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PDCA循环法提高医院药事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46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n=230)、对照组(n=230)。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使用SPSS23.0版本统计学软件,对比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药学差错事件发生率为4.35%,对照组的药学差错事件发生率为15.22%,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在服务满意度和药学管理质量评分方面相比较,统计学意义均存在,P<0.05。结论:实行PDCA循环法管理,对于提高医院药事管理质量、管理效果,均存在积极的影响,存在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 标签: PDCA 循环法 医院药事管理 管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究PDCA循环法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进入我院外科予以手术治疗的实行常规护理管理60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进入我院外科予以手术治疗的实行PDCA循环法护理管理60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对比2组的手术室护理管理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与观察组资料管理、护理安全、消毒质量、环境管理及护理质量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小于0.05);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0.00%及96.67%二者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小于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PDCA循环法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护理管理评分保证其管理效果及管理质量,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及支持,值得在临床护理管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法 手术室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血站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血站进行无偿献血者88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于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工作各项指标均要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到血站护理管理中可以有效提高血站护理工作质量,提高献血者护理满意度,提高血液质量和安全性,该种护理管理模式值得血站推广使用。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血站 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 PDCA 循环管理在医院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 92 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 n=46 ) PDCA 循环管理,对照组( n=46 )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PDCA 循环管理在医院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良好,相比于常规护理管理,患者的负面情绪有更好的改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PDCA 循环管理 血液透析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外来骨科器械清洗质量中的应用展开研究,旨在为临床上更好的促进植入型医疗器械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笔者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来我院骨科接受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16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与PDCA循环管理,对照组患者给与常规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清洗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有效验收率、灭菌的合格率高于对照组,遗失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PDCA循环 骨科器械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 跌倒 /坠风险管理流程在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 1 年内收治的 100 例 老年糖尿病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50 例,使用常规方法护理)和观察组( 50 例,使用 跌倒/坠风险管理 护理 ),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收集和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在 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 跌倒/坠风险管理 可降低护理过程中 跌倒/坠 风险事件发生率 ,有较高应用价值 。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患者569例,研究时段自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按照治疗方式分组,分对照组(284例,丹参注射液治疗)、试验组(285例,长春西汀治疗),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5.79%)显著较对照组(89.44%)高,P<0.05;试验组治疗前1周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但P>0.05,治疗后4周两组上述指标均降低,且试验组较低,P<0.05。结论针对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患者,长春西汀治疗可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改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借鉴。

  • 标签: 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 丹参注射液 长春西汀 血液流变学
  • 简介:目的分析PDCA循环联合细节护理在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手术患者,将所有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单双号进行分组,将入院号为单数的30例患者定为对照组,入院号为双数的30例患者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手术给予常规感染控制护理,观察组患者手术给予PDCA循环联合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后同对照组患者数据相比,观察组患者病原菌检出率及感染发生率均较低,且护理消毒合格率较高,组间数据差异经计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采取PDCA循环联合细节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减少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PDCA循环 细节护理 手术室 医院感染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PBL教学法结合PDCA循环教学在肿瘤内科护理带教的教学效果,为护理带教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来我院肿瘤内科进行护理实习的102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实习生分为两组,命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实习生51人,其中给予对照组实习生常规带教模式,给予试验组实习生PBL教学法结合PDCA循环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实习生出科时的综合能力,主要分理论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结果通过对比两组实习生的综合能力发现,试验组实习生理论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生,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法与PDCA循环管理方法结合显著提高了肿瘤内科实习生的教学质量,操作简单,值得借鉴。

  • 标签: PBL教学法 PDCA循环教学 肿瘤内科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 PDCA循环在提高血透室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选取血透室护士 20名,研究时间为 2017年 1月 -2018年 1月,其中 2017年 6月前实施常规护理,视为参照组; 2017年 6月后实施 PDCA循环,视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与消毒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接触患者前洗手、接触患者后洗手、脱手套后洗手均高于参照组, 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手细菌检测合格率优于参照组, 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血透室护士采用 PDCA循环,有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手细菌检测合格率,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 血透室 护士 手卫生依从性 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