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据先正达公司消息:叶枯病对三唑杀菌剂的敏感性较12年前要低4倍,这意味着三唑杀菌剂的用量将有扩大的趋势,在1995年的用量为0.3升俭顷,而现在则要求为2升俭顷,即在相同的控制水平上用量增加了4~7倍。

  • 标签: 用量 三唑类杀菌剂 叶枯病 先正达公司 敏感性 增加
  • 简介:概述了具有农药活性的生物源吡咯及相关结构的化合物,介绍了由吡咯类抗生素经化学结构改造而研究开发的溴虫腈等农药品种的发现过程、结构活性关系及应用研究概况,并对近10多年来合成吡咯杀虫活性化合物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 标签: 吡咯 芳基吡咯 农药 溴虫腈 研究进展
  • 简介:利用3-(N-甲基-N-甲氧基氨基)-1-芳基-1-丙酮腙与酰氯反应,合成了14个新型N-酰基-3-(N-甲基-N-甲氧基氨基)-1-芳基-1-丙酮腙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1H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在50mg/L时对淡色库蚊Culexpipienspallens的致死率为95%-100%;化合物c7在1000mg/L时对粘虫LeucaniaseparataWalke的致死率达100%。

  • 标签: 酰化反应 芳基丙酮腙 合成 生物活性
  • 简介:噁二嗪杀虫剂是以钠通道为主要靶标,对神经元nAchRs及GABA受体等具有多重作用的新型绿色农药,它具有超高效、高选择性、低残留等特点.概述了经由吡唑啉、吲唑、缩氨基脲、哒嗪、噁二嗪得到茚虫威的创制过程及其结构-活性关系,简要探讨了这类新型手性绿色农药的不对称合成及其发展方向.

  • 标签: 噁二嗪类 茚虫威 钠通道阻断剂 杀虫剂
  • 简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拆分了戊唑醇(tebuconazole)、粉唑醇(flutriafol)和己唑醇(hexaconazole)3种杀菌剂的外消旋体,并且制备了对映体的纯品.以花生褐斑病菌Cercosporaarachidicola、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solani、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苹果轮斑病菌Alternariamali、甜菜褐斑病菌Cercosporabeticola等5种植物病原菌为供试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3种杀菌剂的外消旋体及对映体的生物活性,比较了对映体之间抗菌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戊唑醇的抗菌活性优于(+)-戊唑醇;(+)-粉唑醇的抗菌活性优于(-)-粉唑醇;(-)-己唑醇的抗菌活性优于(+)-己唑醇.

  • 标签: 杀菌剂 对映体 抗菌活性 植物病原菌
  • 简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三唑杀菌剂和4种其他杀菌剂抑制黄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菌丝生长的毒力,同时测定了其对菌核形成及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灵抑制菌丝生长的毒力最低,EC轴值为65.75μg/mL;己唑醇和戊唑醇的抑制活性较高,EC50值分别为0.09和0.16μg/mL,毒力分别是甲基硫菌灵的763.7和423.4倍;其次是丙环唑、氟硅唑、腈菌唑,毒力是甲基硫菌灵的137.3-286.6倍;再次为三唑酮,毒力仅为甲基硫菌灵的20.6倍;腐霉利、菌毒清抑制菌丝生长的毒力较低,EC50值均大于10μg/mL。在EC50值浓度下,所有供试药剂对菌核形成及其数量均没有影响,但三唑杀菌剂对菌核单重影响较大,各处理所形成的菌核单重降低率均在70%以上;而当药剂浓度在10μg/mL以下时,己唑醇等三唑杀菌剂对菌核萌发均没有影响。

  • 标签: 三唑类杀菌剂 黄瓜菌核病菌 菌丝生长 菌核形成 毒力
  • 简介:将昆虫生长调节剂灭幼脲的活性基团和蜕皮激素模拟物RH-5849和RH-5992的活性基团进行拼接,合成了十二个全新的2-叔丁基-1-芳酰基-4-芳基氨基脲类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生物测试结果表明,该系列化合物有一定的昆虫生长调节活性,通过QSAR分析,找出了该系列化合物的结构-活性定量方程,并进行了统计学和化学的检验,也为今后继续优化该系列化合物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昆虫生长调节剂 定量结构 活性关系 多重回归 取代氨基脲 芳基芳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