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目前世界水产品年产量为1亿t左右,其中因变质而丢弃的部分占10%,低质水产品约占30%,一般只能作为动物饲料。因此,能为世人提供的水产品并不丰富。为解决水产品供应不足问题,同时为适应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当前水产品加工正向多功能的方向发展。

  • 标签: 水产品加工 食品 动物饲料 产品供应 消费需求 年产量
  • 简介:低值水产品及其副产品通常经过简单加工后被作为饲料利用或直接作为废物丢弃,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造成对环境的污染。研究表明,利用高新技术,可以把低值水产品或水产品下脚料加工成功能性鱼油制品、新型鱼糜制品、海鲜调味品和营养丰富的水解鱼蛋白饲料等高附加值的产品,以及骨糊、硫酸软骨素和骨胶等功能性添加剂。这些产品的研究开发为低值水产品及副产品的加工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 标签: 低值水产品 水产副产品 新技术 功能性添加剂
  • 简介:水产品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是渔业生产活动的延续,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出口创汇率的特点,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我国水产品深加工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必须加快新技术应用,促进行业发展。

  • 标签: 水产品深加工 新技术 市场占有率 生产活动 综合利用 精深加工
  • 简介:介绍了即食水产品的发展现状,通过对即食水产品加工工艺的综述,进一步研究了即食水产品的发展趋势,从即食水产品安全化、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管理、栅栏技术、即食水产品营养健康化4个角度展开论述,并对我国即食水产品的发展进行展望,提出引入国外先进技术、研发特色产品、加大质量监管力度等措施,以期为即食水产品的开发研究提供思路。

  • 标签: 即食水产品 加工工艺 发展趋势
  • 简介:茶多酚是茶叶中酚类物质的总称,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抑菌和保健功能。介绍了天然防腐剂茶多酚的组成、抗氧化机理及抑菌机理,综述了茶多酚在水产品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茶多酚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茶多酚 水产品 应用
  • 简介:水产品综合利用”课程是水产品加工方向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水产品加工方向的“水产品综合利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水产品加工特色,进行了有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通过优化“水产品综合利用”课堂教学内容,引入基于问题引领和项目驱动的探究合作式教学模式,基于教学目的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提升,培养创新型、创业型、高素质的实用型专业人才。

  • 标签: 水产品综合利用 问题引领 项目驱动 教学改革
  • 简介:近日,临武鸭标准化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成果鉴定会在长沙举行。专家组对《临武鸭标准化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一致通过该成果评审,并评其为国内领先技术水平。

  • 标签: 标准化养殖技术 科技成果鉴定会 临武鸭 应用
  • 简介:探讨了水溶性壳聚糖的抗菌、抗氧化、成膜及凝胶增强等特性在水产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中的应用,为水溶性壳聚糖的综合利用与开发提供参考。对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并加以综述。结果表明,水溶性壳聚糖的抗菌性与壳聚糖的平均分子量和质量浓度有关,水溶性壳聚糖具有较好的生物膜活性,而水溶性壳聚糖能与鱼肉中的肌原纤维蛋白结合形成蛋白—壳聚糖结合体,在内源性谷氨酰胺酶的作用下,该结合能促进鱼糜凝胶的形成能力。水溶性壳聚糖在水产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中的应用前景较广。

  • 标签: 水溶性壳聚糖 生物活性 抗菌 抗氧化 凝胶增强
  • 简介:分析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生物专业毕业实习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多年指导学生毕业实习并兼职实习管理的实践,探索大学生毕业实习的有效模式,提出提高毕业实习质量的措施。

  • 标签: 生物学 毕业实习 教学改革
  • 简介:以糖化酶为研究对象,壳聚糖为固定化材料,采用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对糖化酶进行固定化,研究了戊二醛浓度、糖化酶浓度和固定化时间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并对比了糖化酶固定化前后其酶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当戊二醛浓度1%,酶添加浓度6.0g·L^-1,固定化时间12h时,糖化酶的固定化效果最好,其催化可溶性淀粉的酶活性为7125.3U’;糖化酶经过0.04g·mL^-1壳聚糖固定化后其酶性质如催化最适温度、pH和米氏常数Km都发生了改变,分别为温度75℃、pH5.4和Km值8mg·mL^-1;固定化酶连续使用4次后,其酶活性仍保持有最初固定化时酶活性的49.82%,说明其具有一定的重复使用性。

  • 标签: 糖化酶 壳聚糖 固定化 酶学性质
  • 简介:“软饮料工艺”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从该课程案例选择的优化、案例呈现的优化、案例总结的优化,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研究和改革,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期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 标签: 应用性 案例选择 案例呈现 案例总结
  • 简介:不同树种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要靠树体的木质部进行输导,其主要功能是输导水分和无机盐。试验采用改良的Jeffrey离析法,通过对扁桃、银杏,以及富士(CK)苹果枝条次生木质部细胞进行解离,研究了不同树种的导管细胞类型与其树体生长特性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显示,扁桃导管类型为螺纹导管,银杏与富士(CK)苹果均为孔纹导管;与其他供试树种相比,银杏不仅次生细胞加厚明显,且具有较多的畸形细胞;扁桃导管平均长度为21.240μm,银杏导管平均长度为23.375μm,富士苹果导管平均长度为21.536μm。试验获得了扁桃和银杏枝条次生木质部细胞解剖新资料,为研究这些品种的生物特性,提供了细胞生理依据。

  • 标签: 木质细胞 树种 导管类型
  • 简介:多酚氧化酶(PPO)是酶促褐变的关键酶,与果蔬加工制品的色泽、抗氧化能力密切相关。以蜜梨果实为原料,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蜜梨多酚氧化酶的酶特性。结果表明:pH和温度对蜜梨PPO活性有明显的影响,其最适pH为4.5,最适温度为34℃。在加工过程中,可通过调节pH和温度来降低蜜梨PPO活性,减少褐变的发生:蜜梨PPO催化底物邻苯二酚的酶促反应动力学与米氏方程高度符合,R^2-0.9972,其动力学方程为专1/V=0.17371/[S]+0.4775,最大反应速率Vmax=2.09U·min^-1,米氏常数Km=0.36mol·L^-1;蜜梨PPO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随着温度的提高。完全抑制PPO活性所需要的时间逐渐减少。采用短时高温(90℃,1min)的热处理,不仅可有效降低蜜梨加工过程中的酶促褐变.而且可减少蜜梨汁营养成分的损失.较好地保持其固有色泽。

  • 标签: 蜜梨 多酚氧化酶 酶学特性
  • 简介:针对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中药生产”课程和高职生二者的特点,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形成“问题引导、任务驱动、做合一”的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迁移能力,培养安全意识和规范意识.

  • 标签: 中药生产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 简介: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介绍在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专业中,“植物蛋白工艺”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的必要性,并对该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改革措施等进行探讨,以满足社会迅速发展对高层次、高素质、高水平创新人才提出的更高需求,推动研究生培养的课程教学改革.

  • 标签: 植物蛋白工艺学 课程建设 教学研究 措施
  • 简介:通过把更多的生活实例引入课堂教学、身边的食品微生物以及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的实践教学3个方面,对食品微生物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和研究,恰如其分地将课堂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与学生生活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 标签: 食品微生物学 教学改革 学生兴趣
  • 简介:利用水解圈法和摇瓶发酵法进行初筛和复筛,从土壤中筛选出1株产木聚糖酶且酶活力较高的菌株TA8,并初步研究了其粗酶液的酶特性。结果表明,TA8粗酶液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pH值为7.0,反应时间为80min。

  • 标签: 木聚糖酶 筛选 菌株 酶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