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在脐尿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超声检查诊断的脐尿相关疾病患者23例。患者均为婴幼儿,平均年龄为1岁。结果:10例为单纯脐尿周围组织感染;10例为脐尿瘘伴感染;3例为脐尿囊肿,经手术病理或抗炎治疗后复查。超声诊断符合率达100%。结论:超声诊断脐尿疾病具有可靠、无创的优点,是婴幼儿脐尿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脐尿管 超声诊断 婴幼儿
  • 简介:目的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使用PICC置输液的优越性及护理体会。方法总结临床上14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使用PICC置,根据PICC置管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干预提前预防。结果PICC穿刺成功率100%。留置时间为90d-210d(平均120d)。14侧中10例未发生导管堵塞、栓塞、感染、导管断裂等并发症。结论PICC置为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输液提供了一条安全简便的输液途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由于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通常是住院治疗,PICC的护理都有护士护理,因此减少PICC置的并发症。

  • 标签: PICC置管 隐球菌性脑膜炎 护理
  • 简介:目的比较中心静脉导管加注入尿激酶与常规胸腔闭式引流胸腔积液的堵发生率及患者耐受性.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8月住院部确诊的胸腔积液73例,分为3组,实验一组21例采用胸腔留置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实验二组18例采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加每日尿激酶10万单位注入胸腔,对照组34例采用留置常规胸腔插管闭式引流,比较3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堵率、耐受性.结果实验一组、二组堵率分别为42.9%(9/21)和27.8%(5/18),对照组为14.7%(5/34).实验一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422,P=0.020).实验一、二组总体耐受性满意率92.3%显著高于对照组55.9%(χ2=12.973,P=0.000),实验组耐受性好.结论尿激酶在减少胸腔闭式引流管堵率上有一定作用.患者对中心静脉导管的耐受性要好于常规置.

  • 标签: 渗出性胸膜炎 中心静脉导管 尿激酶
  • 简介: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高血压患者拔期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拟行结/直肠癌根治术,ASAⅠ~Ⅲ级,要求术后镇痛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分别在诱导前、手术结束前给予氟比洛芬酯各50mg,对照组则分别给予等容量的0.9%氯化钠注射注,观察诱导前(T0)、拔前(T1)、拔时(T2)、拔后3min(T3)、5min(T4)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拔期的不良反应,并记录术后不同时点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和PCA按压次数.结果2组T1、T2和T3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均明显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T4时试验组恢复至麻醉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仍较T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T1~T4时点SBP、DBP、HR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躁动及咽喉痛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试验组在术后1、6h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试验组PCA按压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减少高血压患者围拔期的血流动力学波动,不影响患者的苏醒,并能降低拔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术后镇痛效果.

  • 标签: 超前镇痛 氟比洛芬酯 高血压 麻醉 报告期 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