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1 个结果
  • 简介:食物总脂肪摄入量是影响血浆总胆固醇水平的主要因素。脂肪的种类由结构中的脂肪酸决定,脂肪酸按结构又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可以显著升高血浆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低密度脂蛋白也是脂蛋白中的一类,它是血浆脂蛋白中首要的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脂蛋白,因此和高密度脂蛋白相反,越低越好,畜肉类食物含脂肪最多,且多为饱和脂肪酸。

  • 标签: 血脂调节 不饱和脂肪酸 低密度脂蛋白 脂肪摄入量 动脉粥样硬化性 胆固醇水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为了让患者安全使用血脂调节药物,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方法:根据文献资料及药品的说明书等列出一些常用血脂调节药物的适应症,通用名与商品名及服用时注意事项、服用时间、药物相互作用等。结果:了解了高脂血症用药情况,血脂调节药物的安全使用应引起临床医师和药师的高度重视。结论:达到安全有效的使用血脂调节药物。

  • 标签: 血脂调节药 用药安全 高脂血症 应用原则 注意事项 药物相互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血脂异常是脑梗塞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它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还有斑块儿的形成。所以,患者在预防脑梗塞复发方面,需要对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行积极的控制。具体措施如下—一、非药物干预1.规律的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强度要能达到出汗的程度,每周锻炼消耗的热量至少1000卡以上,可以降压、调脂、减重,还可增加脑血流量。2.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水果的摄入量)。

  • 标签: 调节血脂 脑梗塞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独立危险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 体育锻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益生菌粉调节肠道菌群功能。方法 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益生菌粉30天,比较实验前后自身及组间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的变化情况。结果给样后低、中剂量组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 标签: 益生菌 肠道菌群 低聚果糖
  • 简介:目的观察银曲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药效学作用。方法对高脂饲料喂养的大鼠和家兔灌胃给药,观察银曲胶囊治疗高血脂症的药效学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银曲胶囊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动物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中高剂量组能提高血清中的高密度脂蛋白。结论银曲胶囊对高脂血症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 标签: 银曲胶囊 降血脂 药效学
  • 简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informationregulator1,Sirt1)是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lentinformationregulator,sir2)家族中的一员,是NAD+依赖的Ⅲ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l在细胞的生存、凋亡、肿瘤的发生发展、代谢性疾病以及抗衰老等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microRNA(miRNA)是一组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短小的、不编码蛋白质的单链RNA。近年来研究表明,miRNA能从转录后水平调控Sirt1的表达。因此,调控Sirtl的miRNA可能成为治疗许多疾病的新靶点而倍受研究者们广泛关注。

  • 标签: SIRT1 MIRNA
  • 简介: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公认的三大致死疾病之一.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在我国高达70%,国外高达80%以上.针刺是中医治疗脑缺血的重要方法,疗效确切,其基础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入,现将近5年有关针刺保护缺血性脑损伤分子调节机制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 标签: 脑缺血 针刺疗法 分子机制
  • 简介: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具有显著的抗AS作用,该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包括: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holesterolestertransferprotein,CETP)抑制剂、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peroxisomal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s,PPARs)激动剂、肝脏X活化受体(liverX-activatedreceptor,LXR)激动剂、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arnesoidXreceptor,FXR)拮抗剂/激动剂、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lipase,LPL)活化剂、烟酸类、苯妥英、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ecin:cholesterolacyltransferase,LCAT)活化剂等,本文回顾性地介绍了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药物及其进展,包括临床及临床前期药物及其作用机制.

  • 标签: 高密度脂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 载脂蛋白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 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以及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结果已显示:纠正血脂异常有利于防治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目前,调节血脂治疗的首要目标是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达标,对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高危、极高危患者采用他汀治疗使LDL—C达标或使其下降30%~50%。实际上,一些LDL—C显著升高的患者,即使采用大剂量的他汀,也不能使LDL—C控制到目标范围以内,而大剂量他汀类的安全性仍然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他汀类药物与作用机制不同的其它类药物联用可以起到协同调节血脂的作用,已成为未来调节血脂治疗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新型调节血脂药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Ezetimibe)应运而生。

  • 标签: 调节血脂药 血脂治疗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他汀类药物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发育迟缓患儿进行康复治疗中开展多感官训练配合康复功能训练的作用。方法 按照对比治疗观察的方式开展探究,纳入患儿80例,开展时间为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双盲法均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康复功能训练)和观察组(40例,进行多感官训练配合康复功能训练)。对两组患儿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对比治疗前后Gesell量表测试各能区(社会适应、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发育商(DQ)的变化,治疗前两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多感官训练 康复功能训练 发育迟缓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发育迟缓患儿进行康复治疗中开展多感官训练配合康复功能训练的作用。方法 按照对比治疗观察的方式开展探究,纳入患儿80例,开展时间为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双盲法均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康复功能训练)和观察组(40例,进行多感官训练配合康复功能训练)。对两组患儿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对比治疗前后Gesell量表测试各能区(社会适应、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发育商(DQ)的变化,治疗前两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多感官训练 康复功能训练 发育迟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脑损伤后康复患者应用认知训练与记忆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60例,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对60例患者进行分组,以研究组、常规组作为两组的命名,各30例,对前组应用认知训练与记忆训练,对后组应用认知训练,对比两组接受不同干预后的差异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认知功能等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脑损伤后康复患者应用认知训练与记忆训练的效果确切,即: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认知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认知训练 记忆训练 脑损伤 康复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