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LFA(LandscapeFunctionAnalysis)方法,通过调查7种地类35组样本,评价植被类型、人类活动对林地景观功能和土壤性能影响,并验证LFA方法黄土区适用性。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对林地土壤结构稳定性、渗透性能、养分循环性能影响显著,其中,天然次生林改良土壤结构稳定性、渗透性和养分循环性能作用最好,其次是刺槐人工林、油松人工林,荒草坡最差;人类活动对人工林地景观功能和林地土壤结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LFA方法能够较好地评价植被类型对林地土壤性能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人工林地景观功能和林地土壤结构稳定性影响,黄土残塬沟壑区有较好适用性。

  • 标签: LFA方法 植被 景观评价 黄土区
  • 简介:为解决现行水平截流沟设计方法缺乏合理性和系统性问题,从理论分析入手,给出坡地水平截流沟系统设计方法和具体计算公式。用植被或树木耗水量结合当地一定保证率下降雨量作为主要因素确定水平沟距离;用当地设计保证率下最大一次可能降雨量、最大降雨强度、土壤入渗速率等参数确定水平沟断面尺寸——当量宽度与深度。实际工程应用结果说明利用文中给出方法和公式进行坡地水平截流沟设计是可行。与以往经验方法相比,该方法更具合理性、可靠性,可应用于生产实践。

  • 标签: 坡地 水平截流沟 水平沟 水土保持工程 工程设计
  • 简介:本文就作物残茬还田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应用作了总结,分析了作物残茬覆盖和作物根茬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对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数量和生物量影响,以及作物残茬还田中应注意问题,以期能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和农业生产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 标签: 作物残茬 土壤 改良 物理性质 微生物
  • 简介:本文就植物篱坡耕地水土保持应用作了总结,分析了如何选择植物篱模式,植物篱对恢复土壤肥力、减少水土流失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植物篱技术应用前景。

  • 标签: 植物篱 水土保持 坡耕地
  • 简介:农村生活污水是农村面源污染重要来源。通过为期1年农村污水水质监测,研究松花坝水源区建立池塘系统对农村污水净化效果。结果表明:1)池塘系统对铵氮、总氮、总磷输出具有较好控制效果,最高去除速率分别为3.78、4.20、1.06g/(m^2·d),最大去除率分别为88.35%、79.28%、86.49%;2)由于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同时存在,硝态氮含量变化不能准确地反映池塘对硝态氮去除效果;3)池塘系统对污染物去除效果与污染物输入速率呈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可为松华坝水源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 标签: 池塘系统 农村面源污染 控制 松花坝水源区 昆明市
  • 简介:从行业自身发展情况出发,本文对遥感(R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及其集成技术包括防汛减灾、水资源管理调度和水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以及现代化农田水利建设等水利领域中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展望。

  • 标签: 信息技术 水利领域 应用 分析与展望
  • 简介:为提高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效率和准确性,依据水土保持概(估)算定额和相关规定,运用VisualBasic语言编写程序功能模块,采用Access构建程序数据库,开发了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软件。经测试,该软件能有效减少概(估)算编制工作时间降低人为误差。这为进一步提高水土保工程概(估)算效率和准确性提供了坚实基础,也为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同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图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规划图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水土保持 概(估)算 VISUAL Basic ACCESS
  • 简介:基于GIS技术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核心有两个方面:一是应用GIS技术建立准确区域基础、专题数据库,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评价;二是针对不同地域特点而进行评价因子选择,以及各因子权重和隶属度的确定。本文主要针对前者,就GIS技术新罗区耕地地力评价中所发挥作用,做一些初步探讨。

  • 标签: GIS 耕地 地力评价
  • 简介:土壤侵蚀定量研究一直是土壤侵蚀学科热点和难点问题,GIS我国土壤侵蚀定量研究已有20年之久,回顾和总结过去研究成果对于今后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GIS我国土壤侵蚀信息管理、土壤侵蚀测报和土壤侵蚀模型等定量化研究应用现状与进展,针对目前研究存在问题,探讨了GIS我国土壤侵蚀定量研究和应用工作展望。

  • 标签: GIS 土壤侵蚀 定量研究
  • 简介:根据水电工程建设存在水土流失呈现块状、条状分散分布;水土流失严重;危害程度高;治理难度大等特点,如何进行水土流失监测.以永泰县大洋水电站水土流失监测为例,对水电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监测区域范围、内容和对象、监测方法、监测时段应提交成果进行了分析探讨.

  • 标签: 水电工程 水土流失监测 内容 方法
  • 简介:山洪灾害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以湖南湘江武水流域为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水文模型集成系统为山洪预报提供了新思路,解译了研究流域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基础上,采用HEC-HMS水文模型对武水流域各场次洪水进行模拟预报,利用DEM流域出口信息划分子流域计算单元,利用遥感影像结合GIS技术提取流域信息,采用SCS径流曲线法进行产流计算,采用SCS单位线法计算直接径流,利用马斯京根法进行河道汇流演进,运用指数退水模型模拟流域基流,并以2000—2008年17场实测洪水数据进行参数率定,用2009—2014年10场典型洪水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率定期17场洪水洪峰流量相对误差绝对值均〈20%,模拟合格率达到100%,峰现时差均≤1h,绝对平均Nash效率系数为0.816,率定出水文参数准确有效;验证期10场洪水,洪峰流量相对误差合格率达90%,峰现时差均〈1h,Nash效率系数均〉0.7。HEC-HMS水文模型武水流域模拟效果较好,可应用于该流域山洪预报工作,且相较于多峰洪水,单峰洪水模拟效果更佳。

  • 标签: HEC-HMS模型 GIS 山洪预报 武水流域
  • 简介:丘红壤开发利用,通过复合农林业技术达到植树种草、增加地面覆盖率、发展当地经济植物促进畜牧业发展,探索丘红壤开发利用新模式,科学舍理地开发红壤资源,实现开发中保护。经过2年试验表明:选择适宜植物种类对于有效地发挥生物措施与复合农林技术功效是极其重要,各试验块植被覆盖度分别是湿地松18%,茶叶23%,柑橘34.6%;覆盖度大小顺序依次为柑橘〉茶叶〉湿地松;丘红壤开发第1年土壤侵蚀量一般都超过土壤允许侵蚀量500t/km^2.a,第2年就减小到350t/km^2.a左右,各类型土壤平均侵蚀量次序为柑橘〉湿地松〉茶叶;各处理平均N素流失量为湿地松138.8kg/km^2,茶叶450.1kg/km^2,柑橘182.4kg/km^2;N素流失大小顺序为茶叶〉柑柑橘〉湿地松。试验区采样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侵蚀逐步升级,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土壤粉粒、土壤团聚体、土壤pH、土壤盐饱和度、土壤盐交换量均相应降低,而土壤交换性酸对应增加。验证了水土流失直接导致土壤结构、土壤物理性状退化、变差结果。

  • 标签: 低丘红壤 生物措施 复合农林业 综合开发
  • 简介:淤地坝建设是治黄减沙关键措施,为了加快淤地坝工程修建,需要利用快速筑坝技术,而快速筑坝质量控制是一个十分重要问题,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快速筑坝质量控制方法,具有很强可操作性,对快速建筑淤地坝工程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淤地坝 快速建筑 质量控制 爆破 水力冲填
  • 简介:地表微地形测量是地表粗糙度定量化基础,对地表形态动态监测、水文过程模拟以及土壤侵蚀过程模型构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微地形测量方法主要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2大类,前者包括测针法、链条法、差分GPS法等,后者包括超声波测距法、红外线传感器法、结构光激光扫描法、激光测距扫描法、三维激光扫描仪法、近景摄影测量法等。全面回顾各方法原理、优缺点及其应用基础上,分析地表粗糙度定量化常用方法:统计方法指数、地统计学指数和分形多重分形模型。认为:1)差分GPS法、结构光激光扫描法、三维激光扫描仪法和近景摄影测量法将在亚毫米一,厘米级地表微地形测量地表粗糙度多尺度特征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简单、方便测针法可能在野外测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2)以地表微地形测量技术为基础,土壤侵蚀过程模型亟需形成一套完整“测量一定量化一模型应用”范式,同时应加强对地表微地形空间异质性和各向异性研究,发展新统一地表粗糙度定量化方法

  • 标签: 地表微地形 地表粗糙度 定量化 接触式 非接触式
  • 简介:针对河南烟区烤烟生产中施肥时所提供氮、钾量与烟株生长需氮、钾规律不吻合现状,采用大田小区试验,设置不同烟草专用氮钾肥追肥比例10∶0、7∶3、5∶5,并配合钾肥烟株生长旺长期—圆顶期不同兑水淋施处理,研究不同氮钾肥施用方法对烤烟化学成分、中性致香成分质量分数经济效益影响。结果表明:1)采用前期施足基肥(70%烟草专用肥),适量追肥(30%烟草专用肥),硝酸钾旺长期—圆顶期分3次兑水追施施肥方式能够显著提高中、上部烟叶钾质量分数,使烟叶糖/碱比、钾/氯比趋于协调,提高了上部烟叶可用性;该处理与对照相比,、上部烟叶钾质量分数分别提高了49.70%和95.2%。2)从香气物质上来看,该处理中部烟叶中性致香成分棕色化产物、类胡萝卜素类、新植二烯香气物质和香气总量分别比对照提高6.59、45.45、249.13和326.89μg/g,增幅分别达36.96%、36.29%、51.70%和49.52%。3)从经济效益上来看,该处理与对照相比增产125.05kg/hm2,增加产值3737.81元/hm2。因此,烟草专用肥以7∶3比例分别在移栽时和大培土时施用、全部硝酸钾肥旺长期—圆顶期分3次兑水淋施施肥措施下烟叶化学成分更协调。该处理增加了烟草香气物质质量分数,从而显著提高了烟叶产值。

  • 标签: 施肥方法 烤烟化学成分 香气成分 经济效益
  • 简介:为了解褐煤基材料对土壤复合体铅形态影响和污染退化修复机制,将褐煤以及褐煤改性材料,混入铅污染土壤培养4个月,提取其中土壤复合体,测定各组复合体各形态铅。结果表明:施用褐煤有机材料后,水稳性复合体增加。1)6种铅化学形态各复合体中分布状况不同。各改良剂处理离子交换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碳酸盐结合态铅复合体中分布大小顺序均为:G0〉G1〉G2,各处理从G0到G1,交换态铅质量分数下降了8.74%-32.22%,从G1到G2各处理下降了2.73%-26.74%;弱有机态和强有机态、残渣态铅分布顺序为:G0〈G1、G2。2)施用有机材料均引起了3组复合体交换态铅质量分数下降,各处理交换态铅质量分数平均下降了2.73%~32.22%;普遍提高了弱有机态和强有机态铅质量分数,弱有机态铅最高提高51.23%,强有机态铅最高提高67.65%,对残渣态铅没有显著影响。3)所有改性材料改性后均提高了G2组交换态铅,普遍降低强有机态铅质量分数,碳酸盐态铅质量分数未有显著变化。因此,施用褐煤有机改良剂,促进了水稳性复合体形成,降低了复合体交换态铅质量分数,对土壤铅起到了钝化作用。褐煤有机材料对交换态和有机态铅影响较大,对铁锰氧化物态、碳酸盐态和残渣态影响较小。

  • 标签: 褐煤基改良剂 土壤修复 铅形态 胶散复合体 石灰性土壤
  • 简介:近年来,废弃矿山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废弃矿山生态恢复逐渐发展为我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重要内容之一,而区域地形测量则是生态恢复基础。影像全站仪测量技术作为近年来发展一种新兴地形测量技术,废弃采石场地形测量应用较为广泛。介绍日本TopconCorporation公司生产影像全站仪测量技术原理基础上,以实例实现地形测量后期成图全过程。实践证明,影像全站仪测量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测量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特别是影像全站仪测量过程不需要用棱镜进行光线反射,极大地提高了地形测量效率,同时对测量人员安全性也有保障,适用于常规测量难以实现困难立地地形测量。

  • 标签: 影像全站仪 测量 采石场 地形图
  • 简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历经时间长、影响因素多,可划分成多个阶段,稍不注意易造成人为水土流失,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水土保持管理体系层次分析辨识模型,量化水土保持管理指标,确定水土保持管理优先考虑对象,供政府相关部门科学决策社会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 标签: 水土保持管理 层次分析 开发建设项目
  • 简介:为提高水土保持遥感调查分类精度,基于虚拟地理信息系统(VirtualGIS)软件平台,构建伊洛河流域虚拟现实环境,以SPOT5卫星2.5m空间分辨率影像为数据源,卫星影像三维可视化观察基础上,选择训练样地并定义分类模板。通过与传统二维环境下分类模板定义技术进行比较,发现前者分类模板定义褴体精度可以达到95.48%,而后者最高达88.19%;认为虚拟现实技术可增强解译人员对遥感影像认知能力,有助于提高分类精度,表明其遥感影像分类方面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 标签: 虚拟现实 遥感 水土保持 分类模板
  • 简介:本文论述碳经济涵义、背景发达国家发展碳经济政策措施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发展碳经济机遇和挑战。最后,提出了制定国家碳经济发展战略与发展规划、建立有利于碳经济发展法律体系和市场环境、加强碳技术研究与开发、倡导碳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等中国发展碳经济对策。

  • 标签: 低碳经济 低碳技术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