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氧疗”不是保健方式,是用来治病的。至于健康人,通常不会缺氧,不必“补氧”。不少中老年人中意于各种氧疗的保健医疗器械。尤其是前段时间贵州启动的“空气罐头”计划,似乎更在印证氧疗推销人员的种种说法。

  • 标签: 罐头 氧气 迷恋 保健方式 医疗器械 中老年人
  • 简介:目的本文通过对氧气和吸氧装置的调查,了解氧气和吸氧装置污染情况,为预防下呼吸道感染提供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我院湿化瓶内的液体56份、对氧气筒阀门未充气、充气和消毒后取氧气各2秒钟共90份进行培养。结果在56份氧气管道和湿化瓶及液体内革兰氏阴性菌27份,生长率为48.21%,其中绿脓杆占12份。调查氧气阀门污染严重,细菌含量较高。结论近年来,革兰氏阴性杆菌在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中呈上升趋势,是下呼吸道感染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危重病人和抵抗力低的宿主。提示我们对吸氧装置应严格进行消毒,给氧过程认真按规程和无菌操作技术。此外,在氧气选择上应本着对病人负责的态度,选用医疗用氧气

  • 标签: 氧气 吸氧装置 消毒 无菌操作 下呼吸道感染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氧气雾化吸入给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使用美康合理用药工作站调取电子病历筛选给药途径为氧气雾化吸入的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患者氧气雾化吸入给药情况,评估我院住院患者氧气雾化吸入给药的相关指标。结果我院住院患者中氧气雾化吸入给药较多的科室是: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普通外科、骨科、胸心外科,分别为15.25%、11.86、10.89%、10.17%;≤10岁和≥51岁的患者使用比例最高,分别为22.03%和29.06%;氧气雾化吸入应用最多的药物是: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注射用α糜蛋白酶等;患者单次氧气雾化吸入给药平均用量约为20.81mL;二联用药和三联用药比例分别为35.53%和41.65%,联用药物中最常见的是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和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氧气雾化吸入给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超给药途径用药、单药给药剂量不合理、不合理联用等现象。结合临床药师的用药指导,并与临床医师密切配合,可共同促进氧气雾化吸入给药的安全、有效及合理使用。

  • 标签: 氧气雾化吸入 联合用药 利用分析 用药指导
  • 简介:目的:探讨声带息肉术后,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手术结果的影响。方法:声带息肉术后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氧流量6—8升/min,药液总量5ml,每次吸入20min。结果:声带息肉术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护理治疗较单纯常规术后护理治疗有明显的治愈效果。经统计学卡方检验有显著差异。结论:声带息肉术后加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比单纯全身用药效果好。一次性雾化吸入器体积小,专人专用,且用氧气为动力,已逐渐成为雾化的主要方式。

  • 标签: 氧气驱动雾化 声带息肉 疗效观察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9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应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1mg(2mL),以氧气作为驱动力雾化吸人。治疗15min、1h和7d后,对比分析患者用药后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临床表现均有改善,治疗组治疗后15min、1h及7d总有效率分别为71.11%、75.56%、88.89%。对照组治疗15min,1h及7d总有效率分别为51.11%、60%、66.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人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支气管哮喘,较常规方法治疗效果为好。

  • 标签: 哮喘 布地奈德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利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开展小儿喘憋性肺炎护理工作的价值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院内的100例喘憋性肺炎患儿,运用随机分配方式设置为对照组(常规基础护理+压缩雾化吸入)与观察组(常规基础护理+氧气雾化吸入),对比两组患儿气喘缓解时长、哮鸣音持续时长、家属对护理满意工作评分。结果:观察组整体患儿气喘缓解时长、哮鸣音持续时长、家属对护理满意工作评分等相关数据信息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小儿喘憋性肺炎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氟康唑漱口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口腔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儿科2016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口腔真菌感染患儿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9例。患儿均采用碳酸氢钠溶液、氟康唑漱口液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含漱法,试验组患儿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愈时间及病变愈合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疾病愈合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口腔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口腔真菌感染严重程度,促进创面快速恢复。

  • 标签: 口腔真菌感染 雾化吸入 氟康唑漱口液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儿科呼吸道疾病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氧气驱动雾化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呼吸道疾病患儿8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为40例、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雾化超声治疗并护理,研究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及相关护理措施。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的雾化天数、平均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氧气驱动雾化 儿科 呼吸系统 护理效果 满意度 住院天数
  • 简介:目的观察氧气驱动吸入肾上腺素对减轻新生儿机械通气拔管后喉水肿的疗效.方法88例机械通气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在拔管前1h静脉注射地塞米松0.5mg/kg,拔管后予以地塞米松2mg加生理盐水2ml,用6L/min氧气驱动雾化吸入,2h1次.治疗组45例,拔管后立即予以肾上腺素1mg加生理盐水2ml,用6L/min氧气驱动雾化吸入,2h1次,雾化4~5次后改用常规雾化吸入.两组均予以吸氧、吸痰、抗感染等处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7.4%)(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肾上腺素对减轻新生儿机械通气拔管后喉水肿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肾上腺素 吸入法 机械通气 喉水肿 新生婴儿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常规地塞米松磷酸钠静脉滴注治疗为对照组,42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氧气雾化吸入治疗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主要体征、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疾病,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普米克令舒 博利康尼 雾化吸入
  • 简介: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异丙托溴胺与沙丁胺醇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小儿喘息性肺炎58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联合组300例与对照组280例。2组均行抗感染及抗炎等基本治疗。同时联合组采用布地奈德、异丙托溴胺与沙丁胺醇联合氧气雾化治疗,对照组仅予布地奈德氧气雾化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3.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儿咳嗽、喘憋及肺鸣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所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异丙托溴胺与沙丁胺醇联合氧气雾化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喘息性肺炎 布地奈德 沙丁胺醇 雾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氧气驱动联合雾化吸入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的治疗,随后比较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2021年该时段内我院66例支气管炎患者,对于全部患者均进行抗感染治疗,随后进行分组(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进行氧气驱动联合雾化吸入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的治疗。结果:研究组支气管炎患者中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支气管炎患者有效率为78.8%,经比较t=5.1207,P=0.0236。研究组症状中特征分别为3.7±1.2 d、1.2±0.4h、4.9±0.8d、7.5±0.9d(t=9.6039、14.8159、10.5902、3.8754)P均小于0.05。结论:在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进行氧气驱动联合雾化吸入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的治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 标签: 特布他林 布地奈德 慢性支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