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新西兰的苹果品种选育在全世界享有盛名,相比之下苹果砧木品种的选育稍有逊色,但也已培育出了不少砧木优系,随着分子辅助育种手段的应用,更加快了他们砧木育种的步伐。新西兰的苹果砧木育种单位主要是植物与食品研究所,20世纪80年代,StuartTustin博士以Aotea和Robusta5为亲本与M9杂交,经过一系列筛选评价最终获得7个砧木优系。

  • 标签: 分子辅助育种 砧木品种 新西兰 苹果砧木 品种选育 育种手段
  • 简介:为探明铅对不同叶菜的影响差异,通过铅污染土壤的盆栽试验,研究了21种叶菜的铅吸收差异和生物量变化。结果表明,铅胁迫对叶菜生长大部分表现抑制作用,但也有少数表现促进作用。叶菜地上部、地下部铅含量表现为随土壤铅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

  • 标签: 铅吸收 铅胁迫 叶菜 生长 污染土壤 盆栽试验
  • 简介:通过水培和土培试验,研究外源铜添加对三种蔬菜铜吸收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外源铜添加浓度的提高,蔬菜可食用部位铜含量随着增加。蔬菜可食用部位铜含量与环境介质中外源铜添加浓度呈现出显著的线性相关。三种蔬菜中,芹菜对铜的吸收能力最强,其次为小白菜,而辣椒果实对铜的吸收能力最弱,仅为小白菜的15%。以蔬菜(小白菜、芹菜、辣椒)中铜元素的最大允许量为限值,根据相关回归方程计算得到了溶液中铜的临界浓度值分别为0.94mg/L,1.15mg/L,1.85mg/L,而土壤中铜的临界浓度分别为86.0mg/kg、88.4mg/kg、96.1mg/kg。

  • 标签: 蔬菜 吸收 积累 瞄界指标
  • 简介: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不施肥、硝态氮:铵态氮依次为10:0,7:3,5:5,3:7,0:10、酰胺态氮、当地施肥)对娃娃菜产量、品质和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

  • 标签: 氮素形态 养分吸收 娃娃菜 产量 配比 品质
  • 简介:采用大田试验方式,以西北地区高原夏季主要栽培蔬菜结球甘蓝(BrassicaoleraceaL.var.capitataL.)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的水分(75%、65%、55%灌水下限)和施肥量(当地施肥量、节肥20%施肥量、节肥30%施肥量)对其产量、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状况的影响。

  • 标签: 干物质积累 结球甘蓝 养分吸收 产量 供应 水肥
  • 简介:利用大白菜抗根肿病基因CRa和CRb分子标记(SC2930和KBrH129J18R)引物组,对78份大白菜材料进行抗根肿病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在这78份材料中,有34份材料含有SC2930-T(CRa抗病标记)标记,其中杂合抗病位点材料17份,纯合抗病位点材料17份。

  • 标签: 标记鉴定 分子标记 基因位点 根肿病 大白菜 C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