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经过对几种早熟禾属(Poa)和披碱草属(Elymus)牧草在江西沟地区的生长状况、青干草产量及籽实产量的试验观测,筛选出适用于该区种植的牧草种类。

  • 标签: 早熟禾 披碱草 产量 建植
  • 简介:通过对两用暖棚内环境监测试验,旨在研究养畜时畜舍内产生的有害气体对畜体健康的影响以及暖棚夏季种植蔬菜后所产生的湿度对冷季养殖牲畜时造成的影响,从而采取合理的暖棚管护和牲畜饲养方法,以维持良好的畜舍环境,保障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畜舍环境 监测
  • 简介:对老龄人工草地实施补播和施肥,可提高牧草产量4~9倍,改变传统的利用方式,可使人工草地永续利用。

  • 标签: 人工草地 改良
  • 简介:在半人工草地上,植被如何对应人工管理而变化尚不清楚。当半天然草地用于放牧时,了解植被变化与人工压力间的关系非常重要。此项研究提出了扩展总优势率E-SDR作为草地植被比较的参数,明确了人工压力下的芒型草地植被的分类。另外,描述了放牧芒型草地优势种的E-SDR的变化率。最后,讨论了黄花茅侵入结缕草型草地的植物互克潜力作为半开然草地植物演替的因素,证明植物互克物质来自黄花茅植物。

  • 标签: 香豆素 黄花茅 半人工草地 植物演替 结缕草 琼脂培养基
  • 简介:从青海省人工种草布局、牧草品种选择、规划设计及牧草种子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搞好人工种草工作建议.

  • 标签: 人工种草 建议
  • 简介:为揭示人工修复后草原碳储量变化,本研究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大青山南麓退化草地人工修复草地进行,分别测定2012年、2013年和2014年草原碳储量。结果表明,地上植被生物量、凋落物量和根系生物量随着修复年限的延长而逐渐增加。未修复草地相比,植物群落和土壤有机碳储量均随修复年限的延长而增多。草原生态系统主要为土壤碳储量,其次为地下碳储量,最少为地上碳储量。2012年、2013年和2014年,草原生态系统碳储量总计为8万吨、8.78万吨和9.6万吨。2013年碳储量比2012年增加8.75%,2014年碳储量比2013年增加10.26%。说明人工修复草原可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地上碳储量2014年比2012年增加1226.88吨,地下碳储量2014年比2012年增加1597.46吨,土壤碳储量2014年比2012年增加1.6万吨。因此,综合现有指标的测定数据,人工修复是一个非常好保护草地利用措施,在修复过程中草地是一个碳汇,应该鼓励持续进行。

  • 标签: 碳储量 人工修复 草原
  • 简介:在铁卜加地区对红豆草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红豆草不仅能适应该区气候和土壤条件,而且表现良好,在该地能正常越冬和完成生育期,适宜在高寒牧区及类似气候条件下推广种植。

  • 标签: 高寒牧区 红豆草 引种试验
  • 简介:德令哈牧草引种试验报告索南木措,郑建宗(海西州草原站817000)关键词牧草,试验德令哈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地域辽阔,光照充足,日温差大,发展牧业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长期以来,受地理条件限制,加上人为因素影响,草场退化,草质下降,畜草供...

  • 标签: 牧草 试验
  • 简介:在高寒地区影响牧草种植的因素很多,优良牧草的引种试验对于当地人工草地的建植和生态建设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在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旗引种了豆科牧草4个苜蓿品种,禾本科7个品种,经过三年的小区试验观察和记载,结果表明引种的11种牧草都能在本地区推广和栽培,一些品种表现了良好的生产性状,为我旗今后的草原建设提供了基础资料.

  • 标签: 牧草 种植 试验
  • 简介:1989—1991年在西宁进行了燕麦品种筛选和比较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6次重复。结果表明新筛选出的青永久101、青永久108、青永久343、青永久233和青永久012等5个品种,其产草量和产籽量均高于目前已普遍推广的优良品种青永久444,但其生育期均较青永久444长。建议在我省东部农业区有计划地组织繁殖这些优良品种的种子,逐步向全省各地推广种植。

  • 标签: 燕麦品种 产草量 产籽量 生育期
  • 简介:随机区组试验和拉丁方试验的缺区数据估计公式的推导王宝山湟源牧校草原组随机区组设计和拉丁方设计是方差分析中常用的两种试验方法,例如用不同种类和浓度的药物杀死鼠虫害的试验,不同牧草品种、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试验等。由于野外难以控制的偶然因素的影响。常常会造...

  • 标签: 随机区组试验 拉丁方试验 估计公式 牧草品种 拉丁方设计 随机区组设计
  • 简介:海西地区指州辖天峻县、乌兰县、都兰县、德令哈市、格尔木市以及西部大柴旦、冷湖、茫崖三镇,覆含柴达木盆地.畜牧业是海西州支柱产业之一,草地是其发展的基础,畜牧业发展需要人工草地生产支持,科学布局人工草地对于安全高效发展草地畜牧业具有积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海西地区 人工草地 生产布局
  • 简介:在青海省海北州刚察县的泉吉乡用阿维菌素进行了防治草原蝗虫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2%和3%的剂型,每公顷分别喷施300ml和375ml,两个处理的平均防治效果均在94%以上,完全达到了省、部级虫害防治的验收标准。且该药品不污染环境,系神经性生物杀虫剂,因此,建议在全省虫害防治中大面积推广使用。

  • 标签: 阿维菌素 草原蝗虫 防治 药效试验
  • 简介:根据柴达木地区自然特点,认为人工草地建设必须同灌溉、生态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戈壁旅游开发相结合,正确把握牧草品种选配、建设季节、品种组合、建设管理重点环节,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 标签: 柴达木干旱地区 人工草地建植
  • 简介:通过野生雀瓢的驯化栽培试验,重点分析了雀瓢的栽培技术和利用价值。试验结果表明,雀瓢既是优良天然牧草、天然绿色食品,又是重要的水土保持植物。适于在锡林郭勒盟大面积人工种植,在较贫瘠的土质上生产利用。

  • 标签: 野生雀瓢 驯化 利用价值
  • 简介:用马铃薯补饲喂养青海半细毛羊育肥,观察增重效果,试验期90d。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头均日增重增加53.34g,提高47.86%,差异显著(P〈0.05)。每只羊经济效益增加223.20元,提高44.78%。

  • 标签: 育肥羊 马铃薯 添加剂
  • 简介:2001-2002年在甘肃省肃南县对紫花苜蓿金皇后、陇东苜蓿以及黑麦草等16个牧草品种,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通过对比分析筛选出了11种适宜在该区种植的多年生优质牧草品种,其中豆科7种,禾本科4种.这11种牧草适应性强,抗寒耐旱、耐瘠薄,产草量较高,可以作为祁连山北坡河谷农业区建立人工饲草地的首选品种.

  • 标签: 肃南县 牧草 引种栽培 试验
  • 简介: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饲用大麦在大通县脑山、半脑山地区种植,生育期为125~133d,平均产籽实4102kgh,比当地青稞高1381.5kg;适应性强,抗倒伏,建议在同类地区推广

  • 标签: 饲用大麦 生产试验 产量
  • 简介:高寒草场牧鸡治蝗试验总结陆元彪,周志刚,杨有忠,党生贵,王宇宏(海北州牧科所青海省矿区810200)海北州地处青藏高原,自然条件严酷,草原蝗虫危害十分严重,给草地畜牧业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年发生面积101万亩,成灾面积65万亩,年损失牧草6545万公...

  • 标签: 治蝗 试验总结 草原蝗虫 草地畜牧业 成灾面积 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