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对使用奥美唑后发生不良反应的516例报表进行归类分组,分为合并用药组和单一用药组,并按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与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不良反应以胃肠系统损害和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最多。奥美唑引起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合并用药有较大影响,值得临床医师关注。

  • 标签: 奥美拉唑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
  • 简介:胰高糖素样肽-1类似物(GLP-1类似物)利鲁肽是一种全新作用机制的降糖药物,具有降低体重、降低收缩压、改善胰岛细胞功能。本文对利鲁肽国内外近期文献进行分析,从其药理作用特点、临床研究、安全性和耐受性等方面阐述其研究进展。其长期应用疗效如何以及能否延缓糖尿病的进展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胰高糖素样肽-1类似物 利拉鲁肽 进展 降糖药物
  • 简介:目的优化O-去甲基文法辛的合成工艺。方法以对羟基苯乙酸为原料,经苄基保护,依次经过酰化、缩合、还原、氢解脱苄、成盐反应成功合成了目标化合物。结果反应条件得到了优化,避免了使用二甲胺气体、正丁基锂和四氢锂铝试剂,总收率为30%(以对羟基苯乙酸计)。结论该路线原料价廉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目标化合物经1H-NMR、MS结构确证。

  • 标签: 抗抑郁药 O-去甲基文拉法辛琥珀酸盐 合成工艺
  • 简介:目的观察雷贝拉唑与奥关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雷贝拉唑组与奥美唑组,各40例,分别予以雷贝拉唑胶囊(10mg,每日1次,口服)和奥美唑胶囊(20mg,每日1次,口服);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通过内镜检查观察食管炎程度变化。结果雷贝拉唑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临床症状疗效和内镜下疗效均明显优于奥美唑组(x2=5.59或4.53,P〈0.05),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比奥美唑疗效更显著,能迅速改善症状,内镜下愈合率高,安全性较好。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雷贝拉唑 奥美拉唑 莫沙比利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观察奥美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索联合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对照组:口服西咪替丁20mg.每日4次,睡前剂量加倍;阿莫西林25mg,饭后半小时服用,3次/d,4周后剂量减为12.5mg,继续服药2周;实验组:克拉霉素、奥美唑与阿莫西林联合用药治疗。餐后口服服用奥美唑4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400mg。6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总有效率77.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唑、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治疗胃溃疡,疗效高、确切、安全可靠,值得研究推广。

  • 标签: 胃溃疡 奥美拉唑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 联合用药
  • 简介: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HP产生的毒素和有毒性作用的酶能破坏胃黏膜屏障,使机体产生炎性反应,最终导致病变的形成,根除HP可以治疗消化性溃疡,显著降低溃疡的复发率。近年来,HP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寻求HP阳性消化性溃疡最佳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研究采用泮托唑、左氧氟沙星、

  • 标签: 阳性消化性溃疡 左氧氟沙星 泮托拉唑 联合治疗 疗效观察 阿莫西林
  • 简介:目的观察埃索美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给予埃索美唑40mg,每日1次,晨起口服;莫沙必利5mg,每日3次,餐前30rain口服。对照组46例给予奥关唑20mg,每日2次,口服;西沙必利10mg,每日3次,口服。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和内镜检查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埃索美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埃索美拉唑 莫沙必利 反流性食管炎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依达奉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治疗方法予以辛伐他汀、阿斯匹林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依达奉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14d,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14天后对其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trokeScales,NIHSS)评分,并测定hs-CRP、MMP-2水平对其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MMP-2及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天两组比较差异MMP-2及hs-CRP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天两组NIHS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依达奉注射液可以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2、hs-CRP水平并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

  • 标签: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超敏C反应蛋白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