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医院文化是医院持续健康发展的灵魂力量。如何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特色医院文化,提升医院的整体核心竞争力,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是医院管理者不断探索的课题。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在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结合自身特点,通过塑造精神文化,强化制度文化,优化物质文化等一系列形式,不断构建妇幼特色医院文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 标签: 以人为本 医院文化 精神文化 制度文化 物质文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孕产保健在妇幼保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2020期间我院进行孕检的80名备孕夫妇,对照组采用常规指导,观察组给予健康保健指导。结果 观察组备孕夫妇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好于对照组,备孕夫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妇幼保健机构加强孕产保健教育工作,提高备孕夫妇对健康教育知识的了解,有助增加围产期安全性。

  • 标签: 妇幼保健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为实现妇幼保健信息获取与管理业务流程的优化,进而将孕产妇管理质量进一步提升,并提供给区域平台内信息共享的方便条件,需要制定一套功能强大且完善的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文章从系统架构与系统功能两个角度,分析了保健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要点,并探讨了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希望能够将高危产妇管理质量进一步提升,并保证母婴安全。

  • 标签: 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设计要点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幼保健院宫颈癌筛查的结果。方法:择300例适龄妇女作为观察对象,利用HPV和宫颈细胞学检查,调查分析患者病史。结果:300例观察对象在进行筛查后,细胞学异常显示100例,占比33.33%;宫颈癌6例,占比2.00%,宫颈癌前病变12例,占比4.00%。结论:就本次研究可知,适龄妇女中,宫颈癌占比较低。当前应加强对适龄妇女的宣传教育,提高宫颈癌筛查工作效率,及时发现宫颈癌患者,并对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妇幼保健院 宫颈癌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基层妇幼保健院住院静脉输液药学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干预前的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我院住院患者静脉输液资料1800份,分析数据后采取用药宣传培训、制度建设、行政干预、PDCA循环管理等措施,其后随机抽取干预后的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住院患者静脉输液资料1800份,比较干预前后静脉输液用药指征、用药人群、用药剂量、溶媒选用、给药间隔、用药疗程、联合用药、重复用药、人均静脉输液药品费用。结果 干预前后住院静脉输液人群(儿童、妇女)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静脉输液用药指征、用药剂量、溶媒选用、给药间隔、用药疗程、联合用药、重复用药合理性显著高于干预前(P

  • 标签: 住院静脉输液 药学干预 基层妇幼保健院
  • 简介:目的:了解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阴道炎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门诊7935例阴道炎患者的处方进行分析,统计各种药物的使用率、限定日剂量、限定日费用、用药频度和药物利用指数。结果:药品使用率居前2位的是双唑泰栓和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栓,其限定日费用分别为4.14元和10.02元;抗菌药物用药频度居前3位的是克霉唑(19151.60)、硝呋太尔(7614.00)、甲硝唑(5088.30)。结论:我院医师多选择双唑泰栓和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栓治疗阴道炎,此2种药物均为治疗混合感染的药物,用药存在不合理现象。

  • 标签: 阴道炎 处方分析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政府主导的妇幼健康教育一体化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市的妇幼保健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从2021年1月开始实施政府主导的妇幼健康教育一体化模式,比较2020年1月-2020年12月和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妇幼保健人员的知识掌握情况差异,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对我市妇幼健康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1)在培训前后,妇幼保健人员掌握知识的概率以及考试合格的概率差异显著(p<0.05);(2)本次发放的100份满意度调查问卷中,对我市妇幼保健工作表示满意的概率为96.00%。结果:在我市建立实施政府主导的妇幼健康教育一体化模式具有显著效果,提高妇幼健康知识的掌握概率,使得群众更加满意,对促进妇幼人群健康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政府主导 妇幼健康教育一体化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政府主导的妇幼健康教育一体化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市的妇幼保健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从2021年1月开始实施政府主导的妇幼健康教育一体化模式,比较2020年1月-2020年12月和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妇幼保健人员的知识掌握情况差异,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对我市妇幼健康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1)在培训前后,妇幼保健人员掌握知识的概率以及考试合格的概率差异显著(p<0.05);(2)本次发放的100份满意度调查问卷中,对我市妇幼保健工作表示满意的概率为96.00%。结果:在我市建立实施政府主导的妇幼健康教育一体化模式具有显著效果,提高妇幼健康知识的掌握概率,使得群众更加满意,对促进妇幼人群健康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政府主导 妇幼健康教育一体化模式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住院药房退药现象,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退药的发生,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方法:对 2018年 1月 1日 -2018年 9月 30日三个月时间退药 800例明细按退药科室、退药原因和退药品种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有效改进措施。结果退药最多的是儿科系列和产科系列,共占比 71.88%;退药原因常见于录入错误、停医嘱、超治疗用量、变症停药等原因,退药品种次数最多以呼吸系统类药物。结论:录入错误、停医嘱、超治疗用量、变症停药是退药的主要原因,强化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加强医药护之间的联系,提高药学服务的水平。

  • 标签: 住院患者 退药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目的探究基层妇幼保健院产科护理中的风险护理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产科收治的11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参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且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基层妇幼保健院产科护理中,护理组在风险护理模式下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护理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在未来临床医学发展中应该将风险护理与基层妇幼保健院患者护理结合,以此提升患者护理水平。

  • 标签: 风险护理 基层妇幼保健院 产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工作促进药事管理持续改进。 方法 参照2019年版《江苏省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要求,在2020年1-9月期间,通过制定计划、实施、检查、修正,不断改进药事管理质量。 结果 在评审工作中得到了肯定,处方不合格率由12%下降到1%,合理用药指标有所改善,门诊患者抗菌药处方比例由4.51%下降到3.39%,抗菌药占西药出库总金额比重由0.87%下降至0.63%,基药收入占药品收入比从27.92%上升至44.07%。药学服务质量有所提高,征询临床科室对药学工作满意度评价结果从2019年的88.57%上升到94.59%,药事管理质量得到了持续改进。

  • 标签: 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工作 药事管理 改进
  • 简介:健康教育在卫生工作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通过适当有效的健康教育培训可影响很多人,通过反复的培训宣传,会使很多人受到影响而逐步改变一些固有的不利于健康的观念,改变那些有损健康的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逐步采用一些好的自我保健观念并自觉接受卫生保同的保健服务。从而使卫生院的妇幼保健工作能顺利有效地开展,促进农村卫生工作的发展,保护农村孕产妇和儿童的健康,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工作方法。

  • 标签: 少数民族 妇幼卫生 健康教育 方法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幼保健院门诊妊娠期患者用药情况,并对处方进行点评。方法:本次对象为妇幼保健院门诊妊娠期患者300例,时间段2019年9月-2021年10月,对所有患者的处方进行点评,统计用药情况。结果:在300例妊娠期患者中,处方主要用于妊娠期贫血、保胎等方面的干预;不合理用药处方30份,发生率为10.00%,占比最高为重复用药,其次为用药剂量大、药物拮抗,原因和医师疏漏、缺乏责任意识等有关。结论:妇产科药物使用期间,应加大处方的审核和点评,以降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提高用药效果。

  • 标签: 妊娠期患者 用药情况 处方点评
  • 简介:目的了解南京市妇幼保健院门急诊处方用药情况,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从2015年1~12月的门急诊处方中每月随机抽取100张进行逐一点评,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抽取处方的各项指标多数符合要求,但仍有部分处方存在一些用药不合理情况。结论通过处方点评分析,可以较为全面的了解临床用药存在的相关问题,药师适当的干预有利于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 标签: 门急诊处方 点评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为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3年4月抽取的I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3.16%;术前预防性给药时间≤2h的有3例(占13.64%),〉2h的有7例(占31.82%);用药疗程≤24h的有4例(占18.18%)、≤48h的有7例(占31.82%)、≤72h的有1例(占4.55%),〉72h的有10例(占45.45%)。抗菌药物使用率最高的是硝基咪唑类。结论:我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还存在不舍理之处,应加强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培训和监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I类切口手术 抗菌药物 预防性用药 围术期
  • 简介:摘要:我国临床试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在临床试验阶段对药物的管理没有建立相应的体系,信息平台搭建的不完善等问题,为了减少上述问题的出现,需要建立相应的体系,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积极搭建信息化平台,以此解决我国在药物临床试验出现的问题,促进药物临床试验稳定、快速发展。

  • 标签: 药物 临床试验 问题与对策
  • 简介:临床药学教育以培养临床应用型药学人才为主要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临床药师的需求量也在增大.因此,开设临床药学专业,培养临床药师,符合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国际药学教育发展和药学学科发展的大趋势.结合新疆医科大学开设临床药学专业方向的实际,就本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办学层次、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培养方向、毕业后工作模式等问题进行阐述,以期与教育同仁及相关人员交流.

  • 标签: 临床药师 专业方向 医药卫生事业发展 临床药学教育 医疗体制改革 新疆医科大学
  • 简介:临床药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和欧洲发展起来的,而中国的临床药学工作则是在70年代末才逐渐发展起来,并且主要在医院中展开。医院临床药学是医院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的核心是药学工作面向临床,药师与医师共同研究用药规律,包括用药选择、两药以上合理联用等,以及如何发挥药物最大疗效,避免或减轻毒副作用,确保病人用药安全、经济和有效。

  • 标签: 临床药学工作 治疗实践 间接 医院临床药学 医院药学 20世纪
  • 简介:目的:介绍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抗感染治疗中开展药学服务的体会,评价药师参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临床难治性感染案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案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方案制定取得明显的效果。结论:药师参与临床抗感染治疗方案的制定,对提高临床抗感染治疗的效果,确保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体现出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标签: 临床药师 抗感染治疗 病例分析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