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一定重量的单一完整花粉粒为一常数,并以此为参比物。将一定重量的同一破碎花粉与该参比物进行比较,测定破碎花粉的破率。

  • 标签: 显微定量 花粉粒 破壁率
  • 简介:随着糖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发现多糖具有许多特殊的生物学功能,参与生物细胞的多种生命调节,可激活免疫细胞,调节机体免疫力,具抗蔺消炎、抗病毒、抗肿瘤等功能。

  • 标签: 酿酒酵母 胞壁多糖 提取 纯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前心肌梗死伴不同下导联ST段改变的临床特点分析。方法:对我院在2021年1月份至2021年12月份收治的80例急性前心肌梗死的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将这80例成员分成了甲组与乙组和丙组,甲组和乙组各有30例病人,丙组有20例病人。这80例病人入院均进行了心电图检查。甲组的病人中在Ⅱ、Ⅲ以及aVF中有两个以上的的导联出现了ST段抬高。乙组的病人则有两个导联以上的ST段压低,丙组的病人中则有两个以上的ST段改变。对甲组、乙组和丙组病人的CK最大值包括左室射血分数进行比较。结果:三组病人当中CK值A组最低,左室射区分数甲组最高。甲组的病人有90.00%绕过了心尖的左前降支的中断,剩余的病人在右冠状动脉的近段。乙组的病人无绕过心尖的LAD,而有73.33%的病人在非绕过心尖的LAD的近段;丙组有60.00%的病人为非绕过心尖的LAD,有35.00%的病人在非绕过心尖的LAD近中段,组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下壁导联ST段改变 临床特点
  • 简介:肺癌侵犯胸通常认为是不可治愈的,国内外对此类病人的外科治疗也未统一意见。自1982年1月至1994年1月我们共手术切除406例非小细胞型肺癌,其中侵犯胸26例,占病例总数的6.4%。现将本组病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中男23例,女3例。年龄49~71岁,平均58.3岁。临床症状中出现胸痛、咳嗽17例,咳嗽痰血9例,活动后气急6例。胸部X线肿瘤直径小于等于5cm6例,5.1~10cm19例,大于10cml例。CT检查肺癌肿块与胸粘连的14例,肋骨破坏2例。根据术中发现病理证实

  • 标签: 侵犯胸壁 淋巴结转移 治疗体 外科治疗 胸壁重建 病例报告
  • 简介:经胸心脏起搏术常被用于紧急治疗心律失常或心脏停搏,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常与除颤器配套使用。自1995年10月~2000年6月,我科对10例心肺复苏患者在抢救中应用了CodeMasterXL除颤起搏监护仪,施行了经胸的心脏起搏术,心脏复律效果满意,现就有关护理报道如下:

  • 标签: 心脏 起搏 护理
  • 简介:我院自1989年1月至1993年12月收治右室梗塞29例,占同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13.2%,误诊14例,占急性心肌梗塞误诊的53.2%。为提高右室梗塞(RVI)的诊疗水平,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误诊14例中。男10例,女4例,年龄19~82岁,平均67岁。单纯右室梗塞1例,合

  • 标签: 室壁 急性心肌梗塞 右胸导联心电图 急性下壁 右室梗塞 左室前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感染科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比较分析在我院内部收治的 1986名患者,比较其不同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易感发生部位、耐药菌种类以及耐药菌感染致死率,来探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对人体生命健康的影响。结果:根据最终的实验结论可以观察到,多重药物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并且这种感染对于患者的最终致死率也比较高。 结论:通过探究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来不断提示医务人员要密切监控高危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以有效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从而不断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药物的敏感性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日益增多。流行病学研究表明MDR-PA对临床常用药物的敏感隆在世界范围内的下降呈一致化趋势。MDR-PA的发生有其危险因素和耐药机制,而抗生素滥用、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及患者转院传播等是导致MDR-PA产生和传播的主要因素。对于MDR-PA的防治,关键在于消除多种感染危险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低MDR-PA的选择压力,并切断各种传播途径。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多重耐药性 医院感染
  • 简介:本案例来自于北京交通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真实反映了基层医务工作者在高龄冠心病多重用药问题管理上的困惑。全科医学栏目在本期刊出此文,希望基层的医药学工作者踊跃参与讨论与交流。本栏目将陆续刊登临床医学、药学专家对此案例的点评与分析,希望能有针对性、有策略性地帮助基层医务工作者解决临床用药面临地实际问题,有效地提高基层医疗的药物治疗水平。

  • 标签: 冠心病患者 用药问题 多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务工作者 药学工作者
  • 简介:患者,女,46岁,农民.因反复下腹疼痛23d,加重3d.于2005年3月28日入院.患者2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胀痛,于本市某医院检查,B超发现盆腔包块,约6.5cm×5.6cm.随机血糖检查29.7mmol*L-1.考虑盆腔包块,Ⅱ型糖尿病.给予抗感染,降糖治疗,2d后腹痛有所好转.出院后腹痛仍反复发作,近3d感上述症状加重,自觉白带增多,于11pm出现寒战,腹痛加剧.我院门诊以盆腔包块、糖尿病收入住院.既往史:患者体弱、进行性消瘦,发现糖尿病3月,一直不规律降糖治疗.

  • 标签: 子宫肌壁间肌瘤 化脓性感染 Ⅱ型糖尿病 盆腔包块 反复发作 下腹疼痛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在右室异常运动中的观察结果,并分析其价值。 方法: 在 我院 2015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 收治的冠心病患者随机抽取 57 例,对其进行超声动图检测,并在完成超声动图检测后在此对其进行冠脉造影检查,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并进行检测率比较。 结果: 冠脉造影 检测和 超声动图检测 显示,患者的 右室异常运动例数分别为 57 例和 55 例,概率为 100% ( 57/57 )和 96.49% ( 55/57 ) ,差 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超声动图检测能够有效的反应 冠心病患者的心脏运动情况,帮助医护人员对冠心病患者的右室运动情况进行检测,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冠心病 右室壁 异常运动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医院神经外科对肺部感染多重耐药菌患者的调查分析与防控对策。方法 抽取我院神经外科在2019年11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肺部感染多重耐药菌患者57例,其中有32例患者为院外带入多重耐药菌,22例为院内交叉感染,还有3例患者为自身携带菌,对其进行调查分析以及防控对策。结果 从57例肺部感染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4 种 134 株,包括革兰阳性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其他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杆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其他革兰阴性菌、真菌。所检出的病原菌多数呈多重耐药,同时耐受三种或三种以上抗菌药物。结论 因此,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的患者救治和感染防控效果明显,治愈率较高,康复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神经外科 肺部感染 多重耐药菌 调查分析 防控对策
  • 简介:目的探究颅脑损伤合并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体会。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的80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展开了探究,在脱水降低颅压的过程中进行止血,降低颅脑的损伤,以此同时还要加强对气道的护理,及时将患者气道内的脓性分泌物进行清理,雾化气道并对内滴药进行应用,给与患者静脉营养支持,对发热患者首先进行低温治疗,定时帮助患者翻身,变换体位,增强患者的舒适性。结果肺部感染致病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球菌以及真菌组成,其分别占七成、二成和不到一成。结论颅脑损伤过程中通常合并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其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为主,通过本文对其展开的探究,我们找出了合理的抗生素,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过程中加强对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护理的重视程度,结合相关的药物,并且加强患者的呼吸通畅程度,增强营养支持,减少肺炎发生的可能性,降低患者的痛苦程度,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治疗。

  • 标签: 颅脑损伤 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 护理体会
  • 简介:全血细胞减少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肝硬化和感染均可导致全血细胞减少,当两者合并存在时将会进一步加重全血细胞减少的程度,这可能导致临床医生往血液系统疾病考虑,很容易早期误诊。本院近期拟诊1例多重感染的肝硬化患者,经多科室转诊后诊断明确,现回顾性分析该患者临床资料,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类疾病的认识,防止误漏诊。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多重感染 肝硬化 全血细胞减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师科普干预对多重用药的高血压老年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以及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100例多重用药(多重用药通常指患者服用了5种及以上的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中草药及保健品等)的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干预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自我健康管理;干预组:药师对患者全程进行一对一药学科普干预,包括对所用药物整理分析与指导、给予个体化的用药科普方案、随访期间每月与患者进行用药问题沟通。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三个月后的用药依从性以及血压达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文化程度、病程、合并疾病种类、用药种类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干预组年龄显著低于对照组。药师在对干预组患者进行用药科普指导和跟踪随访后,干预组的用药依从性、血压达标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药师科普干预 多重用药 老年人 高血压 用药依从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2013年多重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临床各科送检的微生物培养标本,采用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配套的GPI、GNI鉴定卡进行菌种鉴定,采用双纸片协同法进行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2013年送检标本为8717倒,检出目标性多重耐药菌181株,检出率为2.08%,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111株(61.33%)、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29株(16.0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4株(2.21%)、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15株(8.29%)、耐碳青霉烯类抗茼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15株(8.29%)、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蔺(MDR—PA)6株(3.31%)、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1株(0.55%);菌株中来源于尿液标本95株(52.49%)、疾标本52株(28.73%)、血液标本16株(8.84%)、胸腹水标本10株(5.52%)、大便标本4株(2.21%)和分泌物标本4株(2.21%);分离出的多重耐药茼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达50%以上,其中CRE较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为更高,对大部分抗菌药物高度耐药;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替坦、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阿米卡星较敏感。结论: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上升,应积极采取有效地预防控制措施,防止耐药菌株的增长和院内交叉感染。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耐药性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患者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情况,分析耐药菌耐药机制和对策 。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老年患者 224 例,采集患者相应标本,进行微生物分离培养、药敏试验等,总结对相关患者的处理治疗情况。 结果:分离培养多重耐药菌 457 株,占比前三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细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机制主要为灭活酶产生、靶位改变、胞膜通透性改变、细菌泵出系统增多、胞膜主动转运减少,有 2 种及 2 种以上耐药机制同时存在 。经针对性用药治疗后,治愈率为 99.34% 。 结论:耐药机制主要为灭活酶产生、靶位改变、胞膜通透性改变、细菌泵出系统增多、胞膜主动转运减少 ,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严格管理,预防传播,针对性用药治疗 。

  • 标签: 老年 多重耐药菌 耐药机制 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