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研究室温(20℃)和低温(4℃)贮藏条件下不同菊芋品种中水分、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及菊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0℃与4℃条件下,贮藏结束后菊芋水分、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及菊粉含量都呈下降趋势,但4℃时,各组分下降的幅度较小,说明低温贮藏能够有效地保持菊芋的品质。

  • 标签: 菊芋 水分 糖分 时间 温度
  • 简介:对黑曲霉HYA47固体发酵产木聚糖酶的产酶条件进行探讨。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试验范围内培养基的组成为玉米芯7g,麸皮3g,(NH4)2SO4添加量1.00%,NaNO3添加量3.0%,培养基为含水量1.5mL/g干基,初始pH值5.5;培养条件为接种量1.0×106个/g干基,34℃发酵72h。在此条件下,木聚糖酶活力可达354.02U/g。

  • 标签: 木聚糖酶 培养条件优化 玉米芯
  • 简介:研究茯苓菌丝体胞外多糖的提取工艺。采用酸化、加热进行发酵液预处理试验,经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法优化多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发酵液预处理参数为:草酸调节pH值5.0,75℃加热15min;优化的多糖提取工艺条件为:pH值5.9,乙醇体积分数74.7%,醇沉时间11h,在此条件下,粗多糖提取量为11.86g/L。

  • 标签: 茯苓菌丝体 胞外多糖 提取 响应面
  • 简介:(1)技术简介以优质燕麦为原料,清理制粉,使用100%燕麦粉通过挤压质构重组技术生产膨化产品。挤压质构重组技术集输送、混合、熟化、成型等工艺为一体,工艺集成度高、能耗低,产品形状多种多样、均匀规则、口感酥脆、货架期长。

  • 标签: 食品生产技术 膨化产品 燕麦粉 重组技术 集成度 货架期
  • 简介:根据HACCP体系的运用原则,结合香瓜子的加工工艺,分析了香瓜子在生产流通中存在的潜在危害,确定了相应的关键点、关键控制限值、监控方法和校准措施。更多还原

  • 标签: 香瓜子 HACCP 应用
  • 简介:(1)技术简介以100%大豆豆粕为原料,采用挤压质构重组技术,通过优化的配方和工艺生产,具有不同纤维状结构的组织化蛋白系列产品。其中,高水分挤压组织化技术原料最低蛋白质含量和最低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仅为55%和50%,挤压物料含水率从35%增加至55%,能耗大大降低,下降幅度达60%以上。其产品的组织化度、弹性、感官、口感极具鸡肉的质地。无菌鲜样品在冷藏或低温条件下可贮藏30天以上,干品具有较长的保质期。该技术可使原料全部被利用,几乎无废弃物排放,具有生产连续、工艺集成度高、能耗低等优点。

  • 标签: 挤压组织化 生产技术 低蛋白质 大豆豆粕 蛋白质含量 物料含水率
  • 简介:传统发酵食品种类丰富,风味独特,是食品工业重要组成部分,乳酸菌是应用于传统食品发酵的重要菌株。通过对乳酸菌的基本特征及其在传统发酵食品生产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旨在为实现传统发酵食品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 标签: 乳酸菌 纯种发酵 传统发酵食品 品质
  • 简介:生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面较广,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的改进都可能对整个系统发挥作用。在生产管理中哪些方面的突破才是最关键的呢?(1)生产管理的突破主要不在技术层面现有的生产管理技术已经相当完善,对于企业生产管理的技术支持应该不存在大的问题。比如生产计划制定、工艺流程管理、库存管理等方面,应用软件众多、功能完善,而且还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定制。(2)生产管理的突破也不全在设备层面因为企业生产还没有达到完全依赖于自动化生产设备的水平;设备要靠高素质的操作员工控制,以及前后工序之间的有效衔接等。

  • 标签: 生产管理技术 自动化生产设备 企业生产管理 工艺流程管理 技术层面 技术支持
  • 简介:实验教学是高职院校实施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项目教学法已逐渐成为实验教学的主导方向。在教学质量工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对"发酵食品生产技术"的实验教学中实行项目教学法,引入项目任务教学模式,让学生独立去解决某个项目任务,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缩短了学生适应就业岗位的时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项目教学法 发酵食品生产技术 实验教学
  • 简介:据悉,《食品安全法》修订工作已开始启动,将有两大突破。一是建立强制性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现行《食品安全法》未要求食品企业必须参加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食品安全责任险是由食品流通领域经营企业投保并缴纳保险费,主要承担食品销售企业,由于疏忽和过失致使消费者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病,或者食品中有异物,造成消费者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保险公司在限额内予以补偿。

  • 标签: 《食品安全法》 修订工作 责任保险制度 食源性疾病 食品企业 经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