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 AO分 B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疗效分析。 方法 选取 2012年 9月 -2014年 2月本科收治的 49例桡骨远端骨折,全部均为闭合性骨折,经复位后,用 X射线评估两组复位评分,以 Garland and Werley评分方法评定腕关节功能。结果 小夹板组复位优良率 60%,内固定组复位优良率 58.1%,两组优良率比较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夹板组腕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 56%;内固定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 54.1%,两组优良率比较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特定的桡骨远端骨折( AO分 B)在治疗上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无明显差异。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 切开固定
  • 简介:寒凝血瘀痛经是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高发病率是寒凝血瘀痛经的临床特点。因寒凝血瘀痛经发病率逐年升高且西医治疗效果不佳而引起了中医学界的特别重视。面对这一现实情况,本文试图围绕寒凝血瘀痛经的中医治疗这一课题,以治疗安全与远期效果稳定为基础,注重以寒凝血瘀痛经为例,从病因病机与中医治疗等方面展开对此病的探讨,从而达到更加有效全面的对寒凝血瘀痛经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目的。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针对寒凝血瘀痛经的中医治疗,因病人体质与兼证的不同,在治疗上主要以温经祛瘀为主,配以对兼证的对症治疗。

  • 标签: 痛经 寒凝血瘀型 中医治疗 温经祛瘀
  • 简介:摘要: 脊髓颈椎病 这种临床常见骨科疾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以手臂麻木、下肢肌张力增高、脊髓压迫等为主要的临床症状,由于该病在发病初期并不明显,因此有可能会误诊为其他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严重时或导致高位截瘫,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研究资料显示,中医康复护理能够通过情志护理、健康教育、生活护理、饮食护理、体育锻炼等多种措施来促进患者的康复,本文主要对以上中医康复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并简要阐述了 中医康复护理在脊髓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中医康复护理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依那普利叶酸治疗 H 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9 年 2 月 ~2019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120 例 H 高血压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依那普利治疗, n=60 )和观察组(依那普利叶酸治疗, n=60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对于 H 高血压应用依那普利叶酸治疗效果尤为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控制疾病病情发展,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依那普利 叶酸 H 型高血压
  • 简介:目的研究高危人乳头瘤病毒分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42例符合研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高危人乳头瘤病毒分检测,观察不同年龄段人群和不同宫颈病变中高危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情况。结果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感染情况不同,越年轻感染情况越严重;且在进行宫颈活检病理学检查的患者中,不同分的高危人乳头瘤病毒在不同宫颈病变中感染情况相比较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危人乳头瘤病毒进行分检测,于临床上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进行筛查诊断有着极重要的意义,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分型检测 宫颈癌 癌前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积液晚期血吸虫病病人的护理体会。方法:我院在 2013年 1月 ~2014年 12月收治的腹腔积液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中,选择 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腹腔积液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全方面有效的护理,观察 8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护理前后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腹腔积液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中治愈有 34例、病情好转有 40例以及治疗无效有 6例,其中有 1例因上消化道出血死亡;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明显比护理前的满意度高,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腹腔积液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全面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与预后,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腹腔积液型 晚期血吸虫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水晚期血吸虫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分析。方法:选择 190例腹水晚期血吸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给予临床观察与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临床观察与常规护理干预。再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全部患者中肝功能异常约占 87.9%,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约占 68.9%,全身或双下肢浮肿约占 38.9%。观察组的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规律运动、定期复诊依从性分别为( 2.60±0.32)分、( 2.47±0.58)分、( 2.46±0.62)分、( 2.75±0.46)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腹水控制总有效率为 88.4%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7.4%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给予腹水晚期血吸虫患者临床观察与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腹水及并发症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肾小球肾炎中医证以及检验指标的探讨。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肾小球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共 70例,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脉,运用中医辨证方法对全部患者进行分处理,将其划分为三个证,主要有: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气虚。对中医症以及肾脏病理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有 28例患者的病理损害程度被检测为四、五级,且肝肾阴虚患者所占的比例最多,占 42.9%。而在上述两类分级中,气阴两虚患者所占的比例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有利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很好的把握,从而尽最大可能帮助患者努力改善病情,同时使患者的预后得到有效的提高。

  • 标签: 肾小球肾炎 检验指标 中医辨证
  • 作者: 杨兰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大英县玉峰中心卫生院杨兰芳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作压力的加剧,很多健康问题不断出现,例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与日俱增。糖尿病作为一种需要终身治疗的慢性疾病,如不加以控制,不仅会产生并发症,还可能威胁患者生命。特别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公共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不只是中老年人中糖尿病患者较多,该病还有年轻化的发展趋势。患者需要通过服药及相关治疗手段,将血糖、甘油三酯等指标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从而尽量避免疾病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对脾虚湿热慢性胃炎患者选择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法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07月收治的72例脾虚湿热慢性胃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后进行慢性胃炎患者治疗方式的研究;参照组(36例)应用常规西药完成疾病治疗;研究组(36例)应用常规西药+半夏泻心汤加减疗法完成疾病治疗;最终就两组脾虚湿热慢性胃炎患者用药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同参照组脾虚湿热慢性胃炎患者用药效果(69.44%)对比,研究组总有效率(94.44%)呈现出显著提升(P<0.05)。结论临床医师针对脾虚湿热慢性胃炎患者在治疗期间,半夏泻心汤加减疗法的应用,可以使得用药效果大幅度提升,最终对于脾虚湿热慢性胃炎患者的早期康复奠定基础。

  • 标签: 半夏泻心汤加减 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评价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并Ⅱ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方法74例慢阻肺并Ⅱ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纳洛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血气指标[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aO2水平为(78.9±5.87)mmHg(1mmHg=0.133kPa),对照组患者的PaO2水平为(62.53±4.25)mmHg;观察组患者的Pa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74,P=0.01<0.05)。观察组患者的PaCO2水平为(53.65±2.31)mmHg,对照组患者的PaCO2水平为(77.87±4.35)mmHg;观察组患者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91,P=0.01<0.05)。结论利用纳洛酮药物治疗慢阻肺并Ⅱ呼吸衰竭患者,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纳洛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Ⅱ型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腋部烧伤后疤痕挛缩分及修复方式的选择。方法:随机抽取我院 2011年 4月 -2013年 4月收治的腋部烧伤患者 3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腋部烧伤后疤痕挛缩的类型,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 结果:本次研究结果说明,腋部烧伤后疤痕挛缩一般分为四种类型,单纯腋前或腋后皱裂疤痕挛缩、腋前后皱裂疤痕挛缩,但腋窝顶部不受累、腋窝完全闭锁、腋窝处附近疤痕挛缩。依据患者腋部烧伤疤痕的类型实行不同的手术方法,所有患者手术效果均满意。 结论:依据患疤痕挛缩类型实施相应的修复方式对患者治疗具有重要的影响。正确判断患者的挛缩类型是治疗的关键。

  • 标签: 腋部烧伤 疤痕挛缩 修复方式
  • 简介:获得性血友病A(acquiredhemophiliaA,AHA)是由于循环血液中出现抗凝血因子Ⅷ(FⅧ)自身抗体导致的疾病。AHA临床上较少见,发病较突然,出血较重,如未及时诊治可危及生命。现将在我院就诊的1例2糖尿病伴获得性血友病A病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54岁,因牙龈出血、全身皮肤散在瘀斑3d于2016年11月入住我院。既往4年前明确诊断2糖尿病,一直规律使用诺和灵30R控制血糖,3月前因肉眼血尿伴腰痛于我院诊断右肾结石,保守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无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反复出血及家族出血病史,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 标签: 获得性血友病A 2型糖尿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牙龈出血 诺和灵30R 抗血小板药物
  • 简介:目的分析中医特色护理辅助治疗脾胃虚寒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脾胃虚寒胃脘痛患者70例(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5例)与中医特色护理观察组(35例),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及疼痛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VAS评分低,P<0.05。结论在脾胃虚寒胃脘痛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中医特色护理,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轻疼痛感,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 标签: 中医特色护理 脾胃虚寒型 胃脘痛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益气消痞汤治疗脾胃虚弱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我院42例脾胃虚弱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选用摩罗丹,观察组选用益气消痞汤,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饮食减少、喜暖喜按、胃脘痞胀、暖气评分低于治疗前数值,观察组数值低于对照组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益气消痞汤治疗脾胃虚弱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益气消痞汤 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个体化饮食护理在2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糖尿病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配合个体化饮食护理,观察并比较其护理效果。结果饮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和体重指数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护理依从率为96.67%,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个体化饮食护理能够有效提高2糖尿病的护理效果。

  • 标签: 2型糖尿病 个体化饮食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本文选取的大学生进行分析,研究他们的睡眠质量状况和中医体质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对学生的睡眠质量进行研究时主要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他们的中医体质进行判断时主要通过《中医体质量表》,然后选取某高校大学生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从大一到大五共选取了 1100名学生,统计分析这些大学生 PSQI七项因子以及总分和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结果: PSQI总分高于三分的大学生占到了全部大学生的 63.78%,有将近 69.24%的学生在中医体质上属于偏颇体质;在这些人群里,气虚质、阳虚质和痰湿质三种体质类型占比最高。通过对这些中医体质类型进行分析,发现平和质与气虚质、阳虚质跟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在相关性上分别呈现负相关和正相关。结论:通过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受到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的体质问题。

  • 标签: 大学生 睡眠质量 中医体质 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肝郁气滞失眠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5月时间段肝郁气滞失眠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药物不同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运用艾司唑仑片,观察组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本研究中所得总有效率数值93.10%高于对照组在本研究中所得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肝郁气滞失眠的运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肝郁气滞型失眠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温胃散寒汤治疗脾胃虚寒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收治的 60 例脾胃虚寒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温胃舒颗粒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温胃散寒汤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 12 周,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证候疗效、病理积分、慢性炎症和萎缩改善方面皆优于对照组 (P < 0.05) ,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结论 温胃散寒汤治疗脾胃虚寒慢性萎缩性胃炎优于对照组中成药温胃舒颗粒,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安全性及可靠性均可信赖,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胃虚寒 温胃散寒汤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尘肺合并Ⅱ呼吸衰竭治疗应用中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10月到2018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尘肺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有创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HR及RR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P<0.05);研究组患者SaO2及PaO2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在尘肺合并Ⅱ呼吸衰竭治疗应用中具有良好导向,有效改善患者呼吸情况,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适用于临床。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尘肺 Ⅱ型呼吸衰竭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