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的公布为中医药的发展带来了曙光,并成为中药新药创新研发的焦点。但是经典名方中药材的本草考证存在着很大差异。本文通过查阅历代本草著作,并结合现代研究资料探究古代经典名方中的黄连是否为黄连品系中的雅连,梳理雅连的名称演变、物种基原、产地变迁、药用功效、在中医药上的地位和作用,以期为古代经典名方研究和进一步开发利用雅连资源提供本草学依据。

  • 标签: 雅连,本草考证 道地 功效 经典名方
  • 简介:随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于2008年1月8日发布施行《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对于中药研发更加体现了继承传统、突出中医药特色的思路,对中药复方制剂的分类进行了细化,增加了“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以及“主治为证候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分类,并对这两类有临床应用基础的中药减免了动物药效试验,但必须进行非临床安全性研究,确保用药安全。

  • 标签: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 中药复方制剂 非临床安全性研究 考证 蚕沙 中药研发
  • 简介:摘要“龙眼肉”原称“龙眼”,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以后至清各代主要本草著作多用此为正名。“龙眼肉”之名首现于宋《严氏济生方》,药用部位更加明确,并逐渐为后世本草著作延载。明代《本草蒙筌》首次作为正名收载,并在清代本草著作中占据主导地位,直至当代,《中国药典》等均以正名收载。

  • 标签: 龙眼肉 药名 考证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晶珠本草》中对藏药不良反应的研究概况,为临床安全用药及藏药不良反应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将《晶珠本草》中记载的能引起不良反应的藏药分类,统计各类的数量,并与现代研究的藏药不良反应作对比。结论《晶珠本草》中提到能引起不良反应的藏药有120种,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记述:描述不良反应具体表现;通过炮制及配伍减毒;在某些生理、病理条件下谨慎或避免使用某些药物以减毒;有毒、药效猛烈或药性重、锐。《晶珠本草》中提到的藏药不良反应在现代研究中基本都得到了印证,但其在叙述方面还比较零散;而现代针对每味藏药的不良反应研究较为系统和具体。

  • 标签: 晶珠本草 藏药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挖掘与探讨《中华本草》中与催产素作用相关的中药。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具有类似缩宫素作用,能促进子宫收缩的中草药进行检索与整理,筛选出可能影响催产素分泌的中药,探讨其对自闭症的治疗作用,构建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寻找有效成分,然后通过旷场试验分析其对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共计检索8980味中药,符合纳入标准中药79味,涉及科属56个,其中以豆科、芸香科、牛科以及伞形科为主。祛风湿药、安神药是主要药类。药性以温、寒为主;药味以苦、辛为主;归经以肝经、肺经为多。检索结果显示,这79味中药对子宫收缩有作用,可能是影响催产素分泌的潜在药物。研究随机选择不同剂量吴茱萸碱与吴茱萸次碱进行旷场实验发现,50μM吴茱萸碱能有效提高ICR小鼠的社会倾向。但未对催产素的分泌进行评估。

  • 标签: 自闭症 催产素 中药 社会行为
  • 简介:“乳黄油纱”是我院用于外伤、疮疡等症的自制敷料,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较好的疗效。组方为乳香、没药、大黄、天花粉等,用香油将几味中药油炸,除渣,将无菌纱布浸入其中即成。具有消肿止痛、去腐排脓、收敛生肌的功能。本文从组方单味考证来论述液制剂的功效并对部分病例过敏反应进行初步探讨。乳香,性味辛苦,微温,功能调气活血,定痛,追毒,本味消肿生肌止痛,为开通之品。

  • 标签: 乳黄 油纱 过敏反应 乳香 定痛 味辛苦
  • 简介:在我国古代绘画中,国画颜料不仅在审美上给人们带来艺术的享受,而且都有它独特的药物疗效,无论在欣赏唐人斑斓富丽的工笔重彩,金壁辉煌的敦煌石窟壁画、宋人的院体唯美、四王四僧的雅致文人山水,还是近代大家的水墨佳作中,我们都可以体味到东方的审美和中国的医药文化紧密结合,相互影响。

  • 标签: 颜料 药香 本草 药物疗效 敦煌石窟 医药文化
  • 简介:摘要: 苗族药物名称比喻形象、生动,指向具体,具有一定的组合规律,遵循苗语常用表达习惯。词法结构多为定中结构偏正词组,构词形式可分为中心语加修饰语,中心语加修饰语加限定语,纯中心语或修饰语三种类型。以用药部位作集合项的集合词充当中心语命名的苗药,药用部位为中心语。

  • 标签: 苗族医药 《中华本草•苗药卷》 翻译 命名方法
  • 简介:目的:建立适用于地高辛临床血药浓度监测的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方法(LC-ESI-MS)。方法:地高辛人血浆样本采用乙酸乙酯液液萃取后以LC-ESI-MS方法进行分析。采用Kro-masilC18柱(150mm×2.00mm,3.5μm)分析柱;在乙腈和氯化铵的混合流动相的流动相系统中,进行梯度洗脱,选择性负离子检测,地高辛m/z为815.40,内标Rg2m/z为819.00。结果:地高辛在0.05~10.0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9),血浆内杂质不影响药物的检测,方法回收率大于75%,批内、批间变异均小于15%,冻融稳定性良好。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LC-ESI-MS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重现性好,所需血浆量少,可用于地高辛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及临床药动学研究。

  • 标签: 地高辛 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法 血药浓度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