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沙棘优良类型无性系和杂交沙棘优良单株无性系中,以果产量、叶产量、新梢刺、果营养成分、叶营养成分指标综合评价,初步选出了6个果叶两用型优良沙棘:“杂优1号”、“杂优12号”、“杂优10号”、“杂优54号”、“建平橘红”、“蛮汗山红”。

  • 标签: 沙棘 果产量 叶产量 新梢刺 果营养 叶营养
  • 简介:本文借鉴其它树种优经验,制定了“黄土高原中部沙棘种质资源调查及优方案”。把优同种质资源清查工作结合进行。对该区沙棘分布较为集中,且具代表性的靖边县、黄龙县、陇县的沙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分类及优,提出了适于陕西省沙棘类型划分的方法,并划分出25个沙棘类型,为沙棘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共选出适于当地繁殖栽培的优良单株80个。其中有29个丰产优良单株,1个大果型优良单株。

  • 标签: 沙棘 种质资源 调查 选优
  • 简介:对设置于黑龙江省绥棱县的俄罗斯大果沙棘优良引进品种特丰1号和特丰2号实生子代选种群体表型性状指标分化规律进行了分析,以揭示俄罗斯大果沙棘品种实生子代性状分离规律,为大果沙棘良种实生选种提供理论基础,并选育沙棘优良新品种,得到几点主要结论:(1)引进品种实生子代在我国东北具有良好的生长适应性,生长指标有较大幅度的分化;各表型指标中单株产量及棘刺数变异程度较大,表明子代群体具备良好的经济性状选种潜力;引进品种实生子代群体雌雄分化性状符合孟德尔自由组合规律。(2)从引进品种实生子代群体中初选出的55个单株在果实百果质量这一重要性状上表现优异,一些单株果实产量可达10000kg/hm2,表现出了良好的经济潜能;55个初选单株果实Vc、VE、水解总黄酮含量均有明显的分化,且实生子代初选单株果实黄酮组分中以异鼠李素含量最高,与中蒙沙棘杂交子代不同。(3)在以百果重及单株产量为经济性综合评价指标基础上,筛选出3个高产、高Vc型沙棘优良单株、5个高产、高VE型沙棘优良单株、3个高产、高黄酮型沙棘优良单株。

  • 标签: 蒙古沙棘 表型变异 活性物质 选优
  • 简介:通过对蒙古沙棘亚种优良品种与中国沙棘亚种优良类型F1代雄株的变异特性分析,建立了选择优良单株的标准,为叶用型沙棘选择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沙棘 叶用型 F1代 雄株变异特性 选优标准
  • 简介:通过在玻利维亚的3年沙棘种植实践,我们认为在玻利维亚高原地区局部范围内推广沙棘是可行的.在种植沙棘时,宜在海拔3000m以上的地区,栽植时间宜在雨季的前期,11月到12中旬期间.栽植的沙棘在第一个干旱季节应该注意浇水1~2次,以确保其保存率.

  • 标签: 沙棘种植 玻利维亚 安第斯山脉
  • 简介:通过对辽宁大面积中国沙棘人工林的调查,依据中国沙棘的果实经济性状、形态特征、果实的表型性状等划分为24个变异类型,选出了适于经济林和叶用的优良类型。摸清了中国沙棘的基因资源和选择优良类型,可直接应用于生产,发挥沙棘应有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也为沙棘品种的遗传改良,选育区域化栽培良种提供良好的种质资源。

  • 标签: 中国沙棘 良种选择 优良类型
  • 简介:中国沙棘天然分布区的主轴线上,自西南向东北,选择5个有代表性的地段,用样地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沙棘主要性状变异及性状间的组配情况;比较了不同地段的异同;统计了各主要经济性状的变异参数;探索了几个主要性状的演化趋势.认为中国沙棘乃是多态型的种群系统,即存在很大幅度的随机变异,也存在着地理种群间的差异.种群变异的主要特征是各主要性状出现频率随生态--地理条件而递变,但群内变异幅度小,而群间差异显著.

  • 标签: 中国沙棘 性状变异 生态-地理群 性状演化
  • 简介: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理念是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之后提出的第五个文明,是顺应人类社会文明进程、实现永续发展、传承马克思主义和弘扬华夏优秀传统的必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列入“五位一体”建设的总布局,凸显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中国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和6%的淡水养活了超过全球21%的人口,用不到30%的世界人均资源占有率创造了约世界10.0%的GDP,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要维持中国社会经济快速稳步发展。到2020年实现GDP比2000年的翻两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守“一个”目的,实现永续发展;尊重自然规律,推进“两个”转变;坚持“三项”原则,维护公平正义;做好顶层设计,实施“四大”战略;处好“五种”关系,统筹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生态文明的繁荣富强美丽中国

  • 标签: 生态文明建设 意义 瓶颈 举措
  • 简介: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海拨2900~3600m区域,分布着1.67万hm2的中国沙棘"原始林".其形态特性与国内外异地沙棘不同而独特.研究和掌握它的区域特性,对开发和发展沙棘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四川木里 中国沙棘 形态特性
  • 简介:中国沙棘人工林发生大面积早衰的现象比较普遍。本文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中国沙棘早衰现象的主要成因,包括水分胁迫、病虫危害、密度制约、不合理的造林设计和经营管理等,文中提出了防治中国沙棘早衰的相应对策。

  • 标签: 中国沙棘 早衰 现象 成因 对策
  • 简介:据报道,中国沙棘果实的化学成分190多种.本文采用乙醇渗漉从沙棘果实中提取得总浸膏,经不同溶剂萃取,硅胶、聚酰胺低压柱层析等方法分离,采用各种光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分离并鉴定出7个化合物,分别为苯甲酸、对羟基苯丙酮、异鼠李素、β-谷甾醇-3-β-D-葡萄糖苷、槲皮素、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和芦丁.苯甲酸、对羟基苯丙酮、异鼠李素-3-β-D-葡萄糖苷为首次从中国沙棘果实中分离得到.

  • 标签: 中国沙棘 化学成分
  • 简介: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中国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Sinensis)、俄罗斯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及其杂交子代的光合特征进行测定,比较其亲本及子代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中国沙棘及俄罗斯沙棘呈"双峰"型,杂交子代呈"单峰型";全天蒸腾速率以俄罗斯沙棘最大,中国沙棘最小;胞间CO2浓度日变化规律三者相似,均在14:00达到最小值;全天气孔导度以俄罗斯沙棘最大。

  • 标签: 沙棘 杂交子代 光合特征
  • 简介:青藏高原的中国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subsp.sinensisRousi.)集中分布于高原东北至东南的边缘地带,即从祁连山至横断山脉这一地区。中国沙棘一般适合生长在年降水量400800mm,年均温5~15℃,海拔1000-4000m的山地,年降水量是影响中国沙棘分布的关键因素。本文就中国沙棘在青藏高原地区的资源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论述,并对考察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 标签: 中国沙棘 资源分布 生态保护 年降水量
  • 简介:位于黄河上游的祁连山南麓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价位.区内海拔高度2300~3600m的范围内,分布着各种类型的中国沙棘林分.青海云杉+中国沙棘、白桦+中国沙棘这2种自然林分类型,适宜在海拔2700~3000m之间的脑山区仿建;华北落叶松+中国沙棘、青杨+中国沙棘这2种人工混交类型,适宜在海拔2700m以下的浅山区阴坡、半阴坡布设;而中国沙棘纯林及林草复合类型,在脑山区及浅山区的阴坡、半阴坡,均易于人工仿建;海拔3000m以上高寒山区,属于中国沙棘林分的封禁管护范围.生产实践中应仿拟中国沙棘林的自然分布模式,合理布局,科学经营,从而更好地发挥各类中国沙棘林分多方面的生态经济功能.

  • 标签: 祁连山 沙棘 地理分布 组成特征 生态价位
  • 简介:中国沙棘虽然属于阳性树种,但它能够通过克隆生长调节恢复种群数量和结构,从而维持种群的稳定性和持久性。随着种群年龄的增大,种群结构表现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稳定型(或增长型)的动态过程,种群密度及萌蘖根的生物量投资比例表现为增长、下降和回升的动态过程。形成这一动态的原因,主要归结于克隆生长所赋予的生理整合与觅养行为等特殊性。

  • 标签: 中国沙棘 克隆生长 密度调节 结构动态 稳定性维持
  • 简介:摘要:中国沙棘属于阳性树种,因此有些学者将其视为群落演替过程中的先锋种群,而有些学者的研究表明它在自然状态下更新良好。近年来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中国沙棘能够依靠克隆生长所赋予生理整合和觅养行为等特性提高环境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自身的繁殖和生存有效性,通过林窗更新和林缘扩散等途径维持种群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 标签: 中国沙棘逃避 克隆生长 林窗更新 林缘扩散 平茬更新 稳定性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