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社区医院小儿腹泻的针灸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142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针灸组88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抗感染、补液等常规治疗,针灸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取神阙穴悬灸加足三里针剌。5d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d。结果第1个疗程和第2个疗程后,针灸组痊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针灸组痊愈所需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针灸疗法和常规治疗相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同时笔者认为在基层卫生院中小儿腹泻的护理应该注意心理护理、消毒隔离、饮食护理、排泄物的管理、对症护理。

  • 标签: 小儿腹泻 护理体会 针灸治疗
  • 简介:目的:总结儿童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21例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治疗方法和疗效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1例儿童叶性肺炎中199例(90.0%)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肺部体征阴性154例(69.7%),肺部体征阳性67例(30.3%),阳性体征包括可闻及呼吸音弱或湿啰音;病程在1周以上者151例(68.3%);221例X线胸片均可见到节段或叶分布的大片状密度增高阴影。结论:叶性肺炎近年发病率明显增高,已成为由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MP)混合或单一感染的疾病,临床表现越来越不典型,容易误诊,在临床中发现连续发热、咳嗽、咳痰等不典型肺炎症状的患儿应及早查血常规、拍X线胸部正位片,查肺炎支原体IgM抗体(MP-IgM)等,明确诊断,在病原不明确时,及时用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采用降级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 标签: 儿童 大叶性肺炎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28例婴幼儿肺炎患儿血清采用ELISA法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MP—IgM阳性为MP感染组,MP—IgM阴性为对照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感染组与对照组发病年龄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发病季节无明显差异(P〉0.05)。2组患儿均有咳嗽、喘鸣及呼吸困难,感染组高热、肺部X线片状阴影、C反应蛋白(CRP)阳性、WBC升高、肺外并发症等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MP感染的婴幼儿肺炎以高热为主,且持续时间较长;WBC和CRP增高,肺部X线有肺气肿伴单侧片状阴影;肺外表现多见。对高度怀疑MP感染的患儿,应及时做MP抗体的检查以确诊。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婴幼儿 肺炎
  • 简介:刘弼臣,男,汉族,生于1925年6月6日,江苏省扬州市人,中共党员,农工党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研究室主任、教授,中国著名中医儿科专家、儿科教育家、研究生导师。国务院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国家教委确定的全国九位中医终身教授之一。中华中医儿科学会名誉会长,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理事长,全国中医儿科科研成果评审委员会主任,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北京市人大代表,第八届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委员。

  • 标签: 中医儿科 刘弼臣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教授 评审委员会 中医药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