬春补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海北州草原工作站从青海省牧科院草原所引进高产早熟的青引1号、青引2号等良种燕麦,在海拔2800m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种植,其种子完全能成熟,且籽粒饱满,籽实产量显著高于当地品种,比当地燕麦增产30%以上。

  • 标签: 海北州 燕麦良种 种子生产
  • 简介:对春箭筈豌豆三个品种在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进行了引种栽培和生产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西牧324、西牧881、西牧333均能较好地适应试验区自然条件,品种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单播干草产量达5849.4~6049.4kg/hm2,与燕麦混播干草产量可达10383.5~12187.8kg/hm2。

  • 标签: 春箭筈豌豆 生产性能 高寒牧区
  • 简介:大针茅(Stipagrandis)草原是内蒙古典型草原重要组成部分,对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野外取样,结合室内分析,对不同草地利用方式下大针茅草原群落功能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群落植株高度(CWMH)、叶片长度(CWMLL)、叶面积(CWMLA)、叶片碳含量(CWMLCC)、叶片氮含量(CWMLCC)及叶片碳氮比(CWMC/N)6个功能性状指标在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差异及其相关性,旨在探讨大针茅草原群落功能性状对利用方式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放牧(G)与刈割(M)显著增加了群落叶片长度(CWMLL)及叶片氮含量(CWMLNC)(p〈0.05),显著降低了群落叶片碳含量(CWMLCC)及叶片碳氮比(CWMC/N)(p〈0.05);放牧(G)显著降低了群落植株高度(CWMH)、叶片面积(CWMLA)(p〈0.05);刈割(M)显著增加了群落叶片面积(CWMLA)(p〈0.05).并且,放牧(G)与围封(CK)均表现出植株高度(CWMH)与叶片长度(CWMLL)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刈割使二者关系不显著,使植株高度(CWMH)与叶片面积(CWMLA)二者关系显著;刈割(M)使得叶片碳含量(CWMLCC)与叶片氮含量(CWMLCC)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 标签: 大针茅草原 叶面积 功能性状
  • 简介:大针茅(Stipagrandis)草原是内蒙古典型草原重要组成部分,对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野外实地测定,结合室内分析,对不同草地利用方式下大针茅草原建群植物大针茅的功能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植株高度(H)、叶片长度(LL)、叶面积(LA)、叶片碳含量(LCC)、叶片氮含量(LNC)等5个功能性状指标在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差异及其相关性,旨在探讨大针茅功能性状对利用方式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放牧(G)与刈割(M)显著降低了大针茅的植株高度(H)(P〈0.05)和叶片碳含量(LCC)(P〈0.05);放牧(G)降低了大针茅的叶片面积(LA)(P〈0.05),增加了大针茅的叶片氮含量(LNC)(P〈0.05),导致大针茅叶片小型化及叶片氮素富集。并且,放牧(G)与刈割(M)使得大针茅叶片长度(LL)与叶片面积(LA)间的显著强正相关性(P〈0.05)变得不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P〉0.05)。

  • 标签: 大针茅草原 建群植物 功能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