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1 个结果
  • 简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规划高校应急避难空间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有助于充分发挥应急避难空间的功能。以福建农林大学9个可用于应急避难的空间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建立以环境安全、空间有效性、交通系统、功能设施为准则层,场地选址等13个因子为指标层的评价模型。通过德尔菲法(Delphi法)结合现场探查评分,确定因子之间的权重关系和得分。

  • 标签: 高校 应急避难空间 层次分析法 适宜性评价 优化
  • 简介:阐述了森林环境评价3个方面的类型、评价的程序、环境质量的内容并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森林 环境 评价
  • 简介:结合安徽省突发性害虫发生特点及防治现状,提出建设安徽省突发性害虫应急防治体系的建议,并对安徽省突发性害虫防治应急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任务和内容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突发性害虫 应急防治体系 安徽省
  • 简介:5.12汶川地震后,城市公园绿地在应急避险方面的作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公园绿地的应急避险功能建设在国内尚属探索阶段,在实际规划,建设,管理中还有诸多问题需探讨,本文从安全性,可达性,适用性等方面对北京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的应急避险功能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评估,并结合各类公园绿地的实际情况及功能特征开展了分类讨论,提出了针对性的研究结论与建议。

  • 标签: 公园绿地 应急避险 应急设施 调查 评估
  • 简介:文章从抢险救灾制度建设、队伍组建、应急演练和应急物资贮备等方面介绍园林绿化应急抢险救灾队伍建设。同时,通过江门市江海区园林绿化管理所应对台风"天鸽"袭击的抢险救灾实战案例,介绍启动抢险救灾应急预警和应急响应程序、作战部署、信息收集和信息反馈的抢险救灾全过程。

  • 标签: 园林绿化 抢险救灾 队伍建设
  • 简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以人为本,全面推进我国城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弘扬城市绿色文明,提升城市品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载体。

  • 标签: 森林城市 评价指标 人与自然和谐 城市生态建设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 简介: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发布消息,北京城区目前有29处公园、绿地具备应急避难场所功能,现有可利用作为避难场所用地的总规模为5312.5hm^2。其中城区内公园共有140余处,市、区级大型体育场13处,还有学校操场等。按照北京提出的防灾目标,今后将保证居民在10分钟内即可到达一个避难公园。

  • 标签: 公园绿地 北京市 应急避难场所 北京城区 大型体育场 绿化局
  • 简介:根据高校教师评价自身的特点,剖析其评价的目的,阐述了评价的主体、客体、方式、方法,为客观公正地评价一个教师,科学、合理地建立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更好地搞好教师评价工作及为高校人才的选拔提供科学评价的依据.

  • 标签: 高校 教师评价体系 人才选拔
  • 简介:着重从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经营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等方面提出一系列的综合评价指标,采取完全量化的方法,较准确地反映方案的实施效果,便于方案的评估和比较。

  • 标签: 森林经营方案 实施效果评价
  • 简介:为了在林业上正确应用经济评价,我们必须掌握经济评价的某些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从本质上说,评价就是应用一些经济学原理解决一些商业财经问题,而且这种评价已深深地渗透进这些领域,对此,我们应该

  • 标签: 森林资源经济 经济评价 经济学原理 现值 森工企业 林价
  • 简介:2008年11月15日上午9时许,随着现场指挥员一声简短而急促的口令声,28名民警很快登车完毕,一字排开的7辆警车从泾县森林公安分局大院内急驶而出,朝着突发事件现场急驰而去。这是安徽省泾县森林公安分局为提高警务技战术水平而组织开展的一次应急演练。

  • 标签: 森林公安 突发事件 安徽省 分局 泾县 演练
  • 简介:日前,自治区森防站决定,从2011年1月1日起,在全区启动林业有害生物应急突发紧急事件周报制度,规定各有关单位要加强检测控制,及时统计当地林业有害生物信息,并于每周一上午向自治区森防站上报,实行林业有害生物信息零报告制度。

  • 标签: 紧急事件 有害生物 林业 周报 广西 生物信息
  • 简介:文章对广州市城市森林健康进行评价,在全面踏查基础上,选取样地89块,记录样地信息及其中的乔木和灌木生长情况。将广州城市森林分为行道绿化、森林公园、街心绿地和城市公园4种类型;在林分尺度上,以VOR模型为基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综合指标评价法计算广州城市森林健康评价值。结果表明,所有样地综合指数平均值为0.6535(!=0.0091),属于健康等级。其中良好健康样地占22.5%,健康66.3%,亚健康11.2%,说明广州市城市森林总体健康,少数为亚健康;影响城市森林健康的原因主要包括林分结构简单、病虫危害、人为因素3方面。

  • 标签: 城市森林 健康评价 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