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湿与坐浴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止痛与愈合的效果,寻求合适的止痛和促进创面愈合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00例住院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湿组、坐浴组,湿组用中药煎汁原液湿,坐浴组用中药煎汁加温水先熏蒸后坐浴。结果术后1d中药湿与坐浴止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法止血、消肿效果优于坐浴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组的肉芽组织生长优于坐浴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中药坐浴组,两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痔术后使用中药湿止痛、促进创面愈合效果较用中药坐浴好,湿患者舒适度高,乐于接受,且负性因素影响小,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混合痔 湿敷 坐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灯照射联合复方黄柏液湿治疗产后会阴侧切伤口的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怀来县医院收治的产后会阴侧切伤口患者102例作为入组对象进行研究分析。102例患者经过随机数字法划分为两组。常规组应用传统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神灯照射联合复方黄柏液湿。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伤口疼痛评分、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神灯照射联合复方黄柏液湿给产后侧切会阴伤口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选择措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 要 目的:观察产后痔疮中药湿膏治疗产后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产后痔疮中药湿膏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水肿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50例,显效39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2%。结论:产后痔疮中药湿膏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水肿症状,对产后痔疮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产后痔疮 产后痔疮中药湿敷膏
  • 简介: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甲硝唑湿用于经外周静脉泵注可达龙所致静脉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经外周静脉泵注可达龙治疗心律失常并发静脉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地塞米松联合甲硝唑组(DM组)、硫酸镁组(S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其中DM组使用地塞米松10mg加入100ml甲硝唑注射液中湿患处,S组使用25%硫酸镁注射液湿患处,C组使用生理盐水湿患处。观察各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即刻(T0)、治疗后24h(T1)、48h(T2)、72h(T3)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DM组、S组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C组,且DM组的显效率高于S组(P〈0.05);T1~T3时点DM组、S组的VAS评分均低于C组,且DM组的VAS评分低于S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甲硝唑湿对经外周静脉泵注可达龙所致的静脉炎具有很好的疗效。

  • 标签: 胺碘酮 静脉炎 地塞米松 甲硝唑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藏医药膏湿治疗风湿热性关节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各25例,观察治疗效果的有效性。结果 患者间治疗有效率以及心理状态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藏医药膏 风湿热性关节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耍:目的观察75%乙醇湿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伤口修复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试验组加用75%乙醇湿,对照组常规外科换药,观察两组局部组织止痛及红肿消退时间。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局部组织止痛及红肿消退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用75%乙醇湿敷在起搏器植入术后伤口换药的疗效、止痛、愈合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普通常规外科换药,可减轻患者局部肿胀及疼痛,对起搏器术后临床护理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 标签: 75%乙醇湿敷 起搏器植入术 伤口换药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探讨对皮肤科疾病患者进行湿护理中应用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一年时间接收的皮肤科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湿护理,结合护理方法的不同对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是以对照组为基础加之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然后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要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值小于0.05。结论:在皮肤科疾病患者的湿护理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融入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对其进行灵活有效的应用,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实现充分执行,使相关指标得到有效落实,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防控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或者并发症。所以这种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在该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有应用的价值。

  • 标签: 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 皮肤科湿敷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观察红黄液外湿治疗慢性感染性创面的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观察,观察组46例用红黄液纱条外湿于慢性感染性创面。对照组40例,用凡士林纱条与0.5%碘伏纱条外敷于慢性感染性创面。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处理,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l。结论红黄液外湿治疗慢性感染性创面效果显著,痊愈时间快。

  • 标签: 红黄液 外湿敷 慢性感染性创面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异维A酸联合复方黄柏液涂剂湿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我院皮肤科就诊的110例寻常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异维A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治疗4周后,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炎性因子水平(CRP、IL-1β、TNF-α),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IL-1β、TNF-α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异维A酸 复方黄柏液涂剂 寻常痤疮 炎性因子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在皮肤科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70例皮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湿护理,实验组采用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结果:在湿护理的达标情况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皮肤科湿护理中,行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湿护理的达标情况,改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 皮肤科湿敷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对自制中药湿方剂在预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我科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使用七叶皂苷钠的住院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在输注七叶皂苷钠后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输液结束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自制中药湿。对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中药湿方剂在预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中的临床应用有显著的效果。

  • 标签: 自制中药湿敷方剂,预防,七叶皂苷钠,静脉炎
  • 简介:目的分析讨论在乳腺癌癌性伤口管理中进行湿性愈合疗法和化疗联合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出现乳腺癌癌性伤口患者43例,对其进行湿性愈合疗法和化疗联合治疗,处理患者伤口。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湿性愈合疗法和化疗联合治疗,32例患者伤口缩小,10例患者伤口无变化,1例患者伤口恶化,好转率为74.42%。36例患者出血减少,5例患者出血无变化,2例患者出血增多,好转率为83.72%。结论在乳腺癌癌性伤口管理中进行湿性愈合疗法和化疗联合治疗能有效缩小伤口,减少出血,在临床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湿性愈合疗法 化疗 乳腺癌癌性伤口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羌活胜湿汤加减结合麦肯基疗法对颈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1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单用麦肯基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羌活胜湿汤加减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4,P〈0.05)。观察组患者颈部功能受限、颈项僵痛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11.36±2.68)、(8.36±1.47)d,短于对照组的(17.25±3.21)、(15.68±2.8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羌活胜湿汤加减联合麦肯基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效果满意,可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颈型颈椎病 麦肯基疗法 羌活胜湿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治疗脾虚湿蕴型湿疹的小儿患者的过程中方剂健脾祛湿方的功效,以及对患者体内免疫球蛋白、重组人B细胞淋巴瘤蛋白、外周血γ干扰素数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脾虚湿蕴型湿疹小儿患者126例,使用随机双盲法将这13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63例。实验组的患者给予外敷健脾祛湿方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则为单纯氯雷他定进行治疗,体重小于等于30kg的患者每次给予5mg,体重在30kg以上的患者则给予10mg每次,餐后吞服,每日一次。记录两组患者的皮肤湿疹面积、皮肤损伤状态、免疫学指标水平、患部瘙痒程度、重组人B细胞淋巴瘤蛋白数量变化、外周血γ干扰素数量变化,填写中医证候评价量表。结果:使用t检验将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皮肤湿疹面积和患部瘙痒程度进行比较,得p>0.05,说明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数据比较得,实验组患者的皮肤损伤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且患部的瘙痒程度也明显轻于对照组,经t检验得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球蛋白、重组人B细胞淋巴瘤蛋白、外周血γ干扰素数量可得接受健脾祛湿方治疗的患者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经检验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中药健脾祛湿方对于脾虚湿蕴型小儿湿疹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能较大程度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对于后续治疗的依从、促进患者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健脾祛湿方 脾虚湿蕴 湿疹 小儿
  • 简介:夏季暑多夹湿,脾最怕湿,湿气阻滞在脾胃,就会出现没胃口、爱犯困、没精神等表现。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

  • 标签: 夏季 暑湿 泡脚 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