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2017年12月13日,莫桑比克农业部向OIE紧急报告,太特省的1座村庄发生口蹄疫。血清型尚待鉴定。涉及的易感动物有640头牛,其中81头发病,没有动物死亡。诊断性质为临床诊断。感染来源尚不清楚。

  • 标签: 莫桑比克 口蹄疫 易感动物 临床诊断 诊断性质 OIE
  • 简介:猪痢疾是一种严重危害猪的肠道传染病。其特征是大肠粘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炎症,继而引发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呈现粘液性、出血性下痢。轻者生长发育受阻,饲料利用率低,重者造成死亡.给养猪业造成很大损失。

  • 标签: 猪痢疾 控制 肠道传染病 饲料利用率 纤维素性 发育受阻
  • 简介:猪痢疾俗称猪血痢,是一种以黏液出血性腹泻为主要表现的猪肠道传染病。主要病原体为猪痢疾密螺旋体,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康复猪的带菌很高,带菌时间可长达数月。有的母猪虽无症状,但其粪中的本菌仍可引起哺乳仔猪感染并污染周围环境、饲料、饮水、用具

  • 标签: 痢疾 密螺旋体 症状 病理变化 诊断
  • 简介:据了解,9月6日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八盖乡木玉村部分养殖户饲养的家畜出现疑似口蹄疫症状,发病畜231头,其中牛123头,猪108头。9月12日,该起疫情经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确诊为。型口蹄疫疫情。当地已对612头病畜及同群畜进行了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 标签: 西藏林芝地区 口蹄疫 疫情 无害化处理 养殖户 实验室
  • 简介:啄物是鸭天生就有的生理本能。鸭利用这种本能来饮水、采食,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维持生存。但当这种生理本能的行为表现出其不利的一面时,就成为养鸭生产中常见的病态行为——啄癖。啄癖又称异食癖、恶食癖或互啄癖,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导致营养缺乏或疾病等诸多因素引起机体代谢机能紊乱,

  • 标签: 互啄癖 养鸭 防治 生理活动 行为表现 代谢机能
  • 简介:近年来,随着养鹅业的发展,许多养鹅场(户)为了加速肉仔鹅的生长,尽快尽早让鹅长大出栏,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采用肉鸡饲料或自配饲料(含高蛋白)饲喂鹅,再加上其它各种原因,使鹅发生痛风,引起鹅只生长不良或造成死亡,给养鹅生产带来一定的损失。

  • 标签: 肉仔鹅 痛风 防治 生长不良 经济效益 自配饲料
  • 简介:在肉猪生产中,小中猪常在高温闷湿环境下发生突然倒地现象,调查发现,造成"倒地症"的主要疾病是猪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也常有弓形体病和衣原体感染。本文针对猪场生产实际,侧重分析了"倒地症"的发生发展特点,提出了应对该类疾病发生的控制措施,以期为养殖户和技术人员防治本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肉猪 倒地症 发生特点 应对措施
  • 简介:生猪产业在青海省农区占有重要地位。近5年来,青海省生猪产业产生了较大变化,开始从传统的副业养猪向专业化、商品化养猪转变,从分散农户饲养向集约化转变。形式变了,规模扩大了,但生猪生产的总体效益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其主要表现是:母猪生产力水平低;仔猪成活低;生产技术落

  • 标签: 仔猪成活率 生猪产业 生产力水平 农户饲养 总体效益 生猪生产
  • 简介:本文从哺乳仔猪饲养员或防治员的管理,母猪的免疫接种、保健、饲养管理,仔猪的饲养管理、保健、疾病治疗等方面介绍了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的措施。

  • 标签: 哺乳仔猪 成活率 管理
  • 简介:1.疾病的种类增多,死亡高引起家禽死亡的原因很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对我国养禽业构成威胁和造成危害的疾病已达80多种,涉及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病和中毒性疾病等,其中以传染病为最多,约占禽病总数的75%以上。同时,不仅疾病的种类增多,而且发病禽的种类也逐渐增多。除常见的鸡、鸭、鹅外,鸽、

  • 标签: 中国 禽病 流行特点 种类 死亡率 病原体变异
  • 简介:猪咬癖症是指猪群相互啃咬为特征的一种恶癖。随着农村养猪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猪群发生咬癖现象较为多见,特别是50千克以下猪群发生较为严重。

  • 标签: 咬癖症 发生原因 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