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Q刘阿姨:为什么放了支架,冠状动脉还会堵塞呢?A王院长:动脉硬化是全身性的,冠心病是所有的冠硬化的疾病,支架只是对狭窄最严重的病变进行了治疗,但动脉硬化的病根并未解决,所以,还可能出现新的狭窄。一旦出现了胸闷、胸痛,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 标签: 支架 狭窄 心脏 动脉硬化 冠状动脉 医院就诊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氨甲酸乳膏中氨甲酸的含量。方法供试品溶液制备条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含量测定色谱条件采用Diamonsil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0.23%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甲醇(60∶40,v/v);检测波长220nm;流速0.8mL·min-1;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提取溶剂为水-甲醇溶液(5∶5,v/v),80℃水浴搅拌加热4min,冷却后定容,冰浴1.5h,0.22μm微孔滤膜滤过。乳膏基质不影响氨甲酸乳膏的含量测定。氨甲酸在0.5005~4.040mg·mL-1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0;最低检测限为0.49μg;最低定量限为1.64μg;平均回收率均〉99%,RSD均〈1.5%(n=3)。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氨甲环酸 乳膏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评价注射用替加素的安全性。方法对注射用替加素进行血管刺激、肌肉刺激、溶血性及被动皮肤过敏、全身主动过敏性、类过敏性试验。结果注射用替加素对血管无明显刺激性、对肌肉组织产生轻度可逆性的刺激,对家兔红细胞无溶血、凝聚作用,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试验未出现过敏反应;豚鼠全身主动过敏反应(ASA)试验部分豚鼠出现过敏反应;注射用替加素与已上市药品Tygacil在同等剂量下,豚鼠出现同等程度的类过敏反应。结论注射用替加素可能会引起肌肉刺激性及过敏、类过敏反应,临床应用时应关注患者给药后的反应。

  • 标签: 注射用替加环素 血管刺激 肌肉刺激 溶血性 被动皮肤过敏 过敏及类过敏
  • 简介:目的分析盐酸米诺素软膏局部治疗牙周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6例牙周炎患者,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经常规治疗后,给予对照组碘甘油治疗,给予治疗组盐酸米诺素软膏局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2%;两组间差异对比(P〈0.05)。治疗组治疗后BI、PD、PLI、MD及AL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盐酸米诺素软膏局部治疗牙周炎疗效确切,临床价值高,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局部治疗 牙周炎
  • 简介:目的评价安体康注射液体外抑瘤作用及对荷瘤小鼠化疗的增效作用。方法采用结晶紫比色法测定药物对人肺癌G6细胞、人胃腺癌MKN28细胞、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抑制作用,用IC50评测其效果。3个剂量给药组(0.45、0.90、1.80g·kg^-1)分别与磷酰胺、顺氯氨铂、阿霉素合用,2个剂量给药组(0.90、1.80g·kg^-1)分别与60Co照射合用,与单用化疗药物组比较瘤质量、抑瘤率、增效率。结果安体康注射液对G6、MKN28、SMMC7721细胞的IC50分别为0.381、0.365、0.371mg·mL^-1。合用药各组与相对应的化疗药物单用组比较,平均瘤质量均小于单用药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体康注射液对G6、MKN28、SMMC7721细胞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荷瘤小鼠磷酰胺、顺氯氨铂、阿霉素化疗和60Co放疗有增效效应。

  • 标签: 安体康注射液 半数抑制率 荷瘤小鼠 增效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99Tc^m标记分子探针与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特异结合及生物分布。方法:Westernblot分析MDA-MB-231细胞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IL-11受体(IL-11R)蛋白的表达;荧光检测99Tc^m-DTPA-c(CG-RRAGGSC)与乳腺癌细胞的特异性结合及结合位点。18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6组(挖-3),经尾静脉注入0.74MBq(0.1mL)分子探针,不同时间测量其在荷瘤鼠体内生物分布。结果:West-ernblot检测MDA-M13-231细胞IL-11R是MCF-10A细胞的6.7倍;荧光染色证实99Tc^m-DTPA-c(CGRRAGGSC)-FITC特异结合在MDA-MB-231细胞的胞质和胞膜中;乳腺癌细胞IL-11R结合分子探针具饱和性;分子探针在荷瘤鼠体内迅速、持续聚集在瘤体内,4h达峰值(17.63±1.73)%ID/g,其他脏器分布极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A-MB-231细胞呈IL-11R高表达,与九肽具有高亲和力,99Tc^m标记九肽放射性分子探针体内外能与之靶向特异结合。

  • 标签: 环九肽 肿瘤 乳腺癌 MDA-MB-231
  • 简介:目的观察保妇康凝胶联合盐酸美他素治疗宫颈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患者均采用口服盐酸美他素等抗菌素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保妇康凝胶阴道给药配合进行治疗,2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伴有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宫颈炎患者采用保妇康凝胶配合盐酸美他素进行治疗,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疗效显著。

  • 标签: 保妇康凝胶 盐酸美他环素 宫颈炎 疗效分析
  • 简介:1病例患者为中年男性,既往体健,因“发热、腰痛1d”于急诊科就诊.患者1d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咳嗽,无咳痰,体温最高为39.1℃,伴有畏寒、寒战,且有尿频、尿痛、双侧腰痛,呈钝性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无血尿及排尿困难,无腹痛、黑便,无心慌、胸闷、憋气,口服布洛芬0.2g后体温降至38.0℃.

  • 标签: 严重不良反应 布洛芬 急性肾衰竭 多西环素 血尿 排尿困难
  •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还原型谷胱甘肽与多烯磷脂酰胆碱对磷酰胺诱导小鼠肝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40只昆明小鼠分为肝损伤模型组、还原型谷胱甘肽组、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前3组小鼠实验第1-4天均腹腔注射磷酰胺(100mg·kg-1·d-1)诱导肝损伤,第5-14天分别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0.2ml、还原型谷胱甘肽180mg·kg-1·d-1、多烯磷脂酰胆碱90mg·kg-1·d-1;对照组同期腹腔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实验第1天给药前和第15天测定小鼠体重;实验第15天,小鼠处死前眼眶取血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和谷胱甘肽水平,处死小鼠后取肝脏称重并计算肝脏系数,取肝组织测定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并进行肝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实验第15天,应用磷酰胺的3组小鼠体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但还原型谷胱甘肽组体重高于肝损伤模型组(P〈0.05);肝损伤模型组小鼠肝脏系数(5.74%±0.11%)高于对照组(4.68%±0.37%)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组(4.81%±0.19%)(均P〈0.01),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小鼠肝脏系数(5.25%±0.35%)]也高于对照组(P〈0.05)。肝损伤模型组、还原型谷胱甘肽组、多烯磷脂酰胆碱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129.8±1.9)、(110.9±1.3)、(125.7±2.6)μmol/L]均高于对照组(100.8±3.0)μmol/L(均P〈0.01),但还原型谷胱甘肽组低于肝损伤模型组(P〈0.01)。肝损伤模型组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组血清谷胱甘肽水平[(50.5±1.9)、(55.9±2.4)g/L]均低于对照组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组[(73.8±4.3)、(71.3±3.7)g/L](均P〈0.01)。肝损伤模型组、还原型谷胱甘肽组、多烯磷脂酰胆碱组肝组织AST、ALT、SOD和CAT�

  • 标签: 环磷酰胺 谷胱甘肽 磷脂酰胆碱类 药物性肝损伤
  • 简介:目的利用在线柱切换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大鼠血浆丁螺酮浓度及药代动力学.方法以自制限进填料柱为预处理柱,LunaC18柱为分析柱,预处理流动相为水-甲醇(95∶5,V/V),流速为1ml/min;分析流动相为甲醇-5mmol/L甲酸铵(75∶25,V/V),流速为1ml/min,切换时间为3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83nm.选取Wistar大鼠6只,禁食12h,按15mg/kg剂量给予丁螺酮片剂灌胃,并于给药后0.08、0.25、0.5、0.75、1、1.5、2、4、6、8、12、24h经大鼠眼球后静脉丛采血0.5ml,离心,取上清液进样,观察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半衰期(t1/2)、最大浓度(Cmax)、清除率(CLZ).结果丁螺酮在0.2~4.8μg/ml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3个加标水平(0.3、0.6、2.4μg/ml)的平均回收率为96.03%、104.67%、105.76%,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5%.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8为3.023μg/(ml·h),AUC0→∞为4.056μg/(ml·h),t1/2为3.944h,Cmax为1.38μg/ml,CLZ为3.712L/(h·kg).结论RP-HPLC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血浆样品中丁螺酮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标签: 柱切换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限进性填料 丁螺环酮 药代动力学 大鼠 Wi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