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以内蒙古农业大学培育注册6个苜蓿品种(草原1号、草原2号、草原3号、草原4号、准格尔苜蓿和敖汉苜蓿)为试验材料,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筛选出适宜10条引物,建立各品种指纹图谱,根据同一引物图谱差异将各品种加以鉴定区分。结果表明,利用10条引物中4条引物图谱绘制了2套苜蓿品种鉴定图,根据各品种在图谱中不同位置特异条带有无,可将全部6个苜蓿品种准确区别开。

  • 标签: 苜蓿 指纹图谱 品种鉴定 ISSR分子标记
  • 简介:基于实测光谱反射率、FPAR数据,建立了反射率、一阶导数与FPAR波段相关性,同时,将各波段反射率与导数光谱建立逐步回归方程.结果表明,FPAR与可见光反射率相关性好于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其中374、539、639nm波段处相关性最好;FPAR与一阶导数2个波段拟合效果较好,在376、920nm拟合效果较好,R2可达0.847、0.915,FPAR与对FPAR估算模型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后,其结果较单波段反射率及其一阶导数估算效果都有明显提高.虽然植被光合作用吸收是可见光部分,但如果综合考虑近红外波段光谱信息,二者有效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很好提高FPAR估算精度,特别是水分吸收较强光谱波段.

  • 标签: 典型草原 FPAR 反射率 导数
  • 简介:许鹏先生(1930-),江苏省南京市人,1955年南京农学院牧草学研究生毕业,同年赴新疆工作。曾任新疆农学院副院长、院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新疆科协主席,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兼任中国草原学会副理事长;现任新疆科协名誉主席,新疆农业大学教授,草业科学博士生导师,新疆草地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草地资源与生态教学、科研工作。

  • 标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草原 专家 草地资源 人大常委会 博士生导师
  • 简介:随着我国畜牧业快速发展,发酵饲料在动物日粮中地位越来越高,本文就发酵饲料发酵原理和影响发酵饲料品质因素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发酵饲料 发酵原理 品质 影响因素
  • 简介:以青藏高原“黑土滩”为研究对象,测定了2010-2011年度“黑土滩”T1、T2样地生物量和群落多样性指数变化。结果表明:“黑土滩”样地垂穗披碱草(ElymusnutartsGriseb.)、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中华羊茅(Festucasinensis)相对高度、相对盖度、相对频度、重要值和鲜重都呈下降趋势,H、E和P都呈上升趋势。其中,2011年度,T1样地垂穗披碱草相对高度、相对盖度和重要值分别较2010年显著降低了2.61倍、1.21倍和2.06倍(P〈0.05),H、E和P分别较2010年增加了43.22%、47.77%和19.33%,垂稳披碱草、草地早熟禾、中华羊茅和总鲜重分别较2010年下降了51.38%、10%、26.21%和12.16%。以上结果表明,短期围栏封育并不能显著改善“黑土滩”群落结构,优良牧草并未显著增加。

  • 标签: “黑土滩” 生物量 多样性指数
  • 简介:王培先生(1929-),浙江省平湖市人,1953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并留校任教,分配在牧草教研组工作,成为贾慎修教授助手,跟随贾老不辞辛苦,奔波在祖国大江南北,为我国草地事业开拓和发展,特别是中国草原学会建立做出了卓越贡献,为草原事业奋斗了一生。曾历任中国草原学会副秘书长、秘书长、副理事长、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和顾问等职,是学会卓越领导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 标签: 草地 科学家 北京农业大学 副理事长 名誉理事长 秘书长
  • 简介:华北驼绒藜是一种耐寒、耐旱、耐瘠薄、营养丰富优良旱生牧草.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规模建植华北驼绒藜人工草地,可以恢复植被,改良草场,丰富饲草来源,改善生态环境,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本文概述了内蒙古草原地区生态现状,阐述了华北驼绒藜生态生物学特性和建植技术,分析了大力种植华北驼绒藜好处,并提出了在内蒙古地区大力推广种植华北驼绒藜建议.

  • 标签: 华北驼绒藜 种植 推广
  • 简介:针对草原生态领域数据规模大、数据结构复杂、空间数据挖掘能力不足等问题,研究了大数据技术在草原生态领域数据分析体系中综合应用.草原生态大数据平台搭建是以宏观尺度上生态系统为对象,在充分研究草原“水、土、气、人、草、畜”等要素特点和规律基础上,建立草原生态安全屏障相应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集成不同区域草原生态基础数据、生态修复技术与标准,综合利用互联网、云计算、“3S”技术(GIS、GPS和RS)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把各种相关草原生态信息实现规范化采集与更新,实现生态基础数据、植物种质资源、生态修复技术等信息要素互通共享,可以为不同区域中草原生态资源合理利用以及生态保护提供判断依据,进而为生态修复工程实施、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为区域生态安全问题提供精准服务,以满足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需求.

  • 标签: 草原 大数据 生态修复 生态产业
  •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讨刈割时间、水分含量、切短长度及青贮密度4个不同青贮条件对天然牧草青贮品质影响,并筛选出最适天然牧草青贮条件.通过设计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将天然牧草青贮30天后,测定其pH值、有机酸和氨态氮含量,采用费氏(Flieg)评分法,利用乳酸、乙酸、丁酸为基础进行评分,对草甸草原天然牧草发酵品质情况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天然牧草青贮发酵品质存在差异,对天然牧草青贮品质造成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刈割时间〉含水量〉切短长度〉青贮密度.最终确定草甸草原天然牧草青贮最适条件是含水量为60~70%,刈割时间为7月下旬,切短长度为1~3cm,密度为450~500kg·m-3,该工艺水平下天然牧草青贮发酵品质最佳.

  • 标签: 天然牧草 青贮条件 正交试验 发酵品质
  • 简介:本研究以内蒙古短花针茅(Stipabreviflora)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8月,对设置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增温和氮素添加交互控制模拟试验,研究了增温与氮素添加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包括植物群落和物种盖度、高度、密度、频度和多样性。旨在为内蒙古荒漠草原植被对气候变化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主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物种间盖度,仅冷蒿物种盖度在施氮肥和增温间有显著性差异;增温施氮肥交互作用显著降低短花针茅盖度。施氮肥显著降低无芒隐子草物种平均高度,而增温和增温施氮肥交互作用对蒙古葱物种平均高度有显著性差异。增温和施氮肥交互作用显著降低短花针茅物种密度。施氮肥显著降低冷蒿频度(P〈0.05);增温和施氮肥交互作用显著降低短花针茅频度(P〈0.05)。

  • 标签: 荒漠草原 增温 施氮肥 植物群落
  • 简介:本文介绍了青海冷地早熟禾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该品种抗旱、耐寒、耐盐碱,品质优良,各类牲畜均喜食,生育期105-117d,成熟整齐,落粒性小,籽粒饱满,千粒重0.19~0.22g,平均株高59.3cm,产青干草2877.5-3418.4kg/hm^2,产种子525.5-617.2kg/hm^2。适宜在海拔高度4200m以下地区推广种植。是青海省高寒牧区进行草地建设、退耕还林(草)和生态治理工程中最适宜优良牧草品种之一,同时也是高寒地区建植草坪适宜草种。

  • 标签: 高寒地区 改良草地 青海冷地早熟禾
  • 简介:为了快速恢复退化天然打草场生产力,提高牧草产量,在锡盟乌拉盖管理区选择2处退化天然打草场样地,设置不同施肥水平进行草地培育试验示范。2015年和2016年两年样地监测结果显示:(1)不同施肥处理与对照相比,整体上植物种类无明显变化,施肥促进了植物生长;(2)5kg/亩、10kg/亩和15kg/亩3个施肥处理,10kg/亩施肥处理对牧草产量影响最大,且显著高于对照(P〈0.05);(3)施肥可以抑制狼毒生长而促进其它植物生长,且各样地单位面积干物质,施肥处理狼毒占比均低于对照,优势植物和其它植物占比明显高于对照。

  • 标签: 退化天然打草场 草地培育 施肥
  • 简介:按照党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理念,针对草原区域荒漠化生态环境问题,蒙草生态环境集团立足于退化沙化盐渍化草原、沙漠边缘带、草原城镇周边、草原矿区,采取“水、土、气,人、草、畜、微生物”平衡修复生态综合措施进行草原荒漠化防治并探索与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 标签: 草原 荒漠化防治 产业融合
  • 简介:以短花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放牧强度季节调控试验处理和对照处理,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季节调控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优势种群影响,结果表明:除对照区外,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旋花、碱韭高度、密度、地上现存量、重要值春季不放牧+夏季重牧+秋季适牧和春季不放牧+夏季适牧+秋季重牧两种放牧处理均高于其他放牧处理,是合理可行草地利用方式。

  • 标签: 短花针茅草原 放牧强度季节调控 优势种
  • 简介:近年来,山西地区苜蓿生产基地和畜牧业迅速发展,对苜蓿产量和品质要求和需求越来越大,为解决我国山西地区苜蓿生产中存在问题。本文以"金皇后"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Cv.GoldenEmpress)为试验材料,以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太原综合实验站为试验地点,通过随机区组实验对不同留茬高度苜蓿进行产量和营养品质分析测定,确定当地适宜留茬高度。结果表明:(1)苜蓿刈割不同留茬高度下,得出留茬高度为5~8cm时,其RFV和苜蓿草产量值均较高,其经济价值最大;(2)苜蓿刈割不同留茬高度对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有影响,随着留茬高度下降,蛋白质含量随之下降,其产量却增加;(3)苜蓿刈割不同留茬高度对苜蓿茎叶比有影响,随着苜蓿留茬高度降低,其茎叶比逐步增大。

  • 标签: 苜蓿 留茬高度 产量 品质
  • 简介:放牧是草地利用主要方式之一,本文从放牧强度、放牧时期和频率、放牧制度等角度对草地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影响进行了论述,主要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草地-动物界面展开,放牧强度、放牧时期和放牧制度等是对草地影响主要方面,对其进行综述,试图从草地生产力及物种多样性角度来判断放牧强度、放牧时期和放牧制度等,从而实现草地合理利用目的.通过该综述,初步确定中度放牧强度、春季适当推迟放牧以及划区轮牧等,可使草地保持较高生产力及物种多样性.

  • 标签: 放牧 强度 时间 制度
  • 简介:本文以霍林河南露天矿为研究区,利用该区1986年、1996年、2008年、2013年四期遥感影像,在Arc—GislO.0及Fragstasts4.0软件支持下,分析矿区近27年景观格局变化,进而研究开矿导致景观生态风险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从景观水平对研究区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得出由于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影响,研究区内斑块总量增多,联接度提高,相对应景观破碎性、景观多样性呈现增加趋势,景观格局稳定性逐渐下降。(2)通过计算得到各时期景观生态风险指数表明,在人类活动干扰作用下,研究区内景观生态风险呈现持续增加趋势,由1986年1.1999增加到2013年1.4599,但土地复垦面积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态风险指数增加速度。

  • 标签: GIS 景观格局 动态变化 霍林河露天煤矿
  • 简介:2014年以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氮肥(N)、磷肥(P)、有机肥(A)配施对该地区产草量和营养物质影响。结果表明:(1)牧草最高产量施肥组合为氮肥(15g/m~2)+磷肥(22.5g/m~2)+有机肥(1500g/m~2);(2)牧草粗蛋白含量以N_3P_2A_3组合最优;牧草粗灰分最优组合为N_4P_2A_2;牧草粗脂肪含量最优组合为N_4P_3A_1;牧草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优组合为N_3P_2A_3;牧草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最优组合均为N_3P_4A_3。本试验所测牧草营养成分含量与不同施肥种类和水平之间直观比较结果无明显规律性,说明该地区植物营养与氮肥、磷肥、有机肥之间关系极为复杂,有待今后深入探讨。

  • 标签: 荒漠草地 施肥 营养成分 产量
  • 简介:以常用两种苔草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基质及不同配比,以及基质中添加保水剂和缓释肥对苔草生长及生理影响。结果表明在基质配比中草炭:松针1∶1,保水剂浓度5kg/m~3,缓释肥浓度为7.5kg/m~3时,两种苔草株高较高,分蘖也较多,生存率高,抗逆性表现较好。

  • 标签: 苔草 基质 株高 分蘖
  • 简介:采用98%H2SO4浸泡种子不同时间(30min、45min和75min)、45℃温水浸泡48h后切割外壳、不同温度层积沙藏(5℃、15℃和5~15℃)以及5℃沙藏处理后45℃温水浸泡48h,98%H2S04浸泡种子45min等4种方法处理水枸子和灰构子2种构子属种子,旨在探索各处理对2种枸子种子萌发影响及打破2种子休眠方法和最优萌发条件。结果表明:1)98%H2SO4不同处理时间和45℃温水浸泡48h后切割外壳2种处理方法不能打破两种枸子种子休眠。2)2种构子在不同温度层积沙藏处理下都发了芽,但发芽率低,其中5℃沙藏温度下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相对较高。3)5℃沙藏处理后45℃温水浸泡48h,98%H2SO4浸泡种子45min处理下种子发芽率较高,解决了两种枸子种子休眠问题,为最优萌发条件,在此处理下两种构子种子发芽势、活力指数、发芽指数与对照及其他处理相比差异显著。

  • 标签: 水枸子 灰构子 种子萌发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