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潜伏低浓度局部麻醉(局麻)药椎管阻滞用于分娩镇痛时对产程和母婴结局造成的影响。方法136例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8例。两组均实施低浓度局麻药椎管阻滞,对照组麻醉时间为活跃,观察组为潜伏。记录两组产妇潜伏、活跃、第二产程与第三产程时间,统计出血量、5min新生儿Apgar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潜伏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活跃、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及出血量、5min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76.5%显著高于对照组5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镇痛中,于潜伏给予低浓度局麻药椎管阻滞有利于缩短潜伏,对母婴结局无不良影响,值得推广。

  • 标签: 椎管阻滞 低浓度 局部麻醉 分娩镇痛 潜伏期 活跃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椎管内阻滞麻醉用于潜伏分娩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间在我院分娩的400例足月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予以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观察组产妇予以腰硬联合麻醉镇痛。比较两组产妇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长均短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产妇新生儿,P<0.05。在镇痛后不同时间,观察组产妇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与在产程潜伏行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效果相比,在此段时间对产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镇痛的效果更佳,可确保自然分娩成功率,减少分娩疼痛,加快产程,确保新生儿健康。

  • 标签: []不同椎管内阻滞麻醉 潜伏期分娩镇痛 产妇 新生儿
  • 简介:阴阴道炎一直是女性的难言之隐,很多原因都会导致阴道炎发作。这几天,刘女士很后悔,自己不该穿那条紧身裤。这不,好久没有发作的阴道炎又发作了,痒得难受,不得已只好去医院。医生给她取样后,让她拿到检验科化验。白带常规结果出来,果然发现有真菌,刘女士懊恼极了。该死的疾病,怎么这么不容易断根呢,稍微不注意就复发了。

  • 标签: 真菌 潜伏 栓剂 阴道炎 白带常规 发作
  • 简介:人体需要脂类。我们食物中的脂肪,有些利于健康,有些会增加患心脏病的危险,关键是要用“好”脂肪代替“坏”脂肪。其中,反式脂肪酸就是“坏”的脂肪酸。

  • 标签: 反式脂肪酸 潜伏 人体需要 心脏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析双环醇+异福片对学生结核潜伏感染预防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开展时间: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54例潜伏结核感染学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分为两组:甲组(27例,异福片治疗)、乙组(27例,前者基础上联合双环醇),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均有改善,且乙组患者ALT、AST水平低于甲组(P<0.05);乙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甲组(P<0.05)。结论 在学生结核潜伏感染中应用双环醇联合异福片治疗,可起到良好的预防治疗效果,一定程度减轻对患者的肝脏损伤,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学生 结核 潜伏感染 预防治疗 双环醇 异福片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年发布的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指出,全球低收入国家的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6.42%,中等收入国家为5.57%,高收入国家为4.72%[1].美国的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3%[2],我国该数据约为5.6%[1].因妇女在妊娠期会产生生理、心理改变并且围产期全程会经历数次季节交替,同时许多慢性疾病如癫痫、高血压及糖尿病不能中断治疗,备孕及妊娠难免需要使用到药物.美国每年600万妊娠妇女中约60%会在妊娠及哺乳服用3~5种药物[3],约64%的孕妇至少服用1种处方药物[4].药物进入体内后会同时作用于通过胎盘联系的母亲和胎儿,对母体起到治疗作用的同时,部分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影响胎儿发育甚至造成胎儿畸形及流产.

  • 标签: 妊娠期 哺乳期 用药安全 新生儿出生缺陷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处方药物
  • 简介:人们虽早就知道“是药三分毒”,但对药物应用具有双重性,一是药物效应(即有效性),另一是药物不良反应与毒副作用(即安全性)认识不足,特别是对妊娠和哺乳妇女使用药物后,该药物对胎儿及哺乳婴儿影响的认识更是模糊。

  • 标签: 妊娠期 哺乳期妇女 安全用药 药物应用 对药 药物效应
  • 简介:目的观察小剂量的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成人全麻手术6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手术结束后瑞芬太尼组将瑞芬太尼的用量减至维持量的1/10,对照组则停止使用。结果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无明显区别,与对照组相比,瑞芬太尼在苏醒的咳嗽发生率和不自主运动发生率均降低。结论在苏醒使用小剂量的瑞芬太尼不会延长患者苏醒时间并能减少拔管时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瑞芬太尼 全麻 拔管 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