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抗栓治疗现状冠心病合并房颤是临床工作中的常见情况。在房颤患者中,合并冠心病的比例可达15%以上在STEMI和NSTEMI患者中,合并房颤的比例为7.5%。也有数据显示,急性心梗患者合并房颤的比例为22.1%。合并冠心病会增加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来自丹麦的国家注册队列研究发现,

  • 标签: 冠心病死亡 抗栓治疗 卒中风险 急性心梗患者 急性冠脉综合征 队列研究
  • 简介: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损害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包括甲亢性肝损害、抗甲状腺药物致肝损害、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及病毒性肝炎等。各种类型各有其临床特点,鉴别病因进而合理化用药是防治甲亢合并肝损害的关键。甲亢性肝损害有赖于甲亢的及早控制。抗甲状腺药物性肝损害多成良性经过,无论儿童或成人甲亢均首选MMI,仅在妊娠前3个月、严重甲亢或甲状腺危象、对MMI发生不良反应时使用PTU。如肝损害已严重或严重肝病,推荐^131I治疗。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 肝损害 合理用药 自身免疫性肝病 病毒性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衰合并肺栓塞的易患因素,正确的诊断方法及治疗,以及心衰患者预防肺栓塞措施。方法对16例心衰合并肺栓塞患者易患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心衰合并肺栓塞的最主要危险因素,4例高危及中危合并右室功能不全的肺栓塞患者采取尿激酶、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其余12例肺栓塞中危及低危患者采取抗凝治疗均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心衰合并肺栓塞发病率与易患因素密切相关,应尽快常规完成ECG、UCG、血气分析、D–二聚体、肺动脉CTA检查,一经确诊,立即给予尿激酶溶栓、抗凝治疗,可提高肺栓塞患者的生存率。心衰患者发生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和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增高,可积极采取物理措施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进行预防。

  • 标签: 心力衰竭 肺栓塞 诊断 溶栓 对策
  • 简介: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羊水过少产妇妊娠结局,并据此为产科处理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7例妊娠合并羊水过少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27例妊娠羊水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27例产妇中,25例剖宫产,占92.59%;11例产妇羊水污染,占40.74%;20例早产,占74.07%;9例胎儿窘迫,占33.33%;4例新生儿窒息,占14.81%。而对照组27例产妇中,6例剖宫产,占22.22%;0例产妇羊水污染;3例早产,占11.11%;1例胎儿窘迫,占3.70%;0例新生儿窒息。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羊水过少对于不良结局的发生有着显著性影响,需要引起妇产科室的高度重视,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产科处理措施帮助产妇改善妊娠结局,确保母婴的健康。

  • 标签: 妊娠合并羊水过少 妊娠结局 产科处理 母婴健康
  • 简介: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合并结核病(TB)的主要临床资料,提高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合肥市传染病医院接受治疗的56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复杂多变,全身症状明显,常有发热和明显体重下降(占92.9%)、淋巴结肿大(占46.4%)。其中32.1%的患者以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为首要表现,痰涂片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低(21.4%和29%),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检测阳性率较高(占55.6%),x线影像表现不典型,诊断困难,部分病例需要诊断性治疗确诊。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需要不断提高认识,才能合理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结核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脑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脑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病例选自四平市中心医院、吉林省脑科医院,持续血液透析治疗并发脑出血的患者104例,询问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并使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问卷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脑出血患者生存质量SF-36的总体评分为:41±16,患者的年龄、原发病、家庭里有无配偶的支持、在职情况等因素与生存质量有关。血液透析合并脑出血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生存质量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患者年龄与生存质量有关联,高年龄往往呈现低生存质量,年龄大,体质差,预后较差。年龄小,体质好,预后好。

  • 标签: 血液透析 脑出血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慢阻肺合并冠心病的治疗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雾化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阻肺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整体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展开,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 标签: 整体护理 慢阻肺 冠心病 治疗依从性
  • 简介:目的探析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6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8例作为合并组,582例单纯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未合并组,对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及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合并组患者年龄,腹腔大出血、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持续时间(57.94±8.86)岁、25.00%、80.88%、73.53%、23.53%、76.47%、(14.61±3.14)分、(16.31±3.84)d与未合并组(40.11±8.57)岁、1.72%、24.05%、17.01%、3.44%、12.89%、(9.76±2.57)分、(5.88±3.28)d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大出血、ARDS、ACS、MODS、APACHEⅡ评分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预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需给予早期引流治疗并加强重要脏器支持来降低死亡率。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肾功能衰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泌尿系结石合并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泌尿系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8月住院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将其尿液培养中分离出的276株病原菌进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监测。结果结石患者泌尿系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39.1%,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占12.0%,铜绿假单胞菌占10.9%,肺炎克雷伯菌占8.7%,屎肠球菌占7.6%,奇异变形菌占3.3%,真菌占1.1%。结论泌尿系感染病原菌主要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其次为溶血葡萄球菌;临床医生应当科学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耐药菌的产生。

  • 标签: [] 泌尿系结石合并感染 病原菌 分布 抗菌药物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2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15例老年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发症、死亡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无痛型心肌梗死发生率45.0%高于对照组13.3%、恶心呕吐发生率85.0%高于对照组53.3%、呼吸困难发生率65.0%高于对照组26.7%(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5.0%高于对照组13.3%(P〈0.05)。发病1个月内,实验组死亡率35.0%高于对照组6.7%(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较容易发生并发症,死亡率高,因此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需要尽早治疗,研究早期症状,可以降低其死亡率。

  • 标签: 糖尿病 急性心肌梗死 老年 并发症 死亡率
  • 简介:目的:观察心宝丸治疗冠心病合并房颤伴长RR间期的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合并房颤伴长RR间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宝丸口服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及24h动态心电图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好转,但观察组好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宝丸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合并房颤伴长RR间期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房颤 长RR间期 心宝丸
  • 简介: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5年3月所收治的48例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依据就诊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好转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效果显著,可使患者各项症状快速消退,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肺部感染 盐酸氨溴索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以48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探究对其急诊治疗所采用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48例2013年6月1日~2015年6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给予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24例)采用常规的降血糖治疗以及综合治疗;试验组患者(24例)在对照组急诊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下降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相关临床治疗指标。结果治疗结束后,试验组共23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其综合治疗有效率高达95.83%;而对照组仅有18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其治疗有效率仅为75%。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价值。另外,在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程度等方面的比较上,试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进行急诊治疗时,在采用常规降血糖治疗以及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再加以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也能明显的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 急诊治疗 奥扎格雷钠
  • 简介:目的认识乙肝重叠戊肝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方法回顾分析1例乙肝重叠戊肝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生化学指标及神经电生理学表现,并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纳差,乏力,尿黄,在肝功能好转的过程中,出现口、眼歪斜,间断流涎,双下肢及双足麻木感,渐加重,出现不能站立,双下肢无力,对称性软瘫,脑脊液检查出现蛋白-细胞分离,肌电图提示周围神经损害,双侧面神经损害,根据病史,临床,体征及相关检查,该患者诊断为乙肝重叠戊肝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给予乙肝抗病毒治疗,激素,免疫球蛋白等治疗,患者病情基本缓解。结论乙肝重叠戊肝可并发格林-巴利综合征,及早对重叠病毒感染的干预治疗及优化治疗能否缩短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病程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 标签: 乙型肝炎 戊型肝炎 格林-巴利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为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应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2014年的70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1%,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为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应用曲美他嗪治疗可取得理想的疗效,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曲美他嗪 冠心病 心律失常
  • 简介:妊娠糖尿病的发病在全球日益流行。2016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mericanDiabetesAssociation,ADA)的指南对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策略作了更新,更强调孕前管理、孕前严格控糖,孕期自我血糖监测和控糖目标个体化,同时基于现有临床证据调整了对孕期降糖药物的推荐。以上策略的调整可帮助我们更合理地管理妊娠糖尿病,以改善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指南 胰岛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舍曲林合并喹硫平治疗强迫症的作用效果,并分析其临床推广的价值,为疾病的治疗康复作出指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强迫症患者共8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舍曲林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喹硫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强迫症状均有所改善,而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要好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合并喹硫平治疗强迫症效果显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患者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广大临床工作者应当予以重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的急诊策略和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急诊科2007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患者中,随机抽取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2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记忆合金接骨板进行内固定,治疗组患者使用可吸收肋骨钉进行固定,然后对两组患者急诊救治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都很成功,在手术中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与治疗组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患者在术后的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其术后镇痛率也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术后并发症情况,两组患者皆未出现切口感染的情况,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83%,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患者的急诊救治中,患者需要尽快诊断并进行全面检查,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科学有效的急救治疗措施,而在其急诊手术中,对患者骨折肋骨的固定使用记忆合金接骨板和可吸收肋骨钉都具有很好的效果,而可吸收肋骨钉在术后镇痛和下床活动上具有优势,而且还能使患者避免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的痛苦,优化急诊治疗效果。

  • 标签: 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 脾破裂 急诊救治