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犊牛腹泻是在我国各养牛地区在犊牛饲养过程中的常见一种疾病,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生,尤其以初春及夏末秋初气候多变季节多发,造成犊牛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是危害犊牛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临床治疗易产生耐药性及畜产品药物残留超标,引起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问题。

  • 标签: 犊牛 腹泻病因 防治方法
  • 简介:分析猪蓝耳病诱因,与病毒感染、饲喂管理不善等极为相关。在了解诱因的基础上,文章阐述此病典型症状,并自治疗和预防两个层面,就科学防治此病,降低此病感染率,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 标签: 猪蓝耳病 治疗 预控
  • 简介:本文详细探讨了营养供给不足、寄生虫疾病、环境管理影响等羊食毛症诱发病因,并就其提出了加强饲养管理、环境管理、定期驱虫的预防措施与对症下药的治疗措施。旨在以此为控制羊食毛症的发生,优化羊群养殖管理工作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

  • 标签: 食毛症 病因 防治
  • 简介:羔羊腹泻是在幼年期羔羊一种普遍的传染性疾病,多发于生产季节,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疾病,这种传染病最明显的特点是剧烈腹泻,羊群中出现这种传染病会造成大量的死亡,给养殖产业造成巨大损失。根据大量的临床经验整理了羔羊腹泻的症状,以及发病原因,并给出相对应的最有效的防治措施。

  • 标签: 羔羊腹泻 救治措施 发病原因
  • 简介:在牛肺中寄生的线虫是胎生丝状网尾线虫,主要是放牧青年牛及后备牛易感染,在不同的免疫力水平及未成年动物暴露在不良高应激环境中易流行此病,它可引起牛的肺丝虫病。成虫在支气管内大量产卵,虫卵随着咳嗽被吐出到口腔,咽下后移动到消化道内,最后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它们在虫卵中形成幼虫,含幼虫卵或以第一期幼虫的形态排泄于粪便中。被排出体外的幼虫经过二次蜕皮变成对牛有感染力的第三期幼虫,蜕变成第三期幼虫最短的为3天,低温季节时间相对要延长。但在低温条件下幼虫的生存期延长,夏季排出的幼虫大约在2周内就会全部死亡。从秋季到冬季排出的幼虫生存率较高。从放牧场污染的原因来看,冬秋幼虫最为严重,牛吃进第三期幼虫后,钻透肠壁侵入肠系膜淋巴结,蜕皮进入血流,经过心脏到达肺部,从肺泡内蜕出进入细支气管、小支气管内,从幼虫变为成虫。感染后到从粪便中检出幼虫的时间,大约25~27天,成虫大约生存7周左右。这是笔者当年在国外某一千头牧场驻场时亲身经历的,全是放牧后备青年牛群发病及防治情况介绍如下:全群共发病173头,其特殊重症病例死亡3头,共治愈170头,治愈率为98.2%。病牛咳嗽喷出的分泌物或飞沫可以造成健康牛的交叉感染(如图一)。

  • 标签: 肺丝虫病 牛肺 防治 第三期幼虫 丝状网尾线虫 病因
  • 简介:仔猪副伤寒又称沙门氏菌病,因沙门氏菌感染而诱发的传染性疾病。文章就此病的诱因、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等做基础阐述,在此,就综合防治措施做要点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仔猪 副伤寒 防治
  • 简介:全世界约有1/3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的乳腺炎,每年因乳腺炎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50亿美元。奶产量和品质的百降是奶牛乳腺炎造成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目前市场上没有理想的疫苗预防。抗生素作为治疗奶牛乳腺炎的主要手段,从根本上治疗乳腺炎,危害人类健康。因此深入了解奶牛乳腺炎发生的病因、症状、诊断及防治等问题对该病的防控意义重大。

  • 标签: 乳腺炎 诊断技术 检测
  • 简介:羊腹泻病是一种由细菌及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羊羔消化系统紊乱疾病,对我国羊羔养殖产业的危害性极大,本文主要针对羊腹泻病的流行病原理进行分析,进而相应地提出有关羊腹泻病的防治措施,有效地改善羊群精神状况,提高羊羔健康水平。

  • 标签: 羊腹泻病 流行病学 防治
  • 简介:针对安居区动物流行病调查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结合工作体会,提出了建议和措施,就如何更有效开展基层动物流行病调查工作做了探讨。

  • 标签: 基层 动物流行病学调查 建议
  • 简介:近年来,滑县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疫情不断加重,对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为全面了解畜间布病发生现状,科学判断畜间布鲁氏菌病流行趋势,确保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及时有效控制布病疫情的发生和蔓延,为各级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2016年4月1日至7日,滑县疫控中心在全县开展了一次畜间紧急布病流行病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 标签: 流行病学调查 畜牧业 布病 调查报告 滑县 布鲁氏菌病
  • 简介:为了解山东潍坊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流行规律,利用RT-PCR诊断试剂盒对2015年9月份—2016年9月份采集于安丘市、诸城市、昌邑市、寿光市、临朐市、昌乐市、青州市、高密市的2033份病料进行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鉴定,并对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RRSV阳性率为25.8%(525/2033);各地区间PRRSV检出率存在差异,阳性率为18.5%~35.4%;PRRS流行季节为每年的5—9月份,主要集中在7—8月份,PRRSV阳性率分别为41.0%和39.4%;小于3月龄的猪是PRRSV易感群体,阳性检出率为69.5%,5~7月龄的猪PRRSV阳性率为10.9%。

  • 标签: 山东潍坊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 流行病学调查 RT-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