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横断面研究法调查我国137家医疗机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的信息自动现状,分析PIVAS所在省份和医院级别对信息自动的影响,为我国PIVAS信息自动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调查研究法,通过网络对各医院PIVAS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包括自动环节、自动设备、审方模式、审方软件、审方人员、信息自动取得的成效,并分析PIVAS自动和信息建设现状和所在省份、医院级别的相关性。结果:共发出问卷138份,回收有效问卷137份,有效回收率为99.3%。调查显示,大部分医院PIVAS做到了处方前置审核,主要审方模式为人工审核与审方软件相结合,主要审方人员为PIVAS药师,被PIVAS使用最多的自动设备为自动摆药机。调查对象普遍认同自动和信息建设提高了工作效率、医嘱合格率、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了劳动强度。自动和信息建设不受省份和医院级别影响。结论:我国PIVAS信息自动程度较好,且取得了一定成绩,建设情况不受省份和医院级别影响。有必要进一步完善PIVAS信息自动建设标准,为PIVAS信息自动建设提供参考。

  • 标签: 静脉用药 集中调配中心 信息化 自动化现状 调查
  • 简介:摘要: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技术、新理念在医院药房中得到广泛应用,有力推动着此领域的先进化、智能,而自动药房管理系统便是先进技术应用的重要成果。本文将此系统应用于医院药房中,评定其应用思路与效能,望能为此领域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自动化药房管理系统 医院药房 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集束护理对机械通气新生儿通气时间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间接收的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中选择7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集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护理时应用集束护理可有效缩短通气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利于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机械通气 新生儿 通气时间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加,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也已大大提高,药物制剂的需求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年来,老龄的趋势逐渐明显,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这对制药领域的药品生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些问题,制药行业一方面要不断开发新药,另一方面要创新制药生产设备。自动控制生产技术是新时期医药生产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需要医药企业的重点投资和建设。本文对制药设备及其自动控制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相关技术研究提供帮助。

  • 标签: 生产过程 自动化控制技术 医药制药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自动腹膜透析机常见报警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人工模式capd治疗,研究组则接受自动腹透机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上机时间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由记录结果显示,两组的上机次数均为310次。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的报警问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自动腹膜透析机在应用过程中极易出现网络通信失败、灌入量或引入量不足以及管组中有空气等常见报警问题,医务人员可以依据上述问题制定并落实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而提高透析治疗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自动化腹膜透析机 常见报警问题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采用实验的方式,探讨自动调配系统在医院门诊和住院药房的应用与分析的过程,以此来获得相关的结论。方法:选择时间在2021年1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有关患者,共有100例,将100例患者通过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通过分析自动调配系统在医院门诊和住院药房的工作原理以及相应的流程,来对比自动模式和传统的人工模式之间的区别,并且来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的方式,加强数据之间的对比,留着患者取药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等相关的因素以此来加强观察。结果:在医院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通过应用自动的系统患者的需要时间,有效地缩短同时患者的满意度不断地提高。结论:在医院门诊和住院药房工作的过程中,加强自动调配系统的应用可以改善药房的工作环境,同时还能够不断地提高药师在工作过程中的工作效率,有效地降低差错率。

  • 标签: 自动化调配 医院门诊 住院药房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肺康复在ICU机械通气中的观察应用效果。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企业深入研究节能减排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相关技术在制药企业的应用可以提高设备的制药效率,充分利用原材料,同时使部分资源可回收利用,或者通过清洁处理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 标签: 制药 机械设备 节能减排 改进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有创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本院ICU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88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之分成常规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强化护理干预),各44例。结果:研究组用力肺活量、用力呼气量、潮气量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气道峰压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ICU 重症心力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对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9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有创通气,研究组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PaCO2、CO2含量、HCO3、剩余碱低于对照组(P<0.05),pH值、PaO2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FVC、FEV1/FVC、PEFR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体健康状况、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呼吸衰竭患者治疗过程当中,无创机械通气效果理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以及血气分析指标,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肺功能 血气分析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护理干预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预后护理满意度影响。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68例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住院号单双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集束护理组实施集束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机械通气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集束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集束护理组护理1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集束护理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集束护理干预服务模式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满意度,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干预 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机械通气时间 护理满意度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机械通气期间人工气道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入选的66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97%,高于对照组78.79%,P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术后机械通气 气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有创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9月-2020年8月,进行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方式探究,样本源自本院此类患者,随机选取并1-78编号,抽签平分对照组、试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疗效,评估患者心功能状态。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LVDED、LVSED、LVEF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DED、LVSED低于同组治疗前,LVEF高于同组治疗前,组间对比试验组LVDED、LVSED低于对照组,LEVF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重症监护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荐。

  • 标签: 心力衰竭 重症 ICU 心功能 有创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2020年2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选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为研究组患者提供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以及临床相关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潮气量均高于对照组,气道峰压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ICU呼吸衰竭 有创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肠内营养耐受评估的护理干预在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间接收的机械通气患者中选择9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增加肠内营养耐受评估环节,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消化道出血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总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肠内营养中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而言,护理时应用肠内营养耐受评估可有效降低消化道出血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风险,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增加肠内营养中断时间,利于身体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肠内营养耐受评估 护理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肌无力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我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ICU重症患者中,从中选择了9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按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例数均为46例,前者加强早期康复训练,后者则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较好,差异较为明显(P<0.05);两组的ICU 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感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分别为(6.78±1.32)d、(31.03±7.49)d、6.52%,对照组分别为(7.13±2.17)d、(34.22±9.40)d、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重症患者加强早期康复训练,可保证较高的护理质量,有效避免感染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早期康复训练 满意度
  • 简介:【摘 要】:目的 本文旨在探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一年内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80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每组患者平均分为40例,80例患者均进行急危重症的常规性治疗,一组(甲组)患者接受肠道外营养支持的方案进行治疗,二组(乙组)患者接受肠道内营养支持的方案进行治疗,以甲、乙区分组别。经过对甲、乙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营养指标水平及健康系统(APACHE-II)进行医学评分进行观察。结果 :甲乙两组80例患者在治疗前,营养指标无差异(P>0.05),组间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PA(血清前白蛋白)、ALB(血清白蛋白)、Hb(血红蛋白)、NB(氮平衡)等的水平,进行数据分析后,乙组患者各项相关指标明显优于甲组患者,通过APACHE-II 进行评分。APACHE-II 评分情况对比中,乙组患者明显低于甲组患者。数据出现差异(P

  • 标签: 肠内外营养支持 机械通气治疗 急危重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实施于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100例研究对象,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然后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结果:ICU里面的时间,试验组较对照组更少(P

  • 标签: 综合护理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相关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