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情绪及自我接纳的影响。方法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接受的抑郁症患者中,抽取92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实施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自我接纳评分。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自我接纳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 简介:目的讨论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与临床效果影响。方法于2018年1月-2018年9月,选取我院的8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而后随机将这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评判标准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血压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可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血压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高血压 治疗依从性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心内科收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用药指导、监测生命体征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及依从性。结果护理后,2组SAS、SD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依从性优良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69.2%(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影响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负面心理,提升患者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足疼痛患者中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足疼痛患者共104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设为观察组(n=52例)和对照组(n=52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护理前观察组VAS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数据不具有比对价值(P>0.05);护理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中,加入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疼痛的感觉,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糖尿病足 护理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对手术室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时段内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按照护理措施的差异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舒适护理,对比分析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状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 标签: 舒适护理 手术室 心理 护理满意度 影响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心理护理对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心理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个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评分。结果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焦虑自评优于对照组患者,其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的随访护理调查满意率呈明显差距,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护理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肝硬化 失代偿期 心理护理 心理健康
  • 简介:17岁的夏同学性格内向、孤僻,初二时喜欢地理老师,但因为老师已婚,又觉得喜欢老师是不对的,怕老师看出自己的想法,不敢与老师对视,逐渐发展到对所有人的目光都不敢对视,不敢出现在公共场合,在公共场所就会脸红、心慌、胸闷、手心出汗等,就诊时已不能正常上学,视为社交恐惧症。

  • 标签: 生物反馈治疗 心理疾病 社交恐惧症 公共场合 公共场所 老师
  • 简介:随着大家健康意识的增强,心理健康问题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作为保障大众心理健康的心理咨询却还是受到各种误解和谣言的伤害.门诊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很多来访者是纠结了几年才最终决定来医院心身医学科就诊,问及原因,多是担心被同事、领导或者家人知道后被误解为自己有精神疾病,影响职位晋升,甚至被迫放弃学业、工作的机会,导致原本可以调整的困惑或治愈的症状拖到恶化,最终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才来需求专业的帮助.

  • 标签: 心理咨询 心理健康问题 澄清 健康意识 传统观念 心身医学
  • 简介:目的探究针对丙肝患者开展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管理的实际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医院接收的69例丙肝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这些患者平均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管理。实验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实际护理效果、心理状况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之前的心理状况评分大致是相同的,在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降低,并且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对于丙肝患者来说,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的效果,患者的心理状况也会明显的好转,并且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程度极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丙肝患者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实际效果
  • 简介:目的探索心理认知行为护理模式对泌尿外科手术后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泌尿外科手术后患者根据采用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心理认知行为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恐怖、敌对、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以及躯体化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精神病性以及偏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依从性96.74%明显优于对照组80.39%(P<0.05)。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后6个月,观察组在心理健康[(64.39±14.65)vs(53.47±11.62)分]、情感角色功能[(72.54±16.08)vs(51.82±15.34)分]、社会功能[(82.74±18.47)vs(67.23±14.75)分]、活力[(55.56±15.27)vs(41.64±14.26)分]、总体健康[(61.53±18.26)vs(45.72±16.24)分]、躯体疼痛[(76.37±21.43)vs(54.28±20.63)分]、躯体角色功能[(65.64±17.56)vs(54.53±15.42)分]、生理功能[(83.97±11.87)vs(72.62±12.23)分]的生活质量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服务态度97.30%vs80.56%、技术水平94.59%vs81.94%、健康教育98.65%vs86.11%、关爱患者100%vs77.8%和心理支持100%vs90.28%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认知行为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泌尿外科手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认知行为 护理模式 泌尿外科 手术 心理健康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本院接受治疗的8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和健康行为。结果观察组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数据之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社区内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既能提高生活质量,又能改变患者不健康行为,促进疾病治愈。

  • 标签: 心理护理 健康行为 原发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的联合应用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心理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72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分别应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SAS、SDS评分。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9.44%低于参照组52.78%,护理满意度97.22%高于参照组77.78%,护理干预后的SDS、S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中效果卓然,值得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再生障碍性贫血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产前胎心监护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宜黄县梨溪镇中心卫生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胎心监护孕妇100例,按照入选顺序的单双数将孕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孕妇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孕妇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孕妇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及护理后心理状况。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86%,高于对照组的32%(P〈0.05);试验组孕妇护理依从性为92%,高于对照组的76%;试验组孕妇护理后心理状况评价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58%(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产前胎心监护孕妇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孕妇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改善其不良心理情绪。

  • 标签: 孕妇 产前胎心监护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疗法联合药物治疗躁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住院治疗的躁狂症患者102例,将入组患者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组均56例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丙戊酸镁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心理疗法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BPRS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第1周BPRS评分改善程度即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第2周BPRS评分改善程度开始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同期比较从治疗第2周开始BPRS评分改善程度有显著性差异,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BPRS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均在治疗第1周时BRMS评分改善程度即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BRM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治疗,可显著改善躁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有效提升患者的劳动能力。

  • 标签: 心理疗法 药物治疗 躁狂症
  • 简介:催眠作为一种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方法,自产生以来一直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催眠在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中的应用以及在针对神经官能症的心理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揭示了目前催眠在这些领域的应用效果以及缺陷,同时对将来催眠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 标签: 催眠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神经官能症
  • 简介:目的研究心脏康复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10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4d后,观察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36.8±3.7)、(35.1±3.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9.3±2.1)、(47.4±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静态时心率血压双乘积为(1360.87±59.76),动态时为(3289.90±106.9),运动时间为(8.78±2.90)min,优于对照组的(1283.87±56.96)、(3347.90±102.4)、(5.61±3.5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康复护理能显著改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高治疗疗效。

  • 标签: 心脏康复护理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心理状态
  • 简介: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改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命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使用汉密尔顿焦虑及抑郁量表(HAMA和HAMD)评价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另外对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HAMA和HAMD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HAMA和HAMD评分均有所改善,而研究组的HAMA评分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乳腺 良性肿瘤 心理状态
  • 简介:]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重视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对预后影响。方法选择80例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均为我院心血管内科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随机分组,就行常规基础护理(对照组,n=40)与联合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n=40)症状缓解率、心理状况评分、住院时间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率经评定为92.5%,高于对照组75%(P<0.05);观察组心理状况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重视开展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促进病情缓解,改善心理状况,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心理状况评分 住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